只是回归最初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按照我的复盘,补涨股应该会有不错的涨幅。比如稀土的21/8/24的包钢启动后续涨幅巨大。21/7/20的三安光电也是晚启动的半导体,启动后拉升力度也大

热门回复

近日相关知名专家陆续提及复合铜箔这个伪产业,说所谓的复合铜箔量产自券商研报!实际市场还没有!研报先量产了:研报说了0-1,研报说了量产元年,研报说了蓝海!机构引用了工厂车间主任的数据!让后自己率先在研报中量产:实际复合铜皮存在以下实际问题:
A、锂电铜箔产生的废箔是循环利用,按成品率为80%,其仅要付出200kg/t额外溶铜质量成本,计算该成本为150元/吨产品,合6um锂电铜箔废箔质量成本仅为0.008元/m2。而“复合铜箔”就无法实现循环使用,其废箔只能当含铜废料出售处理,按照60%的成品率计算,18700平方米(合6μm锂电池铜箔1吨)将形成12470平方米报废,按2μm的铜厚计算,其金属量为222kg,如废品按铜价60%计算,18700平方米成品箔将产生40%×70元/kg×222kg=6216元质量成本,合单位面积铜报废质量成本为0.33元/m2,远高于锂电池铜箔的质量成本。
以上仅列出电耗、人工、质量三项主要变动成本项,分析得知,同样的产能(按面积计算),“复合铜箔”变动成本为4.67元/m2(高限),6μm电解铜箔为0.65元/m2,“复合铜箔”的变动成本是6μm电解铜箔的7.18倍;
经计算,立出项的“复合铜箔低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为6.67元/m2,高限成本为8.67元/m2,完全项合并计算,其变动成本还将更高。
B、使用端面临技术难点
(1)单面镀1μm铜层的“复合铜箔”可以安全使用到高倍率充放电动力电池中吗?
依据内阻模型,如用单面镀1μm铜层的“复合铜箔”替代6μm锂电池用电解铜箔使用,以同样电流进行充放电,其单位时间发热将增加三倍,电芯充放电电能内损增加三倍,随充放电倍率提高、电芯加大、电池组加大,热效应愈加明显,电芯、电池组热失控风险数倍增加!单面镀1μm铜层的“复合铜箔”能否用到较高充放电倍率动力电池做集流体取决于电池散热与管控技术进展,目前为止尚未看到突破!
(2)超薄铜层难以逾越负极压实质量关
为提升锂电池负极体积能量密度、负极材料与集流体的粘接强度,需对涂覆完成负极卷材进行压实处理,压实过程的巨大垂直压力在“凹凸不平”(微观层面)负极材料表面上形成“剪切力”,附着在“软基”PET膜上的1μm铜层,在“剪切力”作用下产生塌陷、断裂、与基膜分离“概率”大幅度增加,理论上负极材料不平整度越大、铜层越薄,其“剪切力”破坏越大,预计压实工序合格率(与用锂电池铜箔相比)将大幅度降低。
(3)极耳问题
主流电芯负极极耳由负极卷材“留白处”激光切出单极耳,单极耳组合形成阴极极耳,无须焊接;如“复合铜箔”也采用该方法,其“整极耳”由数个复合结构单极耳组成,复合结构使电流传输在厚度方向隔断,必须附加极耳“截面”导电工序,不知成本几何?
可能有人认为可以返回焊接极耳工艺,如如此,不但极耳要加倍(两面均要抽头),也将面临在1μm铜层焊接诸多质量难题(击穿、虚焊、脱焊等),总而言之,铜层减薄的“尺寸效应”与“复合结构”给极耳制造带来新的难题。
(4)基材耐老化、塑性形变性能对产品质量影响
PET、PP膜是目前行业主要选用基材,属线性高分子材料,为提升该类材料塑性与耐久性,一般会添加增塑剂与抗氧化剂,其长期在紫外线、酸碱盐、热环境时,增塑剂与抗氧化剂就会缓慢分解、消耗,随时间推移,轻者表现为物理性能衰减,重者表现为断裂、粉化;再有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形变”,局部外力产生局部“塑性形变”,重度“塑性形变”将会发生铜层与基材“脱离”现象,这些都是业界要充分关注并要解决问题。
实际上“复合铜箔”应用还存在涂覆、倍率充放电过程面临高温、循环寿命、耐电解液与电解质化学腐蚀难题,鉴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做过多分析。仅依照以上重点分析,我们大体可以得出:a、单侧1μm铜厚复合铜箔替代6μm锂电池铜箔在锂电池应用时,难以实现6μm锂电池铜箔在锂电池内的“等效目标”;b、如使用单侧铜层加厚产品,如单侧铜层厚度2μm产品,或许锂电池产品性能指标离“等效目标”更近,但成本几乎会成倍上升;
C、“复合铜箔”未来
基于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生产工艺、工序质量难点与质量成本、拟生产成本核算、使用机理、使用质量难点与成本、拟使用成本核算、产品质量标准编制与主要技术指标量值难点分析,我们认为以既有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既有锂电池制造工艺使用的“复合铜箔”,在技术、质量、安全、成本乃至能量密度上,与锂电池用电解铜箔不具备技术、经济竞争的可比性。
对于极小规模实验室出品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有可能在下游部分客户(忽略成本、质量焦虑的情况下)中得到研发试验应用,实验产品能否以批量交付到终端客户不得而知。
在下游电芯客户及终端应用客户对上端供应链材料逐年降本的基本采购宗旨下,锂电池用“复合铜箔”就现状的技术而言,且不说能否大规模生产,其目前高于电解锂电铜箔6倍余的生产成本和近乎10倍余的投资成本,短期内代替电解锂电池铜箔的可能性极小。下游行业应用信息的缺失、产品质量标准的不可确定性应证了我们今天分析的结论。

2022-12-02 15:32

我只希望给我个解套的机会,这K线组合看着调整才开始[捂脸]

有些拉胯,股价涨起来也走不远的

2022-12-02 12:32

可能要进入横盘震荡了

元琛科技呢

2022-12-02 10:56

整个铜箔板块表现出的就是一副短期见顶的样子,风险是在增大的,别的股不好说,还持有$宝明科技(SZ002992)$ 的其实可以兑现盈利了。至于$胜利精密(SZ002426)$ ,跌破2.85我会清仓,赌一赌主力的底牌看看。

嗯,这种板块走势不一样的确不好判断,还是那种板块一同爆发的情况出手买入与卖出信号明显些。不过今年这种机会很少。

2022-12-01 21:54

感谢分享。我看了你说的包钢股份和三安光电,其实这两个股启动的时候,整个板块仍然上冲了五六个交易日。所以接下来铜箔板块能不能再向上涨几个交易日是极其关键的。从板块内部来看,个股之间的走势分化是挺明显的,$元琛科技(SH688659)$ 元琛科技、三孚股份$三孚股份(SH603938)$ 高点来的比较早,已经经过了几天的回调,可能再来一波,宝明科技的高点来得晚了些,但对子顶让人感觉很不好。只要板块没有见顶,$胜利精密(SZ002426)$ 就还有一丝机会。目前向下5%的空间,预计向上还有20%空间,当然也可能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