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诺华沟通会全文纪要20220326

发布于: iPhone转发:6回复:11喜欢:4

“朱”:东吴证券朱国广

“姚”:美诺华董事长姚总

朱:新冠中间体这一块还是非常的关注,这一块的话就是公司的战略布局,也可以还可以战略性的跟那个各位领导这个分享一下。那个你看好不好?姚总?

姚:好好。

朱:姚总辛苦。

姚:好感谢东吴证券,感谢各位投资者,这个晚上的时间大家做个交流,这个我们应该说经过前期的努力,这个大家看到我们今天也公布了一个我们近期的一个务数据,也反映了我们持续的各个板块一个增速,特别说比较增长比较快的是我们过去打造的CDMO板块,成品药(制剂)板块,以及现在的一个新冠作为催化剂,我觉得这三块增速是导致了我们今年一季度这个增速比较明显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然后我们这个应该来说CDMO板块的话,我们实际上跟各位投资者说我们今天看到我们的数据是我们实际上10年前我们就进入了CDMO ,我们先打造了我们M板块,比如说当时我们2012年就和这个博腾制药进行了合资,我们建设了一流的CDMO的工厂,然后通过合资锻炼了我们这个团队。十年应该磨一剑,有今天的一个结果。然后新冠板块这块我上次也说了,我们是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新冠是一个百年一遇的长期性的事件。所以我们公司一直说加大投入,跟随世界上前沿的这个新冠的靶点的药物进行研发,科技公关等等,才有我们今天的数据。成品药板块我刚才说我们也是十年磨一剑,十年前我们就开始了这个成品药的工厂,然后做一些国外的国际的CMO业务,然后同时积极地自己的申报。然后我们在2018年和斯洛文尼亚科尔康公司成立了中国中东最大的合资企业叫斯洛文尼亚克宁波科尔康美诺华药业。

助理:听得清吗?

朱:刚才那个Sherry,刚才没有是姚总的声音就听不到了。

助理:那个他是不是信号不好,等一下。

朱:在这个姚总那边信号估计有一点点问题,那个我们正在调试。那个我们还是再次强调一下,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个一定要实名制。这个我如果说没有实名制的同事,这个投资者觉得很可能会被我们的管理员被移出去。如果说这个这一块,我提前跟大家说一 下,一定要实名制。好,那个姚总

姚:不好意思,刚才断了。所以刚才说我们成品药板块也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结果。这个我们成品药板块我们去年的收入也是非常的好,然后今年也保持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速,所以我认为主要是刚才说的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是我们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主营业务特色原料药占了90%以上。今天到2022年,我们预计我们这些新的板块的贡献率,收入的贡献率、利润贡献率将超过特色原料药板块。所以我们认为公司的转型也是比较成功。然后新的板块也在快速的推进。这几个新的板块都在过去的很长,长期跟踪关注的结果。我们也对标一流企业,把我们的产能管线和合作伙伴都进行了强化。

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和全球排名第二的默沙东签了10年战略签约,客户方面哦。管线方面,我们刚才说增加了新冠管线,然后增加了很多新的产品。产能方面,我们有5个大的生产基地。这个特别是我们安美浙美今年又有1000吨的产能要投产。然后我们宣美的二期还有1000吨要投产,燎原也有1000吨要投产,所以我们未来也有3000吨的产能要投放市场。这个正好碰到了叠加了新冠整个的产品线的一个爆发放量。所以我说我认为我们过去厚积薄发的产能以及公司的制造能力,公司的整个团队的能力,在这次整个新冠的催化下了得到一个有效的释放。也感谢各位投资者,专注,关注我们,再继续,把我们的主营业务做好再回馈各位投资者。朱总,你看我就这么简单讲这么几句好吧。

朱:好的。那个非常感谢这个非常感谢姚总。接下来,我估计这个一二月份的数据大家看到了非常靓丽,那个接下来的话也请姚总前瞻性地给我们分析一下,从这个从具体数据上也是比较敏感的,我们就不说了。你比如说从趋势上来看这个22年的话,对于我们美诺华来说是不是一个业绩的一个拐点,也就说这个相对于你比如说前几年这个可以定性的跟我们分析一下。这一块我相信那很多领导还是比较关注的。同时我们说这个我们在新冠的布局上,这一块现在目前有一些具体的怎么样的一个举措。

姚:好的。这个定性的说,我们认为之前我们对外是我们21 22是拐点,我们22真正的是拐点,公司业绩的拐点,包括主营业务的变化,包括业绩的释放,包括刚才新冠疫情的催化剂,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 这个大家可以预计我们这增速还是非常非常的快,然后我们预计未来也是非常非常的看好这是一个。关于刚才成品药的布局,今年我们认为我们的预测还是保持100%的增速,在CDMO也是保持100% 以上的增速,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增速是非常非常快的。然后关于新冠这块,因为最近大家都比较热门这个,因为我刚才说了,我们公司把新冠作为一个长期事件来考虑,所以说大家也看到最近的疫情反复,这个清零动态清零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全球新冠再次爆发或者说发病率、感染率、住院率、死亡率都在上升这么一个格局,就是大家可以预测到说未来的新冠是个长期的事件。然后我们公司的新冠我们首先注重于在3CL这个靶点,强调了,进行布局。这个3CL国内的国际的我们都有参与,国际的大家都知道, 现在SM1SM2是我们在做的,然后接下来要增长的点可能说是比如日本的3CL的靶 点,我们也有很好的一个布局,这个也在和客户进行深入的洽谈和沟通。

订单的需求也是比较旺盛的,取决于我们的产能和工艺的放大的速度。然后国内的比如说VV我们上次在说的VV116 ,这个产能我们也是比较充足的工艺,我们已经具 备了大生产的工业化的放大工艺,这个可以应对未来即将国内获批,合作伙伴国内批的话,这个这产能释放。SM1SM2我们上次也公告了我们新建了210吨的产能,这个会持续的产生一个放量,还有国内的3CL靶点我们也做了一个工艺验证,静等市场的一个我们期待国内会快速获批国内国产的3CL的这个这靶点。朱总我就简单说这么多好吗?

朱:好的,那个感谢姚总。那个看线上的各位领导有什么问题可以跟那个姚总互动。这个机会也是非常难得。我看各位领导有什么问题。

提问: 姚总。你好,我东吴的周新明,那我先问一个问题。姚总。(好的。)姚总请教一 下,咱们目前来看咱们的后续的一个这几个品种,目前的产能利用率,还有我们后续的新增产能会在哪些工厂,然后大概建设进度这块您跟大家简要的分享一下。

姚:好的,这个我再说一下,我们宣美的话,现在的新增的二期是1100吨的产能1000吨左右的产能。我们安徽美诺华的北扩也是一个接近500吨的产能。然后我们浙江美诺华的东扩也是一个500到600吨的产能。我们燎原扩了1100 吨的中间体,所以这些产能就是我们下一步这个,有些是即将投产的,有些是明年投产的。所以说这个投产的节点和我们的那个产品产能我们认为是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匹配,所以说这大概有加起来有3000吨的新的产能,大概,大家可以测算一下。好吧。

提问: 谢谢姚总。然后还想请教一下现在整体我们的这个卡龙这块,就是我们卡龙也是外购的。然后想问一下这块对于我们这个成本竞争力这块您怎么评估呢?

姚:是这样。目前的话所有的围绕着这个新冠的上游的产品的所有的都是高价,包括卡隆都还是比较高的价格,景气周期吧,产品也是一个高的价格。所以说我们认为上游的上涨我们会传递下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积极的布局上游,我们也在布局上游,卡龙我们也有生产工艺,我们积极的布局上游是这样,大概这样。

(好的,谢谢姚总,看一下其他投资者有什么没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直接解除静音键发言即可)

提问: 姚总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SM1和SM2这两个品种,哪个附加值更高一些?然后现在的价格趋势是如何?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个上游这个上游原材料,比如卡龙酸酐这些材料,那么一般现在从采购角度来讲,这个是否能够市场有这种供应?然后这个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谢谢。就这么两个问题。

姚:SM1和SM2的话,我们认为SM2的价值更高一些。这是刚才回答你第一个问题这个。然后这些产品的价格目前都是比较坚挺的,我刚才说了,因为上游的原料价格也比较贵,然后产能的释放也没那么快,市场的需求很旺盛。大家也知道就是说原研药厂买了很多的上游储备的原料,造成了整个原料是短缺的。目前比如说叔丁醇钠现在都是很贵啊。打个比方一个基础原料都很贵,所以说我们认为SM1SM2都有价值,SM2的价值会更高一些。这是一个。

第二个关于上游那个刚才说了,卡龙酸酐或者其他产品,其他产品上游目前都是一个景气周期比较好的时候,当然也有企业在发展,这个我们预计这个它价格上游的价格会逐步的下来,也取决于一个上游的扩产的情况,以及下游的需求情况,目前需求是比较旺盛,上游的扩产目前没还没那么快。好吧,刚才回答了你的问题吗

提问:好的,好的,非常感谢。那另外一个问题,卡龙酸酐这个扩产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啊?同时你不是说我们也在布局,那我们布局的同时卡龙酸酐这方面是否比如专利方面我们是否有这种障碍?我们有没有这个专利谢谢。

姚:卡龙酸酐如果说布局的话,它上游还是比较复杂的产业链这是一个。所以说我说我们有这个技术,但是我们目前没有,我们在布局考虑多个角度,是这样,不一定完全自己做,布局是这样。第二个说关于专利的问题的话,这个大家可以看,因为看专利是描述什么方面,我们认为专利对我们是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好的。好的。谢谢。谢谢。

提问:你好,领导,我请教几个问题。你好,听得见那个我请教一下,刚才您也提到了SM1和SM2,目前这个价格比较坚挺。刚才那位老师问到了这个趋势,现在这个价格是上 升趋势,还是说是比较平稳的,还是说是下降趋势。

姚:本来价格是比较平稳的,上游的价格现在比较高。所以说我们认为未来是平稳的趋势。也不会下跌,也不会上涨,货还很紧张现在。

提问:明白。然后SM1这一块儿咱们是从哪一步开始做的?

姚:我们做了好几步,步骤比较长。

提问:那个HR2002这一块咱们做吗?

姚:这个HR我看一下,你说是哪一个?HR2002就是他的那个CS号是。。。 17-0?15- 4?57- 3? 我这里没有,我现在回答不了你。我就说SM1我们做的线路是比较长的,基本上从头开始做好吧。基本上从那个大宗的那些开始做了。

提问: 然后姚总您能不能再简单的给我们拆解一下,咱们一二月的这个净利润里面有多少是新冠管线贡献的呢

姚:这个我们没有做那个没有做明确的拆解。我刚才说了我们几个板块的增速,然后比如说CDMO和制剂板块的增速,我们说了预期是100%,新冠是一个催化剂。所以说我们认为新冠是一个催化剂,会催动业绩快速增长。至于新冠占比多少,我们目前没有拆,我们未来我们希望拆了以后再跟投资者去详细的去说好吗?现在我们也是刚刚开始量产,用线,所以可以看到。对吧。刚刚开始量产,然后有些还在生产中,有些还在交付中,大概是这样。现在比拼速度对吧。

提问: 姚总,我补充问一个问题,就是那个刚才那位老师问的,那个咱们现在这个产能是足够的,但是那个还是依赖于上游的原材料。你刚才也提到了上游的原材料是不是比较紧缺,上游的原材料是否能够支撑我们的产能?也就是说我们有这些产能,但是能 能采购到足够的原材料?

姚:我们有些原材料我们自己也在做,原材料也可以产生利润,我可以告诉你。比如说我们下周可能会自己做一个原材料,不能说什么关键原材料。

提问: 姚总,我们现在新冠药的那个下游客户和他们的研发情况吗?现在咱们下游客户因为,咱们比如SM1和SM2这两个品种,说之前他们下游客户能方便讲一下,然后他们的订单情况。和这个合作时间合作量实际到底是多少?

姚:订单情况我们上次已经在已经公布过了,已经在我们的易互动里面和大家说过了。客户情况是这样,我们肯定是保密,但是我们有国际的MPP的产业链,也有国际的原研产业链。

提问: 你好,姚总,我想问一下咱们那个现在SM1和SM2现在产能每个月是什么情况?然后我们未来一年这个SM1和SM2这个扩产到多大产能?

姚:目前我们是一个月各10吨左右。我们希望现有的产能能够扩到20吨一个月,然后新增的也新增加210吨。大家可以看到大概这样。我们总的计算是30吨一个月,各30吨,这么打算。现在已经有10吨,然后用现有的装备再扩大10吨,然后新增10吨。 大概这么30吨一个月。

提问:另外我看了一下,咱们那个叫奈玛特韦,我们是这个在实验室公益阶段,我们现在做这一块的动力是我们未来要申请专利吗?

姚:专利是这样的,你只要给MPP去供应的这些合作伙伴,国际的合作伙伴供应的话,因为他们已经拿到授权了,这是没有专利问题的,原料药。如果你在中国是不能销售的,就两句话,95个国家你可以卖。但是国际MPP买原料药基本上比较少,买中间体多,就是SM1SM2T13这个比较多。

提问: 好我们做这个奈玛特韦这一块,我们做的目的是什么?未来的话是要自己做仿制药吗?

姚:我们实验室是储备技术,因为新冠是一个动态事件对吧。有可能辉瑞和中国又谈好了,又授权给中国了对吧。所以我们要准备好,我们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考虑,并不是我现在原料药马上给我带来产值和收入,没有。但是我长期考虑的话有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需要辉瑞量产,辉瑞不是量产,辉瑞会放一批国内的企业给他供应,这可能性都是有的。

提问: 奈玛特韦我看到了辉瑞也没有申请专利,好像国家也没有批这个单独的。

姚:那肯定不能批,国家要批了专利,其他就没法弄了。中国是这样,没有批,但是也是这样,也没有说不允许,也没有说允许,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这是一个战略储备,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先通过SM1 SM2去产生收入对吧,产生市场份额。

提问: 我也看到了市场有两家他们那个化学分子式,就是奈玛特韦跟这个辉瑞的分子式好像有几步还是不一样。跟辉瑞的中间这个路径好像不太一样。

姚:原料药目前不是我们的主打产业,我没有深入地看,我等一下可以再看一下好吗?这不是最主要的产业,我们还是围绕着中间体去开展。目前我们的主营业务围绕中间体去开展。原料药是下一步的战略储备,我不是说了嘛,不过原料药、制剂成品药都是下一步战略储备。

提问: 想跟您请教一下,我们现在那个奈玛特韦那边做SM12对吧?然后我们供货也是供了原研的产业链和仿MPP的这个产业链。那我理解他们最终的技术还是有些差距的。那我们现在这两款中间体供原研的话,那条技术路线的单号大概是怎么样?然后如果说供MPP的话,它的单号会不会可能更多一些?对,这是第一个问题。

姚:单号这个技术资料我们不能说,这个不能说好吧,这个我们肯定有竞争力。我们肯定有竞争力好不好?技术我们都能解决,我们现在产能和技术和规模都是比较领先,非常非常领先的,我们肯定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毛利率还是比较好的,那么就证明了我们的工艺的先进性好吗?具体受客户保护,受CDM保护,我们不能说是什么工艺好吗?

提问: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您刚刚也提到我们也在接触日本的同靶点的药物。对,然后我们是做大概是哪个中间体?

姚:你说关于日本的这个是吧?日本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37-0 86-5 53-8 76-7这几个片段 (CS号) 提问: 这几个片段现在是否有出现短缺的情况,因为它这款药可能之前在国内的产业链也没有做,这方面我们的竞争者会比较多吗?

姚:你是说这些片段是吧?目前都买不到货。

提问:那我们这个供货的话应该也是供给他们直接他企业自己去做原料,还是说可能是我们供给国内的一些CDMO 去做?

姚:我不知道你对这个产品的产业链有多少熟悉,这个产品的产业链应该是没有之前那个产品那么复杂,那么发达,所以说各个阶段都在磨,发展阶段,之前的产品产业链已经量产了,你大家都看到对吧?所以这个产业链还在摸索阶段,我认为,所以说起点大家都是一样的,每一家都有机会,最后看的是谁的速度,谁的生产能力,因为它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复杂的危险反应,谁的危险反应的掌控能力,谁的这些复杂的东西的审批能力,比如说有些剧毒的,一些危险的,易爆炸啦,这些物料怎么去处理对吧?所以说大家的综合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综合能力,就优势。

提问: 因为我了解到那个SM 2 跟SM 3 中间体是比较容易爆炸的。我们其实一直是有处理这方面的资质的是吗?

姚:对,我们就是这方面比较强啊,你很多比方叔丁醇钠、氢化钠,高压氢化低温、酸冷, 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做的比较多,有这个经验,而且壁垒比较高的。有很多是在线联网的,和国家的安全监管部门在线联网的,我们这一块做得比较好的。不是比较,非常好。

提问: 我理解这方面能做得好的公司应该是比较有限的。

姚:对,那肯定有限,你否则你怎么可能有价格了对吧,大家都能做的事情怎么有价格了?肯定没有价格了。

提问:领导再最后问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VV 116的,我看到那个有一步是CS号是。。。我们真实生产中也会用到这个步骤吗,然后那个生产难度大概是怎么样?

姚:这个问题问得比较专业,现在我只能说,我现在跟你说的是这个49-1,这个我们有产能,有商业化的那个工艺。已经经过放大了,车间放大,我们的工艺是稳定的,有竞争力的,有足够的产能。我们期待合作他那个客户如果能够尽快获批,那我们谁能最放量谁有竞争的价格,那谁就取得先机啊。现在价格是2万块一公斤,你说对吧?这个如果100吨的量,能做起来还是可观的对吧。 现在还没有批准对吧?还没有批准,大家都是一个没有特别大的量,等他批准了,比如说今年,我相信今年国产的肯定有两款到三款会批准,那么量,国家储备的话,它自己的使用量的话,那对吧?如果按100吨算的话,那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说新冠是一个催化剂,它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我们有3000吨的产能可以应对这些可能性,只能这么去说,你具体到每一个产品各种可能性都有。比如说这么危险的反应,有的竞争对手如出了安全事故,那么我们不是有机会了?我们美诺华十八年没有出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那它本身就是一个核心竞争力对吧?有很多的,你可以看,你们可以搜一下有多少上市公司,他出了多少安全事故,死了多少人,你可以把他过去搜索一下。那么看一下他出了多少事故,受了多少处罚。那么就看一下这个公司它的安全管理是怎么样的。那它应对这个复杂管理的时候,复杂的反应的时候,它们能不能持续的交货就可以算出来,好吧。

提问: 我是广发基金,咱们的那个SM1 SM2是供应辉瑞产业链还是MPP产业链呢?因为客户可能不方便讲,我想请教一下现阶段供应的是这个原研的这条产业链还是那个授权?

姚: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你可能没听到。我说MPP和原研的产业链都有涉及。

提问: 好的,供应这两个产业链的价格有区别吗?

姚:这个价格因为它没办法去比较,就是说不一样的路线,不一样的步骤对吧,你没办法去比较价格。好吧,我们只能说利润率还是都比较高的。

提问:对,他通过不同的方式合成,相当于又合成了这个最终我们卖的这两个产品,但价格不太一样,但是利润率都很高。是这样是吧。然后下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中间体这个环节很多化工企业也好,中间体原料企业也好,都在扩产能。所以您估计什么时候这个上游成本以及我们做的这些其实物料环节的价格会伴随着上游,然后顺势地下降,因为它可能最终这是一个市场竞争一个成本加成的一个行业。这个成本的变化大概发生 在什么时候?比如说是三个月还是说六个月之后。

姚:这个我认为还是比较坚挺的,这第一个。第二个他这个反应化学比较复杂,大家也知道结沙坦的化学反应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说他产品价格起伏比较大。现在这些产品到目前为止,因为上游比较复杂,供给端还是稀缺的目前,一天一个短价,对吧,可以吗?

提问: 那个姚总你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听说有些同行他们在SM2这个合成的时候,只绕过了卡隆这个步骤,把成本给降低了。这块您怎么看?第二个我们会不会考虑也去绕过卡隆这个方式去合成SM2谢谢。

姚:这个我们也在做,这个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能不能工业化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也在做,所以我们也不会落后,即使出来了也不可怕,我们也可以两条线路同时进行。但目前商业化的路线是比较成熟的,比如说原研产业链肯定是用这个,如果说MPP产业链可以用新工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好吗?

提问: 姚总,我再补充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产品,它如果就是这个环节如果是绕过的话,那如果供应原研的话,需要他重新去要证审批吗?就从逻辑上。

姚:这个要根据技术路线。如果有变更要根据ICH的原则。ICH有个原则,看你的变更对注册对产品的质量影响有多大,它是个风险评估的流程,很难说要还是不要,取决于你的变更的大小。

提问:明白。然后我还补充一个小问题,就是我们做了好几个产品的这种中间体的储备。如果说某些中间体的那个,因为每个都要按评环评,这个其实是要备案的。那如果我们预计某一些会比较大的话,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的话,还要重新的做安评环评来扩,相当于扩这个产能是吧。

姚:我们对,有些普通环评都在做,这个你安评环评我们都不会落后的吧。

提问: 我想请问一下姚总,因为新冠以来的话。。。。。。 (你那个信号不好,问题听不清楚,对,问题很难听清)

姚:我大概听懂了,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柔性产能,竞争对手啊对吧。我刚才其实把这个问题宏观的也说了,取决于你的产能,你的危险反应的控制能力,你的上游,你的规模技术对吧,方方面面,这个柔性也是有柔性的情况。然后我说了这些产品我们目前我认为还是非常非常领先的。我上次也说过了,所以竞争对手有没有?肯定是有对吧,但我们认为我们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市场上竞争嘛,好不好?

提问: 姚总,我请教一下,说仙居有一家上市公司,这段时间声称跳过这个卡龙酸酐,发明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来做这个54-9,然后成本低个30%到50 ,目前的这个产能大概是一吨级别左右这样子。我不知道,从你的角度来讲,因为你前面也描述了说其实如果说跳过这个技术路径来讲,说可能没那么快的量产,从你专业的角度来讲,你是怎么去评估,这种跳过卡龙酸酐去做这种54-9,这个技术成本能够便宜30%到50,你觉 得这种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可能,需要多少时间,这种如果出来对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没有什么影响?

朱:徐总,姚总是这样。那因为这个问题的话,反正我感觉每个厂家它的确是有很大的这个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包括产能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说可能每家情况上可能不完全一样,这个姚总可能也很难回答。那个徐总抱歉。

姚:刚才说我们领先,未来我认为还会继续领先。我们也用数据说话对吧。好吗?用产出说话对吧。如果说市场上有一个很的新的技术,我相信那订单已经很多了对吧,现在都交不出货。那目前我们认为这个还是要坚信自己好吧。

提问: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我们那个54-9这一块环节,我们现在做吗?

姚:我们做。

提问: 那么第三个问题说关于那个君实,好像因为VV 116这一块你前面也回答了,我们也做了好几个环节做了个准备,我自己个人是比较看好君实,如果批准了以后,我觉得国产这边价格可能会便宜一点。我不知道这一块量是怎么一个期待和预期啊这一块?

姚:我们认为从客户来说需求未来肯定是百吨级以上的。

提问: 那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市场占有率?目前有没有一个大概的一个框算?

姚:我们认为我们是有百吨级的产能,然后我们有已经放大的工艺,取决于客户他能不能批准,什么时候批准才能放量对吧,目前都是大家放不了量,目前我们期待再过几个月吧。预测国产的新冠药会有两到三款可能会获批,我们不能说谁先,大家竞争,这个疗效它的成本对吧,所以说肯定是一个持续降成本的过程新冠药对吧,因为未来它是流感化。大家知道流感化的话流感的药不可能特别贵。特别国内,我们中等收入以 下的人还是很多对吧,国家医保现在也亏空了,没有钱了,这个抗疫,这两年抗疫抗掉几千亿。它对成本还是比较讲究的,所以说最后看看是哪个结构对吧,现在2万块 一公斤还是比较贵,肯定是要下降,所以取决于技术进步、产能、综合的回收利用、 循环经济等等方方面面。

提问: 那以后比如说SM2假设我们给君实供货了以后,它这个价格,因为国产药可能会卖得便宜点。那我们这个供价从总的药价倒推回来的话,这种弹性大不大的,就是我们需 不需要降很多价格?还是说不需要降很多价格?

姚:弹性是这样。辉瑞的定价已经在了,对吧,你比他下降个三十四十五十应该就能接受,所以说还是有竞争力的。

提问: 最后倒推SM1SM2,价格也不需要降很多是吧

姚:我们认为还可以降,有空间。关键现在没有大的量产的话,你降价很难。因为其实这个化学的各种回收,这个反应的收率都需要优化对吧?我的意思是这样,你对标辉瑞已经价格比较高了,那如果说你君实或者说其他的公司价格比他降个50%,那国家应该是可以了。按照中国的目前医保谈判的策略,你一般来说国产的比原研的降了50%,他们就满意了。过去的经验啊,你这么算。

提问: 好,我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说盐野义这一块,说目前我们有没有做一些前段的一些比如说试样什么之类的,一些供应这种或者谈判什么之类的?

姚:盐野义我们已经收到询单了。我刚才说了76-7,需要1吨5吨1吨5吨,我们都在报价了。好几个片段,我刚才说了有4个片段,盐野义我们有4个片段在做。样品已经发了,技术已经通过了。

提问:领导,然后想跟您确认一下,就是比如说辉瑞原研的这个供应链,还有像盐野义的这个供应链里面,都是这个比如说辉瑞和盐野义直接给我们询单的吗?

姚:这是商业机密,我们一般有的通过上市有的通过合作伙伴,我们像资本市场说的都是真实的数据好吧。具体渠道就别说。

提问: 我有一个疑问,比如说那个像凯莱因她们拿到辉瑞的订单,一般都是因为他们之前都有过那个CDMO的其他项目的合作,都是有一个本身就在她的供应链体系里边,之前有过合作基础,所以可能比如说新冠的这种订单来之后就会直接去找他们,然后我们之前比如说和盐野义和辉瑞有过这种合作的基础吗?为什么他们会找到我们呢?

姚:这个你这个理解是这样,你传统的理解对的。可是我刚才说新冠是一个百年不遇的特殊事件,国外审批叫EUA,叫emergency usage action对吧?就紧急批准。所以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找到路径的。因为比如说盐野义,为什么我说我们 一共盐野义四个片段, 53-8 56-3 76-7 36-4 有四个片段,为什么?他很着急啊,因为他接下来要扩产了,有没有人能供应给他?现在是个卖方市场,你明白了吧,不是他来找我,他全世界找,你知道谁能供应供给他,情况变化了。

提问: 姚总好,我再追问一个问题。前面也讲到那个今年您预判国内至少有两款的这个国产药会上来。那因为国产的话它其实也是分了几个靶点的,像比如说,像3CL这个的话像先生众生也有很多一些企业在研发。但我们现在是有跟他们先进行一些沟通吗?就是说如果万一他们获批了,然后我们也能够进入他们的供应链,还是说要等到他们数据出来了再进行沟通。

姚:首先我告诉你国内3CL进入这种临床的只有一款,这一款就是在我们这里生产的。OK,这是第一。第二,你刚才讲的其他的3CL还没有进临床,没有正式进临床,没有拿到IND ,所以我们也在关注,也在沟通。因为眼前这个新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们肯定也会聚焦对吧。聚焦比如跑到最前面的,那么比如跑到后面的那些,如果国内已经有两三家了,后面再批3CL,可能除非你很便宜,除非你疗效更好,否则可能批准的可能性不会那么大。后面还有你看到你说的众生先生还有很多家了,对吧,歌礼啊都在做嘛,对吧。

朱: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那个我最后我补充一个小问题,姚总。现在我感觉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可能就是国内你比如说批的第一款药的话,大家很可能还是认为RDRP的河南的公司,现在目前从这个中间体的角度来说,这个的中间体你比如说相对于比如说这个3CL这个靶点的中间体,它的话也就是说难易程度怎么样?我们在这个方面现在有机会吗?

姚:我们有机会,已经口头同意把我们加为第二供应商。因为这个产品还没有批准,所以可能要到批准以后才能正式增加,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会及时的向各位投资者再交流。如果有进展的话,但这个产品成本价格比较低,竞争力啊,它价格比较低。

朱:OK, 好,我看也将近一个小时时间了,那个我们非常感谢这个姚总抽出这个休息时间给我们做分享。姚总平时是这个业务可以说是非常的忙。那个我们再次感谢姚总,也非常感谢各个投资人对这个美诺华的关注。好,那个我们这个我们本次电话会议就到这里。再见。

姚:好,感谢,感谢。再见。

全部讨论

这是一位股友记录的3月26日美诺华、东吴证券沟通会交流既要,这里面透露了一些涉及美诺华与君实生物VV116合作的话题,我摘录如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姚”:美诺华董事长姚成志

1、姚:然后国内的比如说VV我们上次在说的VV116 ,这个产能我们也是比较充足的工艺,我们已经具备了大生产的工业化的放大工艺,这个可以应对未来即将国内获批,合作伙伴国内批的话,这个这产能释放。

2、提问:领导再最后问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VV 116的,我看到那个有一步是CS号是。。。我们真实生产中也会用到这个步骤吗,然后那个生产难度大概是怎么样?

姚:这个问题问得比较专业,现在我只能说,我现在跟你说的是这个49-1,这个我们有产能,有商业化的那个工艺。已经经过放大了,车间放大,我们的工艺是稳定的,有竞争力的,有足够的产能。我们期待合作他那个客户如果能够尽快获批,那我们谁能最放量谁有竞争的价格,那谁就取得先机啊。现在价格是2万块一公斤,你说对吧?这个如果100吨的量,能做起来还是可观的对吧。 现在还没有批准对吧?还没有批准,大家都是一个没有特别大的量,等他批准了,比如说今年,我相信今年国产的肯定有两款到三款会批准,那么量,国家储备的话,它自己的使用量的话,那对吧?

3、提问: 那么第三个问题说关于那个君实,好像因为VV 116这一块你前面也回答了,我们也做了好几个环节做了个准备,我自己个人是比较看好君实,如果批准了以后,我觉得国产这边价格可能会便宜一点。我不知道这一块量是怎么一个期待和预期啊这一块?

姚:我们认为从客户来说需求未来肯定是百吨级以上的。

4、提问: 那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市场占有率?目前有没有一个大概的一个框算?

姚:我们认为我们是有百吨级的产能,然后我们有已经放大的工艺,取决于客户他能不能批准,什么时候批准才能放量对吧,目前都是大家放不了量,目前我们期待再过几个月吧。预测国产的新冠药会有两到三款可能会获批,我们不能说谁先,大家竞争,这个疗效它的成本对吧,所以说肯定是一个持续降成本的过程新冠药对吧,因为未来它是流感化。

2022-04-11 15:46

2022-03-27 23:43

忠于原味,简直是录音版的重现,赞一个。关于目前上游能否满足公司产能的需求的问题,老姚总几次都是顾左右而言他,遮遮掩掩,避而不(直接)答。这个问题很关键,希望下次有人能再次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