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很多因素最后都是数据上的合成谬误。例如美国CPIshelter占比高,所以一直给人以通胀更持久,FED需要outhawk ECB的错觉。在欧洲,基本没有什么人讨论住房的因素什么滞后性,也没有超级核心通胀、truflation这种说法。

同样对于中国的CPI,也难免有一些这种因素。比如最近快捷酒店价格飙涨了50%都不止,但这个因素可能没有足够反应到CPI里,如果把类似这种服务在CPI中的占比提上来,可能完全得不出通缩在加速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