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篇3:银行业的文化属性,过去,现在和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10喜欢:5

很多人现在关心银行,更有很多人迷恋银行表面的低估值和高分红收益。然而……

其实银行业是强烈依靠人文管理的行业。银行没有科技研发壁垒,银行的生产工具是货币,没有任何差异化产品的可能。银行没有土地厂房有形资产。说白了,银行就是一堆人在管着一堆钱以及一堆合同纸。

越依赖人的行业,企业文化就越是重要,改变文化和管理水平就越是艰难。

美国有着全世界最大样本,以及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业经营范本。想想五十年前,美国有哪些管理水平优良的银行?再看看现在,还是那些银行。有些可能名字换了,有些可能与其它银行合并了。但是,基本没有一家大银行,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一百年前,美国最好的银行是摩根。今天,最好的银行,市值最大的银行,利润最高的银行依然是摩根。

好的银行能经受住无数次风风雨雨的考验。而很多银行都只能在经济好的时候,或者迎来一个好的一把手的时候风光一把,比如花旗和富国。管理水平一般的银行倾向于一直保持一般,而很烂的银行,基本上也会一直烂下去。

回想仅仅二十年前,中国大批的银行其实还是深度资不抵债,不良率是30%以上,城商行更是不忍直视。最后都是直接给钱的方式脱掉了沉重包袱。

但是,就这样银行就能乌鸡变凤凰了吗?

大家要扪心自问,那些银行,那些人,经营方式究竟改善了多少?银行的内外部公司治理环境究竟改善了多少?

比如,当年是因为行政命令贷款导致的诸多不良,那么现在银行发放贷款是不是真的已经脱离行政命令,能自己决策了?

2000年银行业大换血以来,中国经济其实是一直向上的,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萧条和动荡。中国的银行业也没有真的证明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实力,足以经受得住经济萧条的考验。

就像一件新式武器,自己吹嘘自己有多牛逼,但没有经历过野外的风风雨雨,也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恶劣环境,很有可能上了战场才知道有多拉跨。

有人说国家肯定会救,没错。但如果到时候还是要依靠国家输血,不好意思,到时候虽然银行肯定活着,但原有股东权益可能就灰飞烟灭了

参考08金融危机的通用汽车,国家输血以后,通用汽车是凤凰涅槃了,但老股东权益只剩了个零头。

$摩根大通(JPM)$ $中国银行(SH601988)$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正如我所说的,一家银行要改变其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BN)$
我一直都认为,ICICI的文化、公司治理水平,是有历史包袱的。
ICICI虽然是私营银行,但实际上这家银行的母公司是1955年就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随后1991与世界银行合资成立了ICICI银行,一直以来它都是国有的项目融资机构,一直到2001才重组变成了私营银行,随后又于2002年反向吸收合并了母公司ICICI Ltd。漫长的几十年国有性质的历史,很多管理机制、文化就已经定了,给银行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和文化上的历史包袱。
所以ICICI也经常出现公司治理方面的丑闻,特别是几年前公司CEO吃里扒外,给关系户大量贷款,非常像国有银行的作风。在2014-2020银行业大量清理坏账的时候,这家银行也受损颇多。现在又爆出分行负责人为了完成开户、存款等业绩指标长期造假而没有被发现的丑闻。

03-05 11:16

【增加背景】一九九四年不就正式换锚|正式公布《资产负债表》|脱离打白条的无锚印钞(虽然大概率经济实质滞涨来自管料瞎指挥科研工作,参考贝尔实验室差点被元老院瞎搞弄s,观点来自于绿网约车),一九九八年至二〇〇三年外资第二波大规模流入(八十年代以来第二春),叠加香江楼盘因为格林斯潘大规模收紧流动性+东南亚、高丽金融危机+人心惶惶不知道未来+非典型性流感=示范了隔江-50%的情景

2023-08-27 16:35

说的好,我相信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