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是林军,一位翻滚并忠实记录中国互联网沸腾江湖的行业老兵,一个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歌德说: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十年前,我写过一本名为《沸腾十五年》的互联网正史,记录了1995年到2009年这十五年间众多互联网开拓者的故事,其中包括了马化腾、马云、张朝阳、陈天桥、丁磊、王志东……等一众人物。

这本书最后在业内获得了很好的评价,销量也非常不错,出版后在各个平台多次售空,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给很多年轻人带去了进入互联网领域创业和工作的热情,让他们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我之后的采访过程中,不断有年轻创业者和投资人告诉我,《沸腾十五年》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人中不乏一线公司的创始人和核心高管。

一个管理着40亿基金的90后投资人告诉我,2011年前后他休学到北京白手起家创业的时候,《沸腾十五年》是他随身携带的两本书之一,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互联网领域创业,一定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虽然他这么说,但事实上我那本书提到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不是很多。我写那本书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书中大部分篇幅都是记载过往历史,只有结尾部分提到了“移动互联网掀起第三浪”这个观点。当时,既没有多少人物,也缺乏公司例证进行展开,我只是根据形势在有限篇幅内做了宏观的展望。

当时,我在书中提到了“还有一些创造历史的人,或没来得及被我发现,或历史还没来得及给他们展现的机会”。白云苍狗,十年时间眨眼而过,中国互联网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隐退,新人登场,创造历史的人终究来到了历史前台,他们同样值得被历史记录。《沸腾十五年》的修订被提上了我的日程,修订后将会是一本更完善的互联网正史。

短短十年时间,互联网行业的内涵外延已发生极大变化。尤其是2009年-2019年间,可谓波澜壮阔。因此老友吴晓波兄建议,在修订前书的同时,不如出一本《沸腾新十年》,记述这十年的对产业有推动有贡献的人和事。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

初衷之二在于,我们认定互联网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龙头,我们希望能形成超越这十年历久弥新的商业认知,以凝聚更多的创新力量汇聚其中。

记录历史、沉淀新知、继往开来,是为沸腾新十年之立意。

在过去将近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拜访了数百位互联网亲历者,其中既包括《沸腾十五年》的老朋友小米雷军、360周鸿祎、美图蔡文胜、分众江南春、UC俞永福、猎豹傅盛等人,又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美团王兴、今日头条张一鸣、搜狗王小川、猫眼郑志昊、瓜子杨浩涌、饿了么张旭豪、车和家李想、大疆汪滔等人。

在大量一手资料和采访的加持下,本次的历史记录仍然是干货满满。

这次和知乎专栏合作,我们预计会在知乎上更新40节内容。这个专栏课信息量极为密集,一上来就直接进入历史场景,没有拖泥带水。开始的前十节会有大量的商战内容,像3Q大战、滴滴快滴之战、美团点评之战、支付大战、外卖大战这些,商战的胜负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场关于国民生活细节的商战往往会改变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生态,抓住历史的关键节点才能知道是什么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后面的三十节则覆盖了互联网领域的各个赛道,其中包括本地生活、智能硬件、社交流量、在线教育、汽车互联网等等,文中除了还原当时场景,更重要的是梳理了历史发展的明暗两条线,总结归纳了大量认知。

人们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在我看来,后面这句也同样重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时代,机会不会很多,看到机会抓住机会的人却更是稀少,他们非常值得注意。

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提升认知和积累资源同等重要。

在上一本书中我曾经表达一个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互联网的成功看做是一个支柱产业崛起这么简单,而应该把它看做是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自我意识觉醒的一次提升,一次全民自发的集体性的自我赶超。”

这个看法现在仍然成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推动了中国崛起的进程,这一点在过去是这样,在未来仍然会是这样。

《沸腾新十年》旨在记录过去十年对产业形成发展有贡献的人和事,形成能穿越未来十年的商业认知,凝聚更多的创新变量参与到中国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和商业变革中来。

互联网内幕故事一网打尽,好看和有料兼具,一看就停不下来。这次和知乎合作专栏,预计更新 40 节。在过瘾的阅读体验中,看清这十年所有互联网大事件背后的真相。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