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对医药板块的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4喜欢:4

 

1、民营医疗:对特色专科龙头中性偏利好,综合民营医院难以和公立医院竞争。对特色专科来说,医保外的高端术式定价不受政策影响,继续服务高端客户群体,医保内的,龙头医院可以凭借精细化管理和集团采购优势,成本端胜过单体医院,同时改革将打破单体医院的医保上限,龙头有望凭借自身的诊疗能力获得更多的人流和医保金额。

通策医保收入占比不到10%,牙科大部分都不在统筹医保里,公司自2018年开始推行“单病种战略”响应“按病种收费”医改趋势,针对隐形/托槽正畸、单颗种植、全口种植、美白、贴面、阻生牙拔除、全瓷冠修复、基础牙周和预防等口腔单病种项目,分别立项分析,打造相应的医疗服务产品,推出“单病种管理”。目前也是在摸索阶段,并未在所有医院铺开。

爱尔:医保收入占比20-25%,对于视光和屈光的高端,和医保没有任何影响,超过60%的收入和医保没有关系。白内障,对中低端,就是医保内的,和现在一样进行,对走高端的,如果选自费那就没有影响,如果选一部分报销就要看医院的管理能力,会有影响但是占比小。

海吉亚:医保收入占比47-48%,归根结底DRGS是标准化的东西,以前的医保是计划性的东西,标准化的东西看谁的内功好,精细化管理,抗打击能力更强。体内医院诊疗人数保持较好增长,龙岩海吉亚医院门诊人数下半年人数同比+50%,住院人数+39%,正常发展。

2、IVD:中性偏负,不必要的检查一定减少,总量是否有影响不好说,住院的检测量可能会向门诊转移一部分,龙头抗风险能力高,小企业难生存,主要趋势是医院拆大套餐,生化大套餐多一些,发光少一些,住院周转率会大幅提升。

迈瑞由于DRG/DIP均针对住院,因此预计某些检测项目可能会从住院向门诊转移,但对检测总量没有影响。

安图:试点医院的检测量有所减少,主要是开设检测项目的减少;很多地区都是大菜单,没有个性化,会有很多不必要的检测;山东省也在做这种规划,做小菜单;减少的生化比较多,免疫主要是乙肝5项减少、血凝7-血凝4;有些医院确定了检测收费上限后,会有一部分医院做国产替代;公司觉得负面影响更大,因为整体检测量的减少大于国产替代;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过程;生化菜单10+项目,收费1000~2000;对免疫影响不大,乙肝五项变成表面抗原一项,实际影响不大。

新产业:试点城市开始拆套餐,新产业试剂项目比较均衡,没有很依赖某一类试剂。

3、创新器械:中性,政策还需要观察,缺少细则,看看是否对创新器械有除外情况,一般来说,政策还是鼓励创新的。有专家认为,医疗耗材未来也会制定医保目录,在里面的才能报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在国家目录出来前,需要看地方怎么规定细则,政策还需要观察,看看是否有除外情况。核心还是DRG的标准,哪些是进入分组、哪些不进入,这就需要考验地方的管理智慧了,比如在浙江机器人手术是DRG另外设立了一个收费项目,折中找到一个方式既有利于新技术的方式又有利于医保控费。

分组的时候不同的治疗方式会分成不同的组,对已有的术式不会有太大影响,至少在广东试点的时候没有看到有大影响。

对创新器械企业来说,平台化、国际化、创新化是必然趋势,只有不断丰富产品线,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出海,才能有效抗击政策风险,打开成长空间。

4、第三方实验室:中性偏利好,看政策执行力度和细则,院长和检验科主任的博弈,检验科主任不希望外包,而院长出于绩效考核压力,需要计算成本,同时也要看政策执行力度和细则,集约化可以节约费用,外部结算的话可能不纳入DRG里面,但医保局也会有对策,比如设置住院期间费用项目,但还是要看医保局具体措施,整体来看还是利好院外机构。

全部讨论

2021-12-17 21:38

drgdip海吉亚竞争不过公立医院,海吉亚还有存在的必要?直接大力发展公立医院就搞定了

2021-12-17 19:25

DIP比DRG温和,DRG在中国短期内因数据采集问题无法全面推广,虽然相信海吉亚的成本控制比公立医院好,但还是心存忐忑。另外实行DIP的是龙岩,实行DRG的好像是贺州广济。贺州的情况还不清楚。

2021-12-17 18:56

$海吉亚医疗(06078)$ 海吉亚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