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万医疗险看我们自己未来的医疗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果是以前,我会大力去推百万医疗险,毕竟产品没那么多选择,人人做到至少不为医疗费发愁其实也不是难事,从风险转移的角度来说,百万医疗做到了大额医疗费用风险的补偿。

但是慢慢的,我反而推百万医疗少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病都会产生大额医疗费用,相反频率更高的门急诊医疗险费用,小额医疗费用,更好的就医体验,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并不是百万医疗险能解决的。

而现在,对于医疗险的观念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医院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未来更加紧张的医疗资源,更加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我在医院有熟人就能解决的,毕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可以用于各种场景。

所以现阶段大多时候我都在推中高端医疗险,并不是因为产品贵,而是更实用,使用频率更高,使用体验感更好,能更好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往往很多人因为贵了几百块钱而选择了百万医疗。

百万医疗本身就是一个吃人口红利的产品,主流的投保群体是中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出险率会逐渐变高,到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新进人群来奉献保费,来分摊赔付风险,那么百万医疗险就玩不下去了。

另外很多人买了百万医疗没有出险,不会想着安全度过了一年,而是骂保险公司:轻松的赚了他的保费,所以导致第二年可能不续保了。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生病的人会一直续保,而一直健康的人会退保,或者更换产品,导致百万医疗险的经营负担越来越重。

所以不可避免,未来的百万医疗保险的命运无非是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保费会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是是价格依然很便宜,但是功能减配,保障责任门槛高,买了相当于没买。

第三种是停售不再有百万医疗,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针对价格更便宜的百万医疗,功能减配,可以看看从去年开始推出来就很火,并且有政府背景的“惠民保”医疗险,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价格不到一百块钱,人人都买的起,但是要达到赔付门槛很高:免赔额两万,超过免赔额赔付80%,还有一些其他门槛等等,用上的频率可以说是非常低。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提到医疗,不可避免的还是要讲一下我们的社保医保,毕竟很多人面对商业医疗险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公司买了社保,还有补充医疗险,所以我不需要买商业医疗险,也不需要买保险。

首先,必须赞扬的一点,中国医疗体制对普通老百姓在费用,医疗效果,以及这两者的平衡上,在全世界做到了最好,没有之一。

也许你认为医保的覆盖范围已经很广了,但从数据上看,是远远不够的,最简单的数据,药品目录将近17万种,但是进入了医保目录(即医保可以报销的)不到3千种,也就是说医保覆盖范围不到2%,剩下的98%没法用医保。这是医保的局限之一。

如果说医保在钱方面的报销是局限一,那么还有更好的的医疗资源,包括最先进,最有效的医疗技术,是永远不会纳入医保的,因为稀缺就意味着昂贵。

在这里也许会有人质疑,看到医保谈判很多进口药纳入了医保,但是这里的纳入医保跟你能不能买到,那是两回事,当然医院开药,也是建立在优先开医院药房内的药,不会过多的开外购药,但是依然会有大部分人买不到医保内抗癌药,毕竟医保投入到药品费用的额度是有限的,医院也是有考核的地方,需要控制药品费用。

所以要么运气好,今年生病早,对吧,就像新品限量发售排前面的可以抢到,排后面的要么没货,要么高价收购。但是生病这种事情,哪里知道早晚?

总之没有完美的系统,要多跳出来看看外面,不要被局限了。

所以为了应对未来的医疗资源问题,做到看病无忧,我的建议是从百万医疗买起,为了中高端医疗而奋斗,并且储蓄一笔钱作为未来的医疗支出,既可以直接用于医院,也可以用于未来中高端医疗保险保费,毕竟想进好医院就是要有钱,这是就事论事的说。

所以核心是啥?你得有钱,并且还储蓄,钱多到不用担心看不起病,这是一个永恒且朴素的道理。当然除了自己有钱,也可以用保险公司的钱。

储蓄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的,如果说要挣很多钱,投资暴富,并且一直很有钱这个是需要看命的,那么储蓄这个事情就完全在于自己的规划和选择。

想想古人和先人么,在没有医疗风险转移的医疗险产品前,都是靠什么来治病以及应对未来的医疗成本的?

除了生病能治好的情况,是不是也要想想生病治不好的情况?

如果这个医院治不好,那是不是还有其他医院可以治好,或者延长寿命更久?

还有医疗之外产生的费用会不会有可能比医疗险费用本身还要高?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去合理规划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