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弄清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举个例子,假如说我们今天的生产总值是100,十年后我们的目标生产总值是150,相当于十年总共增加了50%。

假如,这都是为了给你们建模随便打的比方,数据可以随便改,但方法没有变。

那么我们首先要把当下的这个100拆分成三个产业,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第二产业就是工业,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

咱们假设当下是10%,40%,50%,这个数据不准,但是无所谓,我讲的是原理。

那么长期来看,前两者的占比只会降,不会增。你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占比80%以上。

咱们假设,10年后还是这个比例,10%,40%,50%。

那么农业在这十年里,产值实际上是从10增加到了15,工业是从40增加到了60,服务业从50增加到了75,这样总的产值才是从100增加到了150。

好,现在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三部分的增量,从哪里出?

假如你是个商人,无论是个农场主,工厂主,还是服务业的企业老总,你都要思考,你所在的这个大类,未来的产值,从哪里出?

你注意,咱们研究的是宏观经济,是产值,不是你作为一个公司的利润从哪里出。

你可以说我今年卖苹果挣了钱,但那个背后可能就是张三家的香蕉滞销了。

消费者就那么大个肚子,他今天吃了仨苹果也许就不吃香蕉了。

所以增量的途径很简单,有且仅有三条。

第一条,你抢夺了外国商品在本土的销售份额。

以前消费者都吃进口车厘子,如果现在消费者改吃国产大樱桃,那这个钱,你就挣到了。

这就是农业领域。

以前消费者都热衷买BBA,现在如果都改买国产新能源汽车,那这个钱,你就挣到了。

这就是工业领域。

服务业领域比较复杂,你得分成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生产型服务业,一部分是生活型服务业。

什么叫生产型服务业?

就是我往商品上赋能。

比如一款手机,你让自称乔帮主转世灵童的一代灭霸,行业冥灯,罗老师给你做,其实他也能做。

相同的配置,苹果来做,卖给你就更贵,至少比罗老师贵。

那么超额的部分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赋能。

那台手机可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原材料都是我们生产的,但是由苹果来主导这场组装,就能卖5000块,如果罗老师来主导这场组装,就只能卖2500。

那增加出来的2500的产值,实际上就是一种生产型服务业。

也就是说,罗老师的那2500算在工业里面,苹果额外赋能的2500,算在服务业里面。

那么假设,我们的消费者都不买苹果,都去买罗老师的手机,产值能增加么?

答案是不能。

因为罗老师没有卖5000,他只卖2500,也就是说,你让他来做手机,实际上,一部分产值消失了。

那2500的生产型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是消失了。

那么,假如罗老师他用和苹果同样的成本,做同样的手机,不卖2500,而是卖5000,而且,国内的消费者也认的话。

那么恭喜你,我们的生产型服务业的产值,诞生了。这2500就真出现了。

还有一种,生活型服务业。

什么叫生活型服务业?

比如我们平日里叫外卖,叫网约车,下快递单,美容美发,洗脚按摩,包括请家教,以及医护养老等等。

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挣自己人的钱,不太存在外国商品进入我们的市场。

当然,外教除外。

假如我们的孩子以后学外语,都不请外教,而是跟自己人学,那么理论上讲,你生活型服务业的产值,就增加了。

第二条,你增加了本国商品在海外的销售。

还是这些领域,农业,工业,生产型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

我们没有美国那么多的耕地,随便插根棍棍就能发芽的气候,所以如果要有农产品对外出口的增加,除非怎么样?

除非是特殊商品,类似于日本的和牛那种。

也就是说你想走量是不可能的,走质的话,那就看你的创造力和品牌价值了。

工业品,这是我们当下出口的主流。

但是面对的问题,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懂王是一回事,但即便没有懂王,你换个什么王当大统领,在贸易竞争这件事上,都不会有本质的变化。

关于国际贸易,世界格局我那天分析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生产型服务业,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因为生活型服务业,是很难出口的。

生活型服务业的出口典型是什么?就是菲佣,菲律宾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型服务业的出口大国,对外提供保姆。

这活儿咱想干么?

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别想,因为不可能。

我们的生活水平要比菲律宾,比越南,比印度高太多,这也就意味着论伺候人,我们的要价比他们高太多,根本不存在国际竞争力。

所以目标只能锚定一件事,就是生产型服务业。

俗称我们要有自己的苹果,我们要对工业赋能,我们不能只卖2500的工业价值,我们要卖5000,额外的2500,是生产型服务业价值。

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经过分析你也看到了,你的增量就指着它呢。

但这件事,你有两个阻力。

你注意,我讲的还不是品牌的问题,还不是你自身的生产型服务业的水平问题,那个必须有。

我讲的是另外两件事,一个是来自富国的阻力,一个是来自穷国的阻力。

你看下全球高净值客户的饼图,会发现除了中东,就剩欧美日了。

假如苹果公司是咱们的,咱们要对外卖苹果,首要的阻力就是欧美日,他不肯买。

你2500的工业价值卖给他,他都推三阻四各种关税,别说你再加2500的生产型服务业价值,加价卖给他。

那他就更介意了,因为你们发生了直接竞争。

他不肯把芯片卖给你,就是阻止你形成自己的生产型服务业,阻止你产生那2500的生产型服务业附加值。

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阻力。

另一个阻力则是来自穷国的,他们最大的问题倒不是拒绝,而是没钱。

我每每看到奥德彪们骑着我们出口的二八大杠拉一车香蕉就只为了喝一罐汽水,就发愁,以他这么不会过日子,今天挣了今天花的心态,何年何月才能攒够钱,买得起我们的高端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呢?

我想去他们那儿开个4S保养店,他也得先有车不是么?

否则我只能去开2S保养店了。

第三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品形态。

150年前,人类的生活中是没有电灯的。

50年前,人类的生活中是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

我们国内,是从90年代末,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

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是最近15年的事儿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让那些原本没有的事物,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成为标配,那么它,就会增加对应行业的生产总值。

到这里面,表格我就给你列好了。

这三类,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全都是高质量的途径。

如果不考虑质量,那是很容易的,比如用铸币税+生活型服务业。

这就是我那天文中插入的那句,假如购买力发生改变........

好比今天我给你按个脚,收你100,赶明儿你给我按个脚收我150,无它,购买力下降了。

我付你的那100能买10个桃,你付我的150,也只能买10个桃。

这样也能拉动,但这明显不是高质量的。

所以你把所有的可能分门别类捋一捋,路径就会非常清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被高度鼓励的,除了生产型服务业,就是创造前所未有的商品形态。

只要沾上这个,那就是被重点照顾的,因为人家这俩就是重点突围方向。

反之,不能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至少,你肯定不会被当做重点关爱。

所以有很多读者不理解,经常来问我,说他是做律师的,你看人家美国的同行,挣多少多少钱。

为什么有此疑问?就是发展总体方向类问题没搞清楚。

彼此阶段不同,美国那是发展完成后的状态,我们是正在发展,而且当下又是转型突围期间。

没人说你那个不重要,你那个很重要,就像80年代之后,李云龙实际上是没仗打的,被服厂倒是有经济仗要打。

但搁在《亮剑》剧中那个年代,李云龙的优先级绝对排在被服厂前面,被服厂的厂长再有困难,且排队等着呢。

#发生了生么?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Q2业绩罕见下滑,片仔癀应声大跌# #致敬量化投资大师西蒙斯# @今日话题 $大众交通(SH600611)$ $东方甄选(01797)$ $金龙汽车(SH60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