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分析:分布式光伏绿电市场迎来重磅利好,加速绿色发展新篇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分布式光伏绿电交易取得新进展。广东、江苏两省成功达成首单绿电交易,浙江省也发布了绿电交易工作细则征求意见通知,明确分布式光伏可以通过聚合形式参与到绿电交易中。国家能源新能源司的领导在众多会议中都提及,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应优先进入绿电市场。作为2023年新增并网容量前六的苏、浙、广率先进入绿电市场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绿电市场究竟有何益处,以至于国家会倾向于推动装机大省积极参与呢?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绿电交易的概念。绿电交易是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交易电力同时提供国家核发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用以满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出售、购买绿色电力的需求。这一模式的推行,能够显著提升绿色电力的市场价值和经济属性,使其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地认可和应用。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消纳和发展,进一步促进绿色电力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自2021年9月7日我国绿电交易试点全面启动以来,分布式光伏在融入绿电市场的进程中展现出相对滞缓的态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电力市场长期以来以中长期交易为主导的交易模式,而分布式光伏项目因其规模相对较小、发电量存在较大波动性,难以直接契合电力市场交易的标准与要求。

然而,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分布式光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且其地位不可或缺。近年来,分布式光伏以其因地制宜的独特优势,在我国取得了迅猛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到了216.30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据了96.286GW。随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能源消纳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分布式光伏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一背景下,绿电交易作为一种有效途径,为解决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因此,国家优先推动装机大省参与绿电市场,旨在通过市场化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纳,进而推动整个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分布式发电难以融入电力市场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去年的7月份,国家能源局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684号建议的答复》中,对于“我国分布式发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推动分布式发电参与市场化交易,可最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分布式发电上网消纳方面的作用,对推动用户绿色用能、社会绿色转型、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给予了明确回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一直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工作。从2022年开始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并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同周边用户直接交易,完善微电网、存量小电网、增量配电网与大电网间的交易结算、运行调度等机制,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该政策明确指出,绿色电力交易可根据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各省级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跨省跨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在合同各方协商一致、并确保绿色电力可追踪溯源的前提下,建立灵活的合同调整机制,按月或更短周期开展合同转让等交易。多项绿电市场改革政策出台,让分布式光伏能够更好融入绿电市场,有效解决能源消纳问题。

分布式光伏融入市场所带来的益处并不仅限于解决消纳问题,其另一项直接显著的优势在于推动经济增长。我们以江苏为例,以往是按照每度电0.391元的价格统购,现在参与绿电交易后,每度电的交易价格会增长0.03元左右。

有了苏、浙、广等地区的成功经验,河北省也正积极投身于新能源市场的实践探索之中。今年,河北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绿电绿证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河北将逐步扩大新能源入市比例,稳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研究推动分布式新能源进入市场,提高绿电供给水平。河北作为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也将开始实施绿电交易,证明绿电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分布式光伏绿电交易稳步发展。

此外,《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办法》即将迎来修订,国家能源局已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分布式光伏进入绿电市场的路径与方式。此举预示着分布式光伏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届时,各地区将精准施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分布式光伏在全国范围内融入绿电市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布式光伏市场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分布式光伏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也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