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zhaozhao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你说的到处都是,那有多少个人用户买了电动重卡和氢燃料重卡?你是卡车司机你会买吗?三一自己推挖机电动化好几年了也没做起来,乘用车电车整个生命周期现在也很少有跑 20 万公里的,换一块电池的成本都够买一辆新车了,何况重卡都是按至少跑 200 万公里算生命周期,那要换多少次电池?说白了目前能渗透的电动化的都是短途的,有政策支持的,而且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而且这些搞电动的整车组装厂也挣不到什么钱,都给电池厂挣了,所以才有了比亚迪和潍柴合资搞电池厂把量做大,但拉长途的还是算了,与其看好其他杂牌做电动重卡,我更看好潍柴动力总成在机械板块的渗透,不仅仅在国内可能在出口端更能发力

热门回复

是个人用户买的吗?重卡充电都不用花钱有这么好的事?是商业化行为吗?电池保 200 万公里吗?这些车都是跑长途的吗?要算的是整个生命周期的帐,造重卡整车的,不管是新能源还是旧能源其实都挣不了钱,真正挣钱的发动机和电池,你目前看到有人来分重卡的蛋糕,我认为以目前潍柴的核心竞争力,其他人最多会分些边角料,但从更高的维度,潍柴更可能抢了其他人更大的蛋糕

你跟他说什么嘛,渣土车那些电动车比亚迪在深圳早有了。还有一些港口等,这些都是短途与城市内部替代,和长途重卡毛关系都没,他压根不懂

你去路上看看,你在上海的话你留意留意上海市里的混凝土罐车,市里的拉土车,都是纯电的

我们这路上到处都是了,宇通,三一,还有个高合还有什么的,路上多了去了。人家充电不花钱,跑一趟比燃油车剩好多钱,纯电现在越来越多,都是吃的潍柴的蛋糕

应该这么看,技术是在革新并没有错,你提到这些问题迟早有一天会解决。但技术的进步是需要资本推动的,尤其是产业资本,潍柴也不是什么都不敢等着被淘汰,包括氢能,纯电等,不也在积极参与,每年的研发费用那么多,不就是在深度参与这些变革吗,所以,说纯电出来,氢能出来,潍柴就灭了,那是荒缪的,最终,潍柴可能还是制定行业标准那一个,活的好好的,当然,哪天不对劲了,再走也不迟。

嗯,不回复他的,什么都不懂。

从120日线来看,基本上企稳了,我买了10%,希望有个好收益

短途纯电化是趋势,即便如此,我也没看到进市区都是纯电的工程车,这种和工程搭边的,都是有点区域垄断性质,土方车不是你想进就能进,所以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反倒是其他地方可能某个品牌,某种纯电的会更多,这和当地政策和监管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