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兴物联业绩“货不对板”,跨界算力业务首单告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碧兴物联;证券代码:688671.SH)披露了2023年年报。上市首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其中上半年业绩明显低于招股书披露的预计业绩,甚至变动方向相反,下半年以来持续亏损。主营业务失利,公司试图跨界算力领域但首单告吹,大额预付款项尚未收回。

来源:摄图网

上市即变脸,实际业绩明显低于预期

碧兴物联主要从事智慧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服务,2023年8月在华英证券保荐下登陆科创板。2024年4月30日,也就是交易所规定的年报披露最晚日期,碧兴物联披露了上市以来首份年报。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04.37万元,同比减少25.90%;实现归属净利润2337.20万元,同比减少59.96%;实现扣非净利润1049.51万元,同比减少80.44%。

碧兴物联上市审核中,业绩增长能力是交易所关注的重点。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要求公司说明收入增长是否可持续,碧兴物联回复称,截至2022年11月末,公司全部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达9.57亿元,为未来经营业绩奠定了良好基础,长期来看,公司收入增长趋势具有可持续性。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碧兴物联上市首年竟然业绩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8月4日披露的正式版招股书中,碧兴物联称,基于目前已实现的经营业绩、在手订单、市场环境等情况,预计2023年1-6月可实现营业收入23000万元至24000万元,同比上升1.91%至6.34%;预计归属净利润为3144.04万元至3447.33万元,同比上升40.09%至53.60%;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882.14万元至3185.43万元,同比上升42.62%至57.62%。

然而,碧兴物联于2023年8月30日披露的半年报却显示,2023年1-6月,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16766.48万元,同比减少25.71%;实现归属净利润2390.70万元,同比上升6.52%;实现扣非净利润2045.96万元,同比上升1.24%。半年报披露的实际业绩明显低于招股书预计业绩,甚至营业收入变动方向与预计情况相反。

碧兴物联招股书的签字日期为2023年8月4日,此时公司理应对2023年1-6月的经营情况有了较为准确的认知,然而同一个月内出具的财务报告所呈现的实际情况却与招股书大相径庭,签字注册会计师均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王娜和鲁李。碧兴物联对于实际业绩与预计业绩的重大偏差,能否提供一个合理解释?

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测,下半年则是持续亏损,2023年第三、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27.20万元和-69.25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碧兴物联业绩进一步下滑,延续了2023年下半年的亏损状态,当期实现营业收入4835.90万元,同比减少33.01%,实现归属净利润-188.14万元,同比减少113.74%,实现扣非净利润-401.28万元,同比减少131.78%。

此外,碧兴物联年报披露的成本数据也存在瑕疵。年报“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显示,2023年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的营业成本为11033.53万元。而“成本分析表”显示,2023年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的材料设备成本7506.66万元、安装服务成本1140.87万元、人工成本730.29万元、现场费用594.77万元、制造费用1071.20万元,上述成本合计11043.79万元,与前面的11033.53万元存在差异。

项目中标遭投诉,跨界算力业务首单告吹

据招股书披露,辽宁省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化工程项目是碧兴物联微型传感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代表性项目,然而2023年,同类项目的承接却出现了问题。

2023年9月,博智兴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在辽宁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公告,受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对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化试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10月7日,项目确定碧兴物联为中标人。然而不久后,本次招标采购遭到质疑和投诉。鞍山市财政局受理了投诉材料,经调查后确认,投诉事项2成立,即相关供应商提供的仪器设备不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根据调查结果,决定碧兴物联中标无效,另行确定中标供应商。

在主营业务发展不力的局面下,碧兴物联决定大跨步进入算力领域。2023年10月,碧兴物联与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恒为科技(603496.SH)子公司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为智能)签订《合作备忘录》,约定碧兴物联向恒为智能采购GPU硬件设备,为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指定用户提供云计算GPU算力服务,根据约定,碧兴物联向恒为智能采购的GPU硬件设备只能定向销售给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或其客户。

随后,碧兴物联与恒为智能签订4份销售合同,每份合同订金5332.50万元,2023年11月,碧兴物联向恒为智能支付订金21330万元,这导致碧兴物联预付款项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末,恒为智能是碧兴物联的预付款项第一名单位,预付款项余额21330万元。

然而合作不太顺利。碧兴物联称,因受相关政策影响,恒为智能要求对货物实际交付周期和型号进行调整,双方重新签订协议,再之后,恒为智能表示无法如期交付服务器,碧兴物联开始与恒为智能磋商解除合同并退还预付款项。截至2024年4月末,还有15997.50万元预付款项尚未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