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调减19亿遭监管问询,安达科技的解释站得住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5日,安达科技披露了对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比起2023年收入“腰斩”、业绩巨亏,公司在年报公布前调减19亿元收入的行为更加引起交易所注意。

来源:摄图网

收入缩水超50%,业绩巨亏6亿多

年报显示,安达科技(830809.BJ)2023年收入、业绩全面下跌。公司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同比下滑54.80%;实现归母净利润-6.3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78.10%、177.68%。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9.10亿元,较上年减少266.80%。

安达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其中磷酸铁主要用于自产磷酸铁锂。2023年,磷酸铁锂贡献营业收入23.77亿元,同比减少55.26%,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6.40个百分点至-8.71%,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下跌23.80个百分点至-4.70%。

安达科技表示,磷酸铁锂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在2023年价格大幅下跌,在锂电池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下,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跟随下跌。同时,客供碳酸锂规模增加导致净额法核算对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负影响增大。

安达科技于2023年3月23日正式登陆北交所。根据公司北交所招股书,在报告期可比前三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内,公司营业收入由1.54亿元飙升至15.77亿元,归母净利润转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下游客户需求增加。2022年,公司录得历史最佳经营成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80%至65.5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51.52%至8.11亿元。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安达科技在北交所上市的发行价格为13元/股,上市首日股价跌13.62%。截至2024年5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04元/股,复权后为9.59元/股。

收入调减19亿被监管问询,公司解释站得住脚吗?

2024年2月6日,安达科技曾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披露2023年营业收入为48.8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60亿元。4月26日,在年报正式公布前几天,公司发布了修正公告,将收入规模下修至29.64亿元,调减比例达39%,归母净利润调整为-6.34亿元。

公司表示,业绩快报中的营业收入系采用总额法核算得出,经与年审注册会计师深入沟通,对公司向客户采购碳酸锂后对应向其销售磷酸铁锂(即客供碳酸锂业务)的收入核算方法反复分析,公司对该等业务改用净额法核算,即在确认销售收入、结转成本时从总额中扣除相应的碳酸锂采购金额,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相应调减19.23亿元。

同时,主要客户之一比亚迪(002594.SZ)采用“迪链凭证”(系比亚迪及其下属企业指定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开具的供应链融资信用凭证)付款。在业绩快报中,公司对已背书转让部分的“迪链凭证”未终止确认并计提了减值准备。经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并参考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处理方式,公司认为可以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相应减少计提减值准备2975.78万元,导致归母净利润、总资产等科目发生变动。

修正公告发布的当天,北交所火速对安达科技发出问询函。经历一次延期后,安达科技在5月15日公布了回函,解释称2023年客供碳酸锂业务的销售模式及业务模式的具体执行过程与以前年度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回函显示,2021年、2022年,公司产品磷酸铁锂及其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均供不应求,下游主要客户利用其自身渠道取得碳酸锂后销售至公司,并由公司向其销售磷酸铁锂。该销售模式下的部分主要客户在合同中对向公司销售的碳酸锂限制用途,仅能用于对应客户磷酸铁锂的生产。

到了2023年,碳酸锂市场供应充足且市场价格震荡下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司认为下游客户不再限制该等碳酸锂的使用用途,仅要求提供对应数量的磷酸铁锂,且公司具有充足的采购渠道采购碳酸锂用于生产相应数量的磷酸铁锂并完成对客户的交付。因此,公司对客供碳酸锂采购入库后可自行决策用于生产(不区分客户)、持有或出售。公司由此认为对2023年度客供碳酸锂业务拥有控制权,从而对该等收入以总额法核算。

不过,根据安达科技在2022年12月提交的北交所上市申请一轮问询回复,公司当时的客供碳酸锂业务并不全是严格对应的情况。

问询回复显示,公司净额法确认收入业务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客户向公司销售碳酸锂,公司用对应批次碳酸锂生产磷酸铁锂并向客户销售,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另一种是由客户向公司销售碳酸锂,公司根据客户销售碳酸锂的价格和数量,约定未来向该客户销售磷酸铁锂的价格及数量,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碳酸锂和磷酸铁锂不存在对应关系。

不难发现,在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对于仅约定销售价格和数量的客供碳酸锂业务同样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不知为何在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时却改用总额法核算。

存货周转率不及同行,与赣锋锂业合作疑生变

除了收入确认,存货跌价准备也是安达科技2023年的关键审计事项。

2023年,安达科技的存货周转率为3.59次。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4.49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018.43万元,计提比例为11.18%。

德方纳米(300769.SZ)、某科创板公司是安达科技招股书选取的可比公司。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两家公司2023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67次、7.68次,均优于安达科技,而其2023年末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8.47%和27.17%,明显高于安达科技。

信息披露方面,安达科技的收入、员工变动、在建工程都值得关注。

2023年年报在“风险因素”之“7、盈利能力受限、亏损的风险”处披露,公司营业收入为294415.31万元。但据财务报表,公司本期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296415.31万元。

年报“员工情况”处显示,公司期初有生产人员1476人,本期新增285人、减少460人,期末尚余1301人。但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更正后),仅上半年就新增了295名生产人员。

结合半年报和年报披露的员工情况还可发现,2023年公司财务人员由53人锐减至16人,全年新增8人、减少45人,且减少的人员全部系在下半年离职。

另据《贵州日报》报道,2023年11月,记者走进安达科技的二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设现场,厂房里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成,正在试生产中。据公司项目经理介绍,二期项目里19栋单体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大部分生产设备也已进场安装,正在做厂区路面、路基修整等收尾工作,11月就能全部完工,计划12月开始正式生产运营。

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安达科技具备12万吨磷酸铁、15万吨磷酸铁锂的年生产能力,与2022年年报披露的产能相比增加6万吨磷酸铁锂产能。不过,截至2023年末,“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仍有3.42亿元在建工程余额尚未转固。

年报“产能情况”处显示,公司在建项目包括12万吨/年磷酸盐前驱体及1万吨/年碳酸锂提纯项目、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项目、5000吨/年补锂剂建设项目,但2023年末的在建工程余额并未单独列示“5000吨/年补锂剂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此外,赣锋锂业(002460.SZ)为安达科技的碳酸锂供应商,2023年10月,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以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安达科技持股60%。同月,内蒙古自治区安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安达)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但在2024年5月,安达科技将内蒙古安达的60%股权作价1元转让给赣锋锂业,公司称本次转让基于双方的发展规划。目前,内蒙古安达已更名为内蒙古赣锋新材料有限公司,由赣锋锂业100%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