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6喜欢:4
截止今年6月底,格力钛新能源公司净资产仅仅0.66亿,而这次收购的估值却高达41.4亿元,收购溢价高达6100%,如此高溢价的收购,放在整个A股都是不常见的。
不到1个亿的东西,你卖我41亿,这个账是怎么算的?这家公司不仅净资产低,业绩也很差,去年营收不到26亿,但是亏损19亿,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7亿,净资产已经亏到0.66亿,如果下半年没有好转,净资产就奔着零去了,就这么样一家公司,是如何估值41亿的
格力钛新能源公司就是以前的银隆新能源,银隆这家公司老股民应该都听说过,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对其深情已久,并且现在持有其17%的股份,是仅次于格力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董明珠几年前是想以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但是在股东大会上被中小投资者给否了,也是在那次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罕见炮轰股东:我不分红,你能把我怎么样
事实证明,中小股东当年否决了收购银隆的议案是非常明智的 ,为格力电器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时间回到2016年 ,当年格力电器计划以130亿的价格收购银隆新能源100%的股份,开启新能源新赛道,虽然新能源是好赛道, 但是银隆却并非是好企业,很快,银隆公司出现了重大的管理和经营问题。
在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议案被中小投资者否决后,董明珠依然非常执着,在股东大会炮轰股东之后,马上以个人资金投资银隆,持股达到17.46%,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也说明董明珠是有魄力的,毕竟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验证自己的商业判断。
但是,董明珠的想法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她还是一心想将银隆装入上市公司中,很快,机会来了,2021年,银隆的股权被拍卖,格力电器以18.28亿元拍下了30.47%的股权形成了6亿元的商誉。此次,银隆的估值是60亿,相比2016年缩水超过50%,如果当年收购议案通过了,那么将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70亿的损失啊。
在2021年格力电器拍下银隆30%的股份后,董明珠又将自己持有的17.46%的股权投票权委托给格力电器,那么格力电器就成为银隆的控股股东 ,银隆也就成为格力电器的子公司,财务报表得到了合并。
由于经营不善,2022年就对银隆进行了1.5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但是实际的损失远不止于此,2021年底归属格力电器的银隆可辨认资产有12亿,但是如今净资产已经只有0.66亿,归属格力电器的可辨认净资产只有2000万,这意味着格力电器2年前18.28亿元的收购已经损失了18亿,只剩下了一个零头不到。
一般投资人认为,事情到这里是否可以结束了,毕竟2016年躲过了一劫,避免了70亿的损失,2021年即便再次执着入坑,也不过损失18亿,相比家大业大的格力电器,这点损失也不是承担不起。
对中小股东来说,显然是低估了董明珠的决心,现在银隆就剩0.66亿的净资产,竟然还大大方方以溢价6100%的高估值,再次耗费10.15亿元去收购24.54%的股份。
而且这还没完,按照公告表述,在未来12个月,格力电器还将收购剩余股东的股份(董明珠的持股除外),剩余的股份数量为27.53%,按照现在的估值,差不多是11.4亿元,也就意味着未来12个月,格力电器可能还要花费最高11.4亿元收购银隆。
看来格力电器是不将银隆完全收购不罢休了,但是股东没有办法,因为这次收购议案只需要董事会审议通过即可,不用经过股东大会投票决定,中小股东就只能干瞪眼,最终只能用脚投票,纷纷出逃,结果就是股价大跌7%,今日不仅股价跌幅大,交易额也达到近40亿,是平时的四五倍,可见股东的失望情绪有多大。
想象一下,如果格力电器不收购银隆,银隆的下场会是什么样的?很可能就倒闭了,但是格力电器却不断增持其股票,为原有股东提供了套现机会,并且依靠庞大的格力体系为其输血,但是几年过去了,现在依然经营不容乐观,营收上不去,净资产都快没了。
而格力电器将来要面对的窟窿还远不止于此,根据投资协议,2015年阳光保险投资银隆新能源10亿元,当时签订了业绩对赌,业绩未达标,需要支付10亿元本金以及1.5亿元利息,合计11.5亿元,银隆新能源(如今的格力钛新能源)将承担间接责任,由于银龙集团已经濒临破产,而原董事长魏银仓已经不在境内,那么最后的还债重担很可能就落在了格力钛新能源身上。
未来一旦官司打定,格力钛新能源将变成负资产,资不抵债,格力电器花费巨资进行的收购将化为泡影,格力电器已经为此投入了28亿元的现金,未来1年或许还将投入11亿元现金。
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操作我是看不太懂的,对于这样一家债务缠身的企业,如果真的想盘活其资产,那么最好的方式也应该是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也就是将资金投入到公司中,用于研发、销售和运营,而非是从原有股东手里受让股份,这看起来是给了其他股东变现出走的机会,而格力电器花费了几十亿的资金,但是一分钱都没有进银隆公司的账户,对银隆的运营并未多大益处。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未来格力电器是否会收购董明珠持有银隆的股份,如果要收购将引起极大的争议,不过即便有一天收购了,小股东也无计可施,既然可以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为何收购董明珠的不行?董事会层面通过的概率是很大的。
一切都是合法的,独立董事已经就此事发表了专业意见,独立董事认为交易价格合理、公允,没有损害公司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中小股东除了用脚投票已经无计可施!

精彩讨论

股市小鳄20082023-12-20 20:56

我已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诉举报,请有意向的股东一起行动起来,阻止这种明目张胆的利益输送,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

高云共片心2023-12-20 21:02

要求交易所对其出具监管函

鑫博制造2023-12-20 21:18

董当年自掏腰包收购的银隆,现在套现给格力而已,都这么玩的。别激动。

坚韧的股价优雅2023-12-20 20:50

负债240多亿,净资产不到一个亿,以后格力还要输血几十亿把董手上的股份收购掉,这么不值钱的资产,商誉该怎么算?

投资有戏2023-12-20 21:40

盼着中期分红,结果等来了接盘银隆

全部讨论

2023-12-20 20:56

我已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诉举报,请有意向的股东一起行动起来,阻止这种明目张胆的利益输送,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

2023-12-20 20:50

负债240多亿,净资产不到一个亿,以后格力还要输血几十亿把董手上的股份收购掉,这么不值钱的资产,商誉该怎么算?

2023-12-20 21:02

要求交易所对其出具监管函

2023-12-20 21:18

董当年自掏腰包收购的银隆,现在套现给格力而已,都这么玩的。别激动。

2023-12-20 21:04

会计终究只是会计,象陈什么霞一样。难怪会计只懂计帐,不懂商业。他们哪里能明白,企业的经营,需要一步步前进。一步步的走。这些会计以为,企业一开始就要有充足利润,一开始就满满几百亿利润。他们完全不知道,再优秀的企业,利润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格力钛生产线,地皮,厂房也值个几十亿啊,⋯更何况,新能源赛道,产品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一两年内,基本上这些会计都会被打脸。格力钛,将来会成为格力利润增长点,每年为格力贡献上百亿净利⋯的。
格力投资方面没有输过,芯片每年利润好像有十几亿。手机是没大规模投入,只是有这个技术。

不喜欢可以不买,整这么骗黑文是想干什么

2023-12-20 21:07

说得没错,真的想盘活银隆,就应该给银隆输血,即应该让银隆增发而不是从原有股东手里受让股份。

2023-12-20 21:40

盼着中期分红,结果等来了接盘银隆

2023-12-20 21:38

哎呦,赶紧踩两脚

2023-12-21 14:54

向证监会举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