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分众传媒业绩会整理与思考(20240506)

发布于: iPhone转发:4回复:37喜欢:86

#分众传媒#

分众传媒在5月6日召开了年报和一季报的业绩说明会,本篇文章是大航听分众业绩会的信息记录,结合之前原创的年报深度分析进行对比思考,因此本文既有公司披露的最新信息,也参杂着很多大航本人的个人观点,并且可能存在记录错误、理解偏差等问题,请读者注意甄别。

一、业绩回顾

在本次业绩会上,分众传媒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来源进行了拆分:楼宇媒体收入24.67亿,与去年同期持平;影院媒体收入2.59亿元,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很多分众投资者(包括我)对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都有点不太满意,没想到收入仅有6%的增长。业绩会上,分众对这个事情也做出了解释。今年分众1、2月的收入表现其实比较好,但是在3月这个淡季里,广告需求表现不太好,拖累了整个季度的收入表现

影院媒体收入还在恢复的过程中,今年一季度实现了比较大的增长。不过如果与疫情前每年20亿左右的影院广告营收体量相比,现在的恢复比例依然很低。

此外,分众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根据后续订单以及重要营销节点进行展望,今年营收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分众实现全年经营目标的问题不大。2024年的营销节点比2023年还要多一个奥运会,并且奥运会的时间没有和618、双十一撞车,能支撑暑期淡季的广告需求。

……

除了营收和利润,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也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滑了40%。对此,公司管理层也在业绩会上给出了解释。

最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季度的回款偏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22年四季度国内经济活动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分众很多客户的回款递延到2023年一季度,做高了2023年一季度的基数。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补贴、利息收入有所减少,所以其他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下降也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的下滑。

大航个人觉得这个解释还是比较靠谱的。补贴下降在预期之内,不然也就不会用扣非净利润给分众估值了。2023年一季度收入26亿,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31亿,收现比达到120%,远高于106%的正常水平(分众从事的广告业务增值税为6%,而不是13%)。

另外,公司管理层也提到,季度间大客户付款存在波动属于正常现象。截至4月底,分众传媒回款表现正常,比较健康。公司重视股东回报,现金流条件很好,积极响应新国九条和监控要求;未来会采取全年多次分红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股东回报。

二、核心竞争力

分众一直深耕于品牌广告行业,大航在多个场合中都听过江总的分享,目前中国品牌广告的占比是偏低的,消费者品牌选择过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分众客户都明白要加强品牌的价值,互联网广告已经走到了存量竞争的阶段,广告投放的性价比在降低。与此同时,户外媒体表现相对稳健。并且在户外广告渠道中,分众属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形成了断崖式的领先,几乎没有户外广告公司能实现30亿至120亿营收规模

大航认为,只有规模够大,才能起到引爆品牌的效果;大型广告主如果想要实现全国性的品牌引爆,分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节点。通过分众这一个平台,就能够链接到数亿主流人群,其他户外媒体渠道都有地域性,在这一点上很难做到。

分众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这也是分众周期性的来源。虽然近几年外部环境波动很大,但分众韧性很强,大客户留存率很高。过去8年,投放规模超1亿的客户留存率在90%以上,哪怕疫情期间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客户稳定性很强。2023年,新客户收入贡献低于15%,外部融资环境较差,新客户增速很弱,这是宏观经济对分众产生影响的一个体现。

此外,分众季节性的投放波动也跟电商活动有关,在关键节点附近,分众广告需求表现比较好,这两年广告投放有了“旺季更旺,淡季更淡”的变化趋势,跟民航业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客户结构

日用消费品已经成为分众最大的广告客户,其中饮料类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5%;食品类客户占比约20%;酒精类客户占比约15%;药品类客户占比约10%;服装、个护以及其他类别的占比在6%至8%。

医药保健、饮料、化妆品投放增速在40%以上,而服装、酒精、食品类投放增速表现弱一些,在20%以下。如果从过去五年的大趋势来看,药品、保健品、日化和饮料的客户数、客单价都有较好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江南春江总在业绩会上着重介绍了药品的客户拓展情况。

江中、太极都是在药品领域持续放量的大客户。三九、拜耳、葛兰素史克、海露滴眼液对分众也比较认可。具体表现就是,客户在分众渠道商投放广告的品类持续增加,药品全面开花。

由于药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药店,而且每个地域,甚至每个城市的连锁药店都不同(大航注:中国药店的连锁率并不高,即使是一心堂这种超大型连锁,也只是在西南有较高的渗透率),分众的广告能够根据屏幕地点指向当地药店,对药店实现较好的导流效果,药店也愿意给予分众药品的首推,所以分众在医药保健这个赛道相较于互联网、电视等渠道存在优势。

化妆品领域中,去年双十一珀莱雅在分众投放广告的效果很好;今年一季度,韩束、润百颜、娇韵诗、资生堂也开始关注分众这个广告投放渠道,这些龙头公司都有投放动作。食品饮料领域中,品牌化农产品(佳隆佳沃),以及头部饮料企业(维他奶、红牛、东鹏等)。

此外,分众这个赛道对国际客户有较强的吸引力,分众在营销效果评估、数据评估等方面有较多积累,并且能实现与阿里天猫数据的联动分析,符合国际客户对营销科学的要求

现在还留在中国的国际客户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体现在渠道分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这些客户来华历史悠久,并且经营波动很小,抗风险能力强。这些国际客户比较注重营销科学、数据评估,分众通过与贝恩等三方机构的合作,得出投放分众有助于拉动线上线下销售的结论,并被跨国企业认可。

雀巢、费列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企业客户对分众的投放在不断增大,他们认可分众渠道的有效性。2023年,国际客户投放增速超过本土客户,增速超过40%。2024年,保洁加大了对分众的投放,在玉兰油这个品类大力投入,当然投放的效果也很明显,玉兰油销售数据排名已经上升很多。

过去几年互联网客户投放总量出现了比较大的缩减,非互联网行业的投放已经回到了历史最高点的水平,可以说互联网行业的投放是影响分众营收规模的重要原因。目前,互联网规模的缩减也基本走到尽头了,江总认为互联网客户收入已经见底。随着今年各类电商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自互联网广告主的收入预计会有一些反弹

四、海外市场

分众正在加码海外业务,还在跑马圈地的阶段,主要扩大越南、中东、日本的布局规模,点位数快速增长,2023年海外点位数增速接近50%,总数已经达到16万个。

江南春江总表示,一万个点位是开展销售的拐点,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产生效益,泰国、越南、新加坡、香港、韩国都已经接近或者超过这个规模,其中韩国的点位数已经达到8-9万。

今年海外点位数预计还会增长30%,届时点位总数预计会突破20万。目前,分众不会追求海外市场的盈利。2020年分众的海外市场已经做到盈利,说明商业模式是可以跑通的。在印证完商业模式之后,分众的战略重点就转移到长期成长上,而不是在低水平上盈利。说白了,现在分众正在用大数量、低价抢占海外国家市场的主导地位

韩国在海外市场中具有独特性,潜在空间不小,未来的营收有能力做到20亿。韩国也是分众最早盈利的海外市场,点位覆盖也比较完善,但竞争也比较激烈,点位成本比较高。但在2023年,韩国宏观经济并不好,影响了分众的盈利。

分众面对韩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本可以通过减少点位保证盈亏平衡。但江总认为不能收缩规模。经济的波动总会有的,分众既要借助波动降低成本,更也要借助这种经济周期性波动打击对手,在规模上进一步拉开差距,强化分众韩国第一大楼宇公司的市场地位。

大航听下来的最大感受是,目前海外市场还在做大规模的阶段,还不到兑现盈利的阶段。江南春江总希望把海外市场做大,比如5-10年内把海外营收做到100亿,并且在每一个市场都做到龙头的地位。这个战略我还是比较认可的,主要电梯广告这个赛道不太起眼,不那么容易引来海外国家的抵制,完全可以悄咪咪玩个大的,分众也有这个资本。

五、未来成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海外市场扩张,分众在业绩会上还提到了两个潜在成长路径,一个是加大国内点位的布局密度,另一个是AI大模型对分众业务的赋能。

先来说说AI大模型的进展:

目前分众大模型已经上线两个场景,一个是广告语生成(文生文),另一个是广告创意创造(文生图)。现在分众还在与智谱、通义千问合力做进一步的技术开发,比如增强思维链、减少大模型幻觉、构建数据集等等。接下来分众还会继续关注多模态大模型的进展,比如AI配音、生成视频。此外,也要培育AI提出投放策略的能力;现在用户基数还没有起来,但是使用情况比预期要好。

江南春江总介绍到,目前大模型主要有三个维度上的应用:

第一,大模型可以降低内容生成成本、播放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制作内容,帮助大型客户剪辑成片。这也是当下效果最显著的领域。

第二,大模型可以进行广告投放的快速测试和分析,做到内容的优化,改善投放效果,并且这个过程也可以反哺大模型,进一步增强大模型的能力。

第三,可以通过大模型分析分众广告投放与品牌知名度、消费者理解度、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为大型客户提供投放预测,更具象化地展现分众在品牌营销方面的独特能力。

……

在国内点位扩张方面:

2024年,分众会加大上线城市的智能屏拓展力度,去年年初智能屏40万,现在上升到了60万个,未来会向100万开发计划进军。想做好中小企业的生意,前提是主流城市点位覆盖密度足够高,智能屏做中小企业的生意只能在上线城市,分众的智能屏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一些省会城市。

分众客户结构与互联网企业有很大差异,互联网企业客户数可能上百万个,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客户;分众恰好相反,分众几千个客户以大中型客户为主,如何增加中小客户的生意规模,是分众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现在,分众在上线城市的智能屏已经服务了一些中小客户,但现在中小客户依然是以品牌类客户为主,而不是专注于“周边三公里”、“周边一公里”的生活服务类客户。

广告大模型的部署可能会成为一个破局的机会,以前一个客户想要在分众上投广告,光是内容成本就可能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中小客户没有办法承担这笔开支。AI降低了广告投放的门槛,内容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更多中小企业成为了智能屏的潜在客户。而在供给端,智能屏的广告供给可以把时间、空间切得很碎,适应中小客户围绕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的广告投放需求。

假设互联网客户中,只有少部分本地生活服务客户成为分众的客户,那对于分众来说也有几万或者十几万潜在客户,可能是当今客户数量的十几倍……

大航在年报分析中就有提到过这个,分众智能屏、AI大模型有可能能帮助公司往本地生活赛道进军,这次的业绩会算是验证了我的这个想法,管理层也想到了这一点。

相比之下,大公司比较关注下沉市场的开发与拓展,并且大公司喜欢在楼宇电视上投放广告。因此,下线城市的发展重点在楼宇电视,虽然收入表现肯定比不上头部城市,但点位成本也是上线城市的四分之一,预计会增加10万个屏幕,对分众成本的影响不大。

在下线市场中,分众在150个城市的屏幕密度不那么高,今年希望把这些城市的屏幕密度做到1000个以上,形成规模网络效应。分众是唯一一个全国化网络化的线下媒体,与分众合作可以直接在数百个城市引爆品牌影响力。这150个城市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好、居民财富收入水平不错的城市,比如浙江沿海的强二三线城市。

从成本端来看,单点租金已经有稳定甚至下行的趋势了。大航之前在年报分析中已经写到,分众的单点位营业成本已经回到2018年与新潮开展商业战之前的水平,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变得更加稳定。现在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资本投资方都变的理性很多,以前那种烧钱抢点位的盛况估计短期内不再会重现了。

$分众传媒(SZ002027)$

精彩讨论

竹林八闲05-08 09:25

新潮退潮了,而分众点位持续增加,护城河更深了,已成了梯媒乃至整个户外广告行业内的绝对龙头。业绩受周期波动影响,但有高股息做对冲,在不过分高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放心持有。$分众传媒(SZ002027)$

海洋世界的力量05-07 22:39

$分众传媒(SZ002027)$
首先感谢分享,从业绩交流会反馈可以得出结论:
一、 短期内有业绩反馈的方向
1. 下沉市场拓展,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客户,短期内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长;
2. AI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进一步释放利润;
3. 24年多出奥运会大型赛事;
4.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复苏,广告市场也将逐渐回暖,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增强;

二、长期业绩增长的方向
1. 下沉市场密度达到一定规模,叠加AI降低本地生活小企业的进入门槛,有可能释放巨大的新客户群;
2. AI技术深度应用,提升广告效果,增强客户粘性,这是一个长期战略;
3. 海外市场,目前还在扩张阶段,再过3年的培育期,应该有业绩反馈了吧;

目前,当作收息债券,隐含一定的增长预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大航的后花园05-07 16:53

我个人感觉是广告主没那么认可这个渠道的价值了

全部讨论

依旧是好公司,以后就看1.经济恢复。2.海外市场。3.电影广告。请教下大航为什么院线广告恢复这么慢,确实不及预期。

我现在倒是担心海外被政策大刀砍到,被迫让给本地公司,这钱给谁赚不是赚,为什么要让给中国公司

05-08 09:25

新潮退潮了,而分众点位持续增加,护城河更深了,已成了梯媒乃至整个户外广告行业内的绝对龙头。业绩受周期波动影响,但有高股息做对冲,在不过分高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放心持有。$分众传媒(SZ002027)$

05-07 18:17

感谢你的付出,你分析的腾讯,美的,都是我的持仓,看到你的分析,对这些公司更有信心。

05-07 16:56

感谢您的辛勤劳动!

$分众传媒(SZ002027)$
首先感谢分享,从业绩交流会反馈可以得出结论:
一、 短期内有业绩反馈的方向
1. 下沉市场拓展,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客户,短期内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长;
2. AI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进一步释放利润;
3. 24年多出奥运会大型赛事;
4.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复苏,广告市场也将逐渐回暖,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增强;

二、长期业绩增长的方向
1. 下沉市场密度达到一定规模,叠加AI降低本地生活小企业的进入门槛,有可能释放巨大的新客户群;
2. AI技术深度应用,提升广告效果,增强客户粘性,这是一个长期战略;
3. 海外市场,目前还在扩张阶段,再过3年的培育期,应该有业绩反馈了吧;

目前,当作收息债券,隐含一定的增长预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05-07 19:42

感觉如果当个收息股,而不是成长股,心态会好一些?

05-08 08:01

分众传媒2023年业绩会

感谢分享!

05-09 18:07

你好 从哪可以获知分众业绩会召开信息并参加业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