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可预期性的短期利好,不如不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3喜欢:0

朋友圈一片欢呼,因为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在周日晚发出了“4大”利好:

1、印花税减半;2、限制减持;3、交易所降低两融保证金比例;4、“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作为一个深套在二级市场中的一级市场从业者,我却更悲观了。这不是无病呻吟或卖惨,前3条毫无问题,是为了活跃、规范市场,树立信心,这第4条,我只敢引用证监会原文,且加了引号。原文如下:

是的,“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怎么个逆周期机制、怎么个合理把握,他们没说,咱也不敢问,毕竟注册制了,说“暂停”之类肯定是没有觉悟了。

一、长期?短期?

然而,作为一个一级市场从业10多年、二级市场炒股10年的老股民,我朴素地认为:我们的二级市场波动是短期且巨大的,一天之内来个深V、一个月之内把一个季度的涨幅跌没了是再正常不过了,否则怎么叫他渣男呢?而实施注册制、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证券市值占GDP比例、完善证券交易体制,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长期战略。

所以,如何将一个长期战略通过逆周期调节与短期波动事件相匹配,想想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二、收紧IPO,股市就能涨?

每次股市不好,总有一波人出来喊“收紧IPO甚至暂停IPO”。我对此十分反感:如果纯粹从存量资金角度,收紧IPO固然减少了存量资金的分流,有助于资金推高存量股价,这是一个过于简单的逻辑。

但是,证券交易价值是证券市场设立的一个价值体现,而让优质企业得以被发掘而让资金通过其IPO分享其成长,是证券市场设立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其后者重要性绝不亚于前者。

收紧甚至暂停IPO,就像关紧了池塘与外界的闸门,活水变成了死水,这样的生态能好?

从科创板开始,上面以巨大的魄力推行注册制,将审核及反馈公开化,这是一个对证券市场绝对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的正确决定——如果不能推动更多优质的企业上市、让劣质的企业退市从而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那股市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如果上市公司数量多少与指数高低真成负相关关系,那么,是不是把现在的5000多家上市公司减少到50家,留下上证50,是不是就皆大欢喜了?

虽然,我们的注册制多少存在一些不足,甚至作为从业者,认为IPO比之前审核制的难度更大,但我坚决支持这样的改革方向,毕竟,让审核公开透明、让价值判断交给市场,是一个成熟证券市场的应有之义。否则,我们炒的可能就一直是四大行、两桶油,哪来的宁德、迈瑞、创新药公司?

老铁们,CS中de_dust2地图虽然经典,但你天天A洞B洞中门,玩得不腻吗?来一些de_aztec吊桥、cs_assault仓库不更好吗?

三、可预期性是信心的必要条件

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为啥没信心?大概就是没预期吧。我是一个卖烧烤的,平时都好好守法做生意,突然某天晚上告诉我,烧烤影响碳排放,明天起不准做了,昨晚刚进的腊肠和猪腰子你让我搁哪,你说我还能有啥预期?然后过了一年,上面发现市场上没烧烤也不好,毕竟大家夜生活不丰富了,然后再说要向淄博学习,你说我到底是继续摆摊还是干脆不玩了呢?可能张三会继续玩,但也不敢进太多货了,摊子规模做小一点,另一边李四怕了,干脆就不玩了。

不做好预期调控,突发的事情,还很多。

回到证券市场,我相信,今年的下跌,绝不是因为这印花税千一还是万五的原因:我都套了几十个点了,还差这么点手续费?

最难的事,莫过于做“难而正确”的事。我相信,上面一定比我们看得多,想得远,他们所谓的“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也一定是“难而正确”的事,而绝对不是你们想的简单的暂停或减少数量。否则,似乎与我们坚决推行全面注册制的宗旨不符。

最后,感谢监管部门周末不辞辛劳加班出政策,希望能阳至少一周吧。$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 $药明生物(02269)$ $康龙化成(03759)$

全部讨论

2023-08-28 19:05

关键是加大垃圾公司退市的力度

2023-08-27 23:01

关键是上层是否真正想活跃资本市场,这些措施是迈出了第一步,总不可能一步到位的,以后再逐步推出新措施

2023-08-29 21:43

这个很好理解,监管暂时跟不上,不就只能先控制一下IPO的节奏了吗?IPO那么多,价格还能那么高,你觉得正常吗?

2023-08-28 18:38

这文章应该今天发,是不是更合适?但我从来不马后炮,旗帜鲜明不看好这样的做法$药明生物(02269)$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 $康龙化成(SZ300759)$

2023-08-28 10:33

一级市场从业者,怪不得悲观

2023-08-28 05:26

看来是玩期指的

2023-08-27 23:20

说得好

2023-08-27 23:04

信心最重要

2023-08-27 22:59

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