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喜欢:17

下图是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包含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和标普500指数的比值。如果看过去4年,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疫情之后的上涨,似乎是高估了。但是,如果看过去30年,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于股市处于绝对低位,商品的重估可能才刚刚开始。这大概是Zoltan Pozsar、Michael Hartnett建议大类资产配置增加商品的原因之一。
国内大多数基金经理成长于2011年之后(右边的阴影区域),他们的职业生涯大部分处于大宗商品的熊市,他们只懂科技医药消费这类“好赛道”,他们眼里的大宗商品周期就是3年的库存周期,他们看周期股的估值也只看PB的10年分位数(2014年之后)。如果把他们放到1999至2010年这段时间,估计他们早就下岗了。$紫金矿业(SH601899)$ $铜陵有色(SZ000630)$

全部讨论

02-24 18:12

感觉最大的影响因子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速

02-24 17:53

..

02-27 10:45

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