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4

价值风格仍是非主流,拥挤度并不高。

从买方视角,下表是2023Q4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经理规模前30名。我按照东财提供的“偏好风格”进行了补全统计:大盘成长型19人,大盘混合型8人,大盘价值型2人,中盘成长型1人。大盘价值型仅有谭丽和鲍无可进入榜单(丘栋荣已漂移),而且规模排名都在20名开外。

从卖方视角,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策略分析师前5名,主流观点推荐成长板块或者“举哑铃”,而推荐价值风格的策略分析师连前5都进不了。

可见,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价值风格都是非主流。以致于某队大规模买入上证50ETF沪深300ETF时,好多人都急眼了:“为什么不救我的重仓?”“请无差别救市!”原因你懂的。

这个时候说价值风格拥挤度高了,我不认同。如果有一天,鲍无可的规模超过了刘彦春,牟一凌拿了新财富策略第一名,媒体大肆宣扬格雷厄姆和施洛斯,量化基金把模型改成了EP/BP等估值因子,那时候就真值得警惕了。

$大盘价值(SZ399373)$ $大盘成长(SZ399372)$ $国证价值(SZ399371)$

全部讨论

01-30 14:44

国证价值本月成交额2万亿,国证成长本月成交额2.8万亿,按历史上看,一半成交额1.4比1的时候就是风格巅峰,现在才0.7比1。

01-30 14:52

这种东西你还想跟成长一样那么拥挤??

01-30 14:39

非常同意!现在说红利到了高点还太早了…中石油虽然连着涨了几年,但人家pb才1点多…港股还破净…凭什么宁德时代可以看到2060年,中石油就不能有泡沫…顶都是基金买出来的,他们还没入场,那么盛宴还没开始

01-30 1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