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23年报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这次研究一下片仔癀23年的年报,全文共计3000字左右,重点是经营分析和估值分析部分。

上次分析片仔癀还是在2020年12月,用的是20年的年报,现在四年过去了,回头看看片仔癀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年前2020年11月30,片仔癀收盘价为209.2元/股,预测2023年扣非净利润为23.39亿元。

2024年4月27日,片仔癀收盘价225.69元,总市值1361.63亿,滚动PE45.35。

对比2020年11月,股价上涨了16.49元,但在2021年11月,片仔癀涨出了历史新高,达到了487.92元,几乎是四年前研究日的一倍,但随后一路下滑到现在的225.69元,近乎腰斩。

业绩概览

片仔癀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58亿,净利润24.72亿,扣非净利润28.54亿,同比增长15.26%。

财务分析

以上是四舍五入简化过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均为亿元,标灰部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从应收预付和应付预收的关系来看,片仔癀在上下游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2.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一起说,11.5亿的货币资金基本全部为银行存款,且质押部分很小,质量不错。91.4亿的其他流动资产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存款及利息。

分别列示是因为片仔癀内部对资金的管理规定不同所致,所以这两部分都可以看做是片仔癀的银行存款,只不过一个死期一个活期。

3.将近10亿的短期借款可能是出于与当地银行关系的维护所借,数额不大且均为信用借款。

4.唯一有问题的是5.9亿的其他应付款,这个科目向来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财报注释也并未给出详细解释,是片仔癀财报的一个疑点。所幸金额不大,风险较小。

5.从资产负债表结构来看,片仔癀基本上是在用股东的投资做生意,负债很少,结构合理,并不需要担心偿债方面出现能力。

6.比起2020年资产负债表,片仔癀财务并未出现大的变动,延续了之前的结构和风格。

三.经营分析

3.1战略之变

时隔四年在次阅读片仔癀报告,首先是发现他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20年报告中提出片仔癀要围绕一核两翼开展工作,一核指的是片仔癀核心产品,两翼分别指化妆品和保健品。但是反观23年报告,一核两翼的字眼不翼而飞,保健品也不单独展现纳入了其他,想来是成效不大。

目前片仔癀的经营分为三类,分别是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和化妆品。

先来看医药制造,这是片仔癀盈利的核心板块,主要依托片仔癀核心产品,23年营收48亿,毛利率75.77%。

其次是医药流通板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开连锁药店的模式,营收和医药制造板块相当,23年营收23亿,但毛利率只有13.85%。

最后看化妆品板块,这个板块毛利率虽高,达到了62%,但是从绝对值来看,营收只占全部营收的7%。

从增速上来看,化妆品的增速波动较大,从五年的时间角度看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19年和22年的营收相当。

3.2地域之问

我在四年前的片仔癀分析系列中曾提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片仔癀的地域性问题,四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旧存在。

也就是说,片仔癀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增长主要来自华东地区,23年华东地区营收占总营收的69%

从业务类型将,医药流通(连锁药房)业务有很明显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以同仁堂药店为主,云南以一心堂药店为主,片仔癀的药店盘踞华东自然可以理解。

化妆品行业占片仔癀总营收较小,而且根据行业属性,化妆品更多的是在全国开线下门店和网上销售,我们可以暂不考虑地域属性。

那么最后医药制造板块作为片仔癀的核心收入来源,是否也有很强的华东属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也是有的。

所以说在最近五年的发展时间里,片仔癀一直是在主场华东作战,其他地区收效甚微,这里我们就要打一个问号,片仔癀是否能走出华东?片仔癀的天花板和认可度究竟是局限于华东一隅,还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3.3提价之功

我在四年前的片仔癀分析系列中我曾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片仔癀是具有一定高端消费品属性的产品,原因在于过高的产品定价。

查阅资料显示,片仔癀从1999年起一共经过22次提价,最近的一次是在23年5月,提价到760元/粒。如此高的定价主要原于原材料的涨价。

在查看片仔癀今年关键财务指标时我曾注意到,片仔癀23年和21年的扣非净利润增速高达51%和15%,远超正常年份的增速,后来查阅片仔癀提价时发现,片仔癀曾在23年和20年出现提价,分别上调170元/粒和60元/粒。

从图我们可以看出,20年1月片仔癀提价170元,当年医药制造板块营收同比上涨45.36%,23年5月片仔癀提价60元,当年医药制造板块营收同比上25.94%。

医药制造板块近五年两次大的增速提高都发生在片仔癀提价当年,扣非净利润也是如此,价格端分析完我们来看销量端。

在销量方面,只有23和22年单独披露了肝病用药的产销存情况,我们只能用所有医药产品销量来分析。

20年医药产品是出现了销量的大幅下滑,但我们无法区分是片仔癀提价所致还是当年疫情所致。

23年销量同比上涨19%,但从五年角度看,整体呈下降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片仔癀近五年,尤其是23和21年增速暴涨大部分可以归功于片仔癀单价的提升。

因为我们分析所用是医药所有产品的销量,所以这个结论只能说是模糊的正确。片仔癀的销量一方面取决于生产端是否有足够的原料支持,另一方面在于需求端是否有足够多的需求,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后者。

而且片仔癀的受众人群一直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他们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所以片仔癀还是有一定的提价权。

3.4管理之疑

这次阅读23报告时,我还关注到另一个问题,就是片仔癀暴涨的销售费用,从19年起,片仔癀的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33%、23%、0.5%、-25%、62%,当我们把销售收入与化妆品营收拉出来做对比,就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化妆品营收增速与销售费用增速趋势一致。

前文分析到化妆品营收只占全部营收7%,且近五年营收变化不大,现在结合销售收入我们可以看出,化妆品基本靠着打折促销支撑。

营销力度大一些化妆品板块业绩就好看一些,力度下去了业绩也跟着下去,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而且对整体营收贡献较小,这不禁让我对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提出质疑,如果聚焦片仔癀本身,将精力放在走出华东,打通全国,效果会不会比搞化妆品好一些?

提到管理层,我在查看高管部分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片仔癀高层是没有持股的,换句话说作为国企的片仔癀是没有员工股份激励的。

而且公司管理应该主要是董事兼经理黄进明,董事长基本保持一年一换,从19年到现在五年时间片仔癀共迎来了4位董事长,基本待一年就走,很明显都是来过渡的。

所以说对于不稳定的管理层和无股权激励的体系片仔癀的管理能力我们也需要打一个问号。(同样作为国企,海康的高层就稳定多了,而且激励做的也很好。)

3.5总结

相比起之前研究的海康片仔癀可以说是一流的生意,二流的管理。由于国家永久级保密配方,片仔癀可以说是躺在金山上吃饭。

由于以前做过片仔癀的系列分析,所以这次更多的是从找问题的角度出发,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片仔癀的优势所在,总结一下就是:

拥有一定的提价权和垄断性

财务表现良好

管理层能力有待考察

所以这么看来,四年前我做的分析还是蛮准,哈哈哈。

四.估值分析

私信获得

全部讨论

04-29 11:04

分析相当到位,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