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唯一能获得的确定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6

最近市场一潭死水,实在没什么投资机会可分析,唯一亮眼的只剩红利策略。
即使今天这样的行情,整个高股息板块强势仍在,像长江电力盘中创历史新高,中国神华中远海控一度站在阶段高点。

并不是所有资产像小微盘那么凄惨,所以咱们继续聊聊红利那点事吧。之前对红利的β做了很多分析,今天想聊点不一样的,回到红利投资本源“分红”上来。

众所周知ETF是不喜欢分红的,可最近定期分红的ETF越来越多,那红利类ETF的分红水平到底如何呢?

我梳理了一下有明确分红评估周期,或者无明确周期但是分红次数较多的红利类ETF。

因为需要人工查阅招募说明书,所以产品不一定全,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查缺补漏。

目前红利类ETF确实是场内基金的分红主力,不过我们从表中也能看出不少季度评估、月度评估的产品也是每年分配一次,甚至是从不分红。

场内分红领域的榜样无疑是红利ETF(510880),上市后累计分红17次,真是遥遥领先。

20年前制定的每年强制分红规则,现在看都非常超前,真是把红利投资者的心理研究明白了。那么作为奖励,自然也获得了规模的遥遥领先。

中证红利ETF(515080)与红利ETF博时(515890)我也要夸一下,这俩是目前场内少有的一年分红过两次及以上的产品。

不过我发现红利ETF博时上市后的20、21年都没有分红,到了22年直接分红了3次,23年是2次,看来确实是管理人主观评估是否需要分红。我还是希望这种分红水平能保持下去,最好能写在基金合同中,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预期。

这两年新发的红利类产品,基本都是季度评估或者月度评估规则了,后面一年分红4次甚至更多的产品会逐渐多起来的。

像是今年才上市不久的红利ETF基金(159581)、红利国企ETF(510720)、中证A50ETF基金(561230)都已经分红一次了。

两个A50ETF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股息产品,但是有明确分红意向,所以我也加进来了。

这里要说一下有强制分红规则的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近期没有分红,是因为基金成立前3个月可以不分红。

虽然在分红上落后了,但是中证A50ETF指数基金的规模依然在众多中证A50产品中排在第一。可见强制分红规则,对投资者确实非常有吸引力。

至于唯一上市较早,有明确分红规则,但是没分过红的红利低波ETF(512890),我也探究了一下原因。

这个产品的联接基金A从去年底开始几乎月月分红,在场外基金中也是少有的。

场外基金投资者对波动不敏感,持有期限也偏长,确实更适合频繁分红。

一边是完全不分红,一边是月月分红,看来华柏在采取一种将产品优势最大化的策略。这种策略也只有产品具有规模优势才能使用,其它管理人想模仿还是比较难的。

综合来看稳定的分红预期还是很有用的,否则海外定期分红产品怎么那么受欢迎呢?

没有稳定分红,ETF就只是跟踪指数的工具,规模必然会跟随行情波动。

而如果能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那投资者可能就不会太在意短期波动,ETF的工具属性就会减弱,配置属性就会加强。

加之现在的会计规则将分红计入收益,稳定分红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大大提升。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红利并且投资红利,少部分投资者可能是被近两年的强势表现吸引来的,但是大部分投资者更看重高股息策略背后的投资逻辑——有稳定的红利、可观的现金流,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

尤其是险资这样的机构资金,身处长久期资产荒中,红利资产配置的价值愈发凸显。

如果这时候,在产品设计上还能加入定期分红的条款,那就更加匹配这类投资者的需求。
将这类资产稳定的现金流,源源不断提供给投资者。

希望管理人能不断优化分红规则,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毕竟面对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定期分红是投资者能获得的唯一确定性了。$中证A50ETF指数基金(SH560350)$ $红利ETF(SH510880)$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全部讨论

06-11 20:17

不要吹了。一吹就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