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巨头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之前看大鹏导演的《年会不能停》,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梗就是对齐颗粒度。

颗粒度的英文为granularity,是grain颗粒+clarity清晰度的组合,我的理解就是对事物的细致分解。颗粒度对齐,就是将细节对齐。

听到这个词时,我最先想到的是乐高,几种普通形状的积木,通过上面的凸起连接,却能组合成无数的可能,小到水果、植物,大到飞船、城堡,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这种将细分工具运用到极致的理念,与投资组合又是何其相似?

有这种感觉的并非我一个人,在华夏基金成立25周年策略会上,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就用乐高做比喻,她认为乐高无限创意的基础是乐高积木颗粒可以完美匹配、互相拼砌。颗粒种类和数量越多,能够被满足的需求也就更多。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要满足大众的理财需求,丰富的“颗粒”就是基础。

01

一到无限

虽然华夏基金在资管行业只是巨头之一,但在“颗粒”需求最大的被动投资领域,华夏基金已经成为了公认的行业龙头,ETF产品总规模连续19年保持行业第一。

2004年12月30日,国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为了推出上证50ETF,华夏基金用了3年的时间筹备与开发,现任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时任上交所总经理朱从玖,都参与了募集过程中的“销售”工作,自此才开启了公募基金行业的指数化投资新时代。

自此之后,华夏陆续设计推出境内首只中小盘股票ETF(中小板ETF)、境内首只跨境ETF(恒生ETF)、境内首批行业系列ETF、首只沪港通ETF、首批科创板ETF(科50ETF)、首批A50ETF等重大创新产品,颗粒度逐渐丰富的同时,也为推动国内ETF业务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到如今,华夏基金在管已成立ETF产品共85只 ,约占全部上市产品数量的10%。产品总规模4531亿,约占ETF市场总规模的20%。(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02/08)

02

百花齐放

纵观华夏基金在ETF方面的布局,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颗粒度全又细。

除了我们熟悉的股票与跨境类产品,商品类有华夏黄金ETF,与华夏豆粕ETF。债类有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国债ETF,货币类的是华夏快线货币ETF。

看得出华夏要做大而全的资产配置超市,虽然有主战场,但是也没忘了在其它领域做标记,以便日后探索。

基础组合的搭配选项,你可以不要,但华夏不会没有。

跨境ETF华夏的总规模拥有绝对优势,旗下核心的恒生互联网科技ETF恒生科技ETF恒生ETF均是百亿规模榜的常客。

优势的形成,是华夏自2012年推出恒生ETF后,历经十年时间又完善了科技、医药、消费、金融、国企、红利、港股通7个方向的港股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了A股投资者对港股的配置需求。

在海外市场方面,旗下有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标普50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

虽然华夏在海外产品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是由于海外市场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几个产品份额近一年也有大幅度增长。

其实不说海外市场表现如何,光是与A股相关程度较低,这一点就对A股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都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像是华夏自身基数做大后,也会面临总规模随着市场波动起起伏伏,并不利于长期稳定发展,如果能加大海外产品比例,对自身也有一定帮助。

相对港股产品,海外产品的开发还有很大空间。将全球优秀投资工具带到中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我认为既是头部基金管理人的目标,也是使命与责任。

香港有丰富的互认基金,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发力点。

03

以核心反哺创新

目前华夏股票类ETF中宽基类14只,规模3135亿,占比83%。行业类产品40只,规模594亿,占比15.7%。策略类产品11只,规模58亿,占比1.3%。

同时拥有千亿规模的上证50ETF与千亿份额的科创50ETF,是其他管理人短期内很难超越的。

虽然华夏的产品布局很全面,但是仍然逃不过28定律,规模前10产品,占到了股票类ETF规模的91%,全部ETF规模的76%。

股票类规模大于50亿的产品共11只,但是小于1亿的产品也有26只,以行业指数产品为主。其中小于0.5亿的有11只,规模最小的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仅0.15亿。

通常聚焦核心砍掉投入产出比低的项目,运营效率更高,显然华夏并没有这么做。

多元化是一个成熟金融市场的必要因素,大厂享受到了市场红利后,再反哺市场建设,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场,这样才能形成正向循环的共赢局面。

做难而正确的事必有回报,就像华夏中证动漫ETF,近一年经历大起大落后份额依然增长了6倍。

在热点轮动如此之快的A股,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匹黑马。关键是泼天富贵到来时,你给有盆装才行。

颗粒的精细程度,决定了积木搭建后的完成度。为了让投资者搭建出完美的模型,华夏从不吝啬对任何一个微小颗粒的开发投入。

先覆盖行业,再挖掘细分主题,最后研究更高阶的风格策略。华夏的40只行业产品,11只策略产品,同样是其他管理人短期很难追上的。

如此强的创新能力从哪来?那就是不断下沉寻找更微小的颗粒。

像是华夏有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产品,但他们还针对这三个指数,开发出相应的中证智选价值稳健策略和成长创新策略产品,创业板则有动量成长和低波价值产品。

在主流宽基中加入smart因子,让单只产品就能跑赢大盘,大大降低了ETF的投资难度。独门因子的开发,肯定会是未来各家管理人的发力方向之一。

04

尾声

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野蛮生长后,阵痛开始显现。但是大的震荡之中必然孕育大的机会,那些资产结构单一的财富管理公司,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华夏基金,却开始展现出中国版摩根大通的身影。

为客户提供积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搭建积木,对于应对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与复杂投资需求,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