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易方达中证军工指数(LOF)A(F502003)$ 我国民航史上重要一刻!今日(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商业首航顺利起飞。
此次航班由东航执飞,航班号MU9191,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12时31分,航班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圆满完成商业首飞。本场全程1178公里,共计1小时59分钟。
C919已吸引多家航司订单
今年1月,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玉金曾表示,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事业将从全面研制向产业化阶段转型。
上海市科委年初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
就在上月,海航系航司下单国产大飞机C919。今年4月27日,海航航空集团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签署了百架飞机采购协议,其中就包括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
本周沪市航空机场行业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均提及对C919的关注情况。
中国国航董事长马崇贤表示,2010年,公司与商飞签署了20架C919飞机购买协议,并持续关注C919进展。南方航空副董事长、总经理韩文胜则表示,南航对C919飞机保持高度关注,与中国商飞保持密切沟通,将按照相关程序,推进后续工作。
产业链前景广阔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商业首飞,中国航空工业翻开崭新篇章。
随着后续大量订单的交付,大飞机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也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商飞官网上,划分有Ⅰ、Ⅱ、Ⅲ类供应商,而能入选其中的基本为航空工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商飞公司今年3月在上海召开2023年供应商大会上,就有来自三大洲、九个国家的238家供应商代表、合作伙伴。
自首架国产大飞机交付以来,多家券商机构陆续提示C919后续放量可能带来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国内产业链“小伙伴”的成长机遇。
如此前川财证券研报表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也采取了国际上主流的主制造商+工艺上模式,各大系统及部件外包生产制造,中国商飞作为主制造商进行统筹装配。从设计、生产、装配到及后续维护和维修服务,在航空产业长流程中,国产化率有望在60%及以上,在中国培育和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大飞机产业链,并继续加大和积极推进核心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除C919外,我国还有ARJ21、新舟60这些正在运营的国产飞机。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ARJ21飞机交付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都航空是拥有该机型最多的航空公司。今年以来,ARJ21飞机在国内已执飞航班量近2万班,乘坐该机型的旅客量超110万人次,主要在通辽—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乌兰浩特、揭阳—上海等航线执飞。新舟60则在烟台—大连、大连—威海等航线运营。
$潍柴动力(SZ000338)$
$招商银行(SH600036)$ <a href="http:/<a href="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