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第4期丨哪里才是海联股东减持的尽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0喜欢:6

昨晚$海联金汇(SZ002537)$ 发布公告,二股东银联商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减持安排。我看雪球和股吧等论坛顿时又怨声载道、哀声四起,然而好像认真分析的文章并不多,那我就充当科代表尝试厘清和探讨一下海联这接二连三减持的破事儿吧……本文较长,如果没有耐心细看的可直接拉到文末看结论哈。

一、关于二股东银联商务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a. 目前银联商务持有阿联79,900,000股(占总股本约6.81%),拟减持上限为21,199,200股(占总股本约1.81%),乍一看好像减持完以后刚好留了5%的股份仍是重要股东,是不是感觉隐隐有深意?你想多了,其实这是百分比四舍五入的错觉,事实上以阿联总股本1,174,016,745计算,这次如果按上限减持完后股比将会下降至4.999997%。这意味着后续如果银联商务还要减持的话,不但交易所这边的公告披露流程比较省事了,而且根据“36号令”从国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审批角度来说也将得以简化。所以不排除银联商务最终清仓式减持的可能性,不过好在根据《减持新规》,银联商务即便减到5%以下也算是“特定股东”,即在每3个月之内,最多只能减持3%的股份(2%大宗+1%集中竞价),而且大宗交易那2%的接盘方还要锁仓半年,所以市场承受的阶段性抛压也就是1%。

b. 阿联的前身冤大头海立美达在2016年作价30亿收购联动优势的时候,交易对手方主要就是博升优势、银联商务和中国移动,这三家是联动优势创立之初的出资人,而不是海联金汇上市公司的IPO股东。他们目前出现在阿联的十大股东名单上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看好阿联想要投资阿联,而仅仅是因为当年交易结构的安排作为定增对象被动持有了一部分阿联的股票。所以在这样子的塑料友谊下,这三个股东哪个说要减持我都一点不意外!回看银联商务今年第一次提减持是在4月1日晚,那时正值阿联的股价冲到了三年来的高点,银联商务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来一波高位减持不是很正常的嘛?你们看一看今年的大妖股 中通客车 二股东山东国投在5月31日发布的减持计划,以及近期题材强势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龙头 绿的谐波 三大股东于7月8日公告的减持,情况不都非常相似吗?像这样股价涨上去了想高位套现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出一辙。只不过银联商务运气比较背,刚说要减持就遇上了股灾,最后一部分是吓得在底部7.6元左右出的货,另一部分是反弹到8.7元左右卖的,但也没舍得多卖,总计才成交0.32%。这说明银联商务的减持并非像此前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有明确刚性deadline的“政治任务”,而是看着股价高了就减,对股价不满意就暂时先不减,这就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而已。

二、关于三股东博升优势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a. 这货毫无疑问是阿联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下图数据可见,从其2019年末作为公司股比超过20%的单一大股东开始减起,至最新公告的持股5.39%,这两年多时间把将近两亿股毫不吝啬地抛售给了我们这些小散,要不然你以为15万的股东数量是怎么来的?

b. 至于为什么博升优势一直在减持?在我看来至少两个核心原因吧:首先,博升优势及其老板小灵通WY此前是联动优势的实际控制人,把养大的“女儿”联动优势嫁出去拿了天价“礼金”就算了,居然还和“婆家”闹别扭!2020年3月,当时海联金汇拟定增5亿元引入青岛国资,这是何等光荣而正确的事情,二级市场股价蹭蹭蹭连续4个涨停,可何曾想WY等人在此前董事会、监事会都投票通过了的情况下,居然在股东大会上突然变脸投了弃权票,导致引入国资战投的方案彻底泡汤。虽说咱们是局外人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听到这种事情你也能脑补想象出这俩“亲家”处得有多尴尬,完全不是一个鼻孔出气,亲爹竟然也不盼着女儿好,本来能双赢的好牌打得稀巴烂,你减持出货也能卖个好价钱啊,人家偏不!就这格局你说气不气人? 你不仁我不义,这场“撕 bee”大戏持续暗流涌动,2021年6月,联动优势原法人兼总经理LB突然宣布辞去海联董事及副总裁职位,至此有理由相信,包括联动优势创始人之一ZB在内的一干“旧人”们,已经被孙刘夫妇指派的“新人”管理层替换接管。随着博升优势在阿联内部的发言权不断弱化,不断减持无疑是必然的选择。第二点原因,不得不提到跟WY控制的一家相关上市公司ST中嘉(原中嘉博创),各位可以感受一下该公司从2020年初至今一路的走势,股价用“脚踝斩”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而该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比例基本上保持40%之上居高不下。可想而知,W老板的资金需求有多旺盛,减持套现救火也就不足为奇了

c. 回顾博升优势最近的两次减持交易,分别是2022 年 3 月 1 日于均价 9.50 元减持0.18%股份;2022 年 5 月 11 日于均价8.02元减持0.09%股份。这两次减持后剩余5.39%的占比,差一点就可以跨越5%的关键水平线了,但却没有再继续减持了,那我只能朴素地理解为他们认为近期的股价太低了。

三、关于主力行为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基于三个前提:第一,这个票一定有“主力”的存在,不管他是一个还是几个主体,也不管他的形式是“庄”还是机构;第二,在主力控盘的股票中,涨跌基本不跟大盘和板块,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力的意图和操盘计划是否实现;第三,主力正常来说不会单打独斗,一定是与上市公司某一方的利益紧密相连,这样才能获得消息上的优势。那么,如果阿联里面存在主力,你认为他的目标计划是什么?他又代表哪一方的利益呢?

用排除法来考虑的话,首先应该不会是和银联商务一伙的,因为银联商务占比不大,而且更关键的是他国资背景的身份,犯不上“勾结”外部资金做抬轿的事。其次,会不会是和博升优势一伙呢?个人感觉可能性也不大,我的依据是博升今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这两次价位都相对不高,如果有主力跟他通气的话,不至于把一个拉到13块钱的票在9块钱就卖掉了吧?所以说这么看起来,阿联这只“无形中的手”背后的靠山是谁就很好理解了吧?为什么要明确这一点呢?因为这关乎着一个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市场上流传一种说法:低位出减持公告是利好。因为减持计划能吓出一部分不坚定的散户,这样主力借消息吃饱货以后反手做多轻松直线拉升,时间上刚好能配合减持方套现。但大家容易忽略一点,就是这个逻辑成立的大前提是主力和减持方得是同一阵线的才行!在海联这个案例中,主力凭什么给那“搅屎棍亲家”抬轿呢?而且对方手中存货不少(别忘了加上这两年来通过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大宗交易减持的那些票源),也着实让现主力忌惮三分、畏手畏脚。这大概就是阿联熊得连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的主要原因,你们懂的都懂。

对于近期的整个故事线,我大胆猜测还原了一个版本:进入四月份,阿联这个主力很有预见性地嗅到大盘系统性回撤的危险信号,开始果断撤退以保存一季度翻倍上涨的胜利果实,二股东三股东由于跟主力不是一条战线的,没有被通知在较高的价位出货,只能和小散一样一脸懵地扛到现在。于是目前主力和各种非主力资金进入了胶着的拉锯阶段,主力因为4月份出了不少货现在得吸回来,而二、三股东和各位散户又觉得这个价位不愿意贱卖。于是主力采用了惯用的杀跌、震荡、压盘、拖时间等损招持续不断地消耗大家的耐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在低位赶走对手盘拿到更多的便宜筹码,吸筹完成后借数字货币或者跨境支付等利好消息的催化考虑何时开启第二波的拉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个人愚见如下:

1、尽管海联内部各股东之间“各怀鬼胎”没有形成合力做大做强,但不管怎么说目前这个股价也应该算比较低估了,否则二股东三股东不会如此惜售。而对于隔三岔五的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实属正常,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和恐慌,应该关注的是实际减持了多少、在什么价位减的。至少从今年银联商务7.61-8.74的减持区间以及博升优势8.02-9.50的减持区间来看,目前7.6左右的股价应该是不会碰到什么减持压力的。

2、从主力的角度来看,进入7月中旬以来,成交量已经急剧萎缩,加之二三股东也不肯在这个价位减持,主力这样长时间拖下去其实也拿不到什么筹码。所以我猜测主力近期有可能会抬高一个档位的价格去吸筹,比如重新回到8-8.5元这个区间。如果大家还是惜售,就有可能再次抬升平台的高度,不过股友们常挂嘴上的那种不是涨停就跌停的极端现象估计短期很难再发生了,因为这些虎视眈眈等着减持的股东们的存在,主力应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进二退一稳步攀升或将成为主旋律。直到有一天配合利好放量大阳或者涨停突破,才说明主力的吸筹动作已经完成并且有吸引场外资金跟风的需求了,做短线的朋友们那个时候再考虑要不要杀回来也来得及,而做长线的亲们就安心拿着该干嘛干嘛吧,目前这个价位估计也亏不到哪去了。

我本人的海联仓位目前已经降到半仓以下,这些都是准备打持久战跟恶庄死耗的了,不会再加仓也不准备再卖了。之前减仓海联而回笼的那些头寸投到了短线博弈中,前几篇长文里面也提到过,买了几个有望底部上攻且基本面都不错的标的:$太龙股份(SZ300650)$ 、$博硕科技(SZ300951)$ 和蓝盾光电,走势和技术形态确实比阿联好太多[捂脸]

————————————————

免责声明:

本文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针对文中提及的具体主体,所有观点仅为个人感悟和猜测的表达,不作为事实立场呈现,各位谨当茶余饭后话题看看便了。另外,本人一向认为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道”比“术”更重要,提倡培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法,而不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变幻不定的某个股和事件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雪球或 抖 音 账号共同交流提升~

全部讨论

2022-11-29 12:49

这个挖掘有深度,操作有思路,佩服佩服了

2022-09-14 16:54

催更!哈哈

2022-07-28 17:46

再怎么搞,中报不能做假吧,既然13.33没走,再拿一个月

2022-07-28 15:13

说的非常好!

2022-07-27 21:51

深文!

2022-07-27 18:21

感谢发言

2022-07-27 16:08

2022-07-27 15:15

非常喜欢您的分析

2022-07-27 14:33

楼主有水平的

2022-07-27 14:21

写得很好,先不论正确与否,至少可以看出来作者是研究了一段时间,花了不少精力,并且也有自己的见解。

那些天天骂街、天天说要么涨停要么跌停的人,占了雪球、东方财富里的绝大多数,拉黑拉的都累了,唯独作者我加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