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晨光鹭: 首先感谢您回复这么多,您说的很对。除非是阿卡波糖这种技术壁垒很高的仿制药,二十几年一直是华东几乎占据中国全部市场。否则一般的大单品很容易被后来的仿制,然后集采。首先要佩服华东挖掘大单品的能力,其次我为什么看好华东的创新:正如他企业文化里所说的,以患者为中心。华东的BD也不难看出好多都是针对的目前无特效药的病,比如引进的索星米妥昔单抗、治疗冷比林和复发性心包炎的抗体等,或者乌丝奴单抗等市场大又比较难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优势在于真正开辟新市场,竞争对手较难进入;风险就是有些适应症患者人数较少,用药群体有多少,国家会不会谈判让降价。总结起来就是投入产出比是否能让人满意。放眼国内药企,这属于另辟蹊径了。说实话目前看,虽然没有暴雷,但也暂时没看到高收益。只能在给华东时间,如果华东失败,国内药企10年以内都不会再有转型成功的。//@晨光鹭:回复@BeautifulOnes:按照我们IT和电子领域的说法,华东医药的用户需求把握和需求调研能力非常强,产品整合和系统工程能力很强,前沿的研发能力起步慢,相对比较弱!
引用:
2024-06-05 22:22
国内的药企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起家,以创新为主的药企为数不多,目前看来市场普遍给到传统仿制药企的估值一般在20PE左右,不少还给到了十来倍的PE。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尤其是集采,药企们的业绩似乎也有所印证,华东、丽珠、复星们大抵如此吧。
而对于头部创新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