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蔚文、朱少醒等长期绩优均衡老将强势归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对大A的基民朋友来说,2023年的苦是“宝宝心里苦”,2024年的甜是“打晕后的甜”。特别是春节过后,大A稳稳得爬上了3000点,到了二季度大家是不是已经听不到什么“保卫3000点”了?

截止5月14日收盘,年初至今上证指数 +5.74%、沪深300 +6.59%、中证500 +1.32%,这些数据和往年一比对就是开头说的“打晕后的甜”。市场整体出现了赚钱效应,这在基金经理业绩总指数上也能有所体现,下图为管理10年+、规模百亿+的基金经理年初至今业绩总指数排名前20,几乎都优于主流宽基。(数据源:choice,数据日期:5月13日)

上图中华泰柏瑞的柳军、华夏的徐猛、博时的赵云阳、嘉实的何如为指数基金经理;易方达的张胜记、富国的徐幼华、富国的李笑微主要为指数增强;博时的过钧和安信的张翼飞主要为债券固收方向。前20名里7位指数、2为债券、11位偏股,这个也侧面印证了这几年被动产品在指数行情下的蓬勃发展。

这11位权益类基金经理景顺长城(余广、刘苏)、易方达(萧楠、张坤)、中欧基金(周蔚文、王培)分别占两席,其余入围的有南方的史博、富国的朱少醒、国海富兰克林的赵晓东、前海开源的曲阳、华商的周海栋。看得出经济复苏预期向好,市场也在逐步回归到关注企业的基本面上来,这些今年以来收益靠前的基金经理们基本都是过往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均衡型老将。

二十年如一日的朱少醒

富国朱少醒,基金经理年限19.64年,除了2008年底管了一年多的封闭式基金汉盛(任内年化回报64.31%),其余就坚守着他的富国天惠(2005年至今,任职年化回报16.21%),更别说什么跳槽或奔私。讲真我很佩服这种“专一”,到了他这个资历发新产品是毫无门槛的, 渠道也会很乐意推广,毕竟募集新品更容易出规模。当大家都在选择“练废就换个新号”的easy模式时,他作为公募“活化石”依然在一线坚守着他内心的那份契约精神。

朱少醒持股集中度并不高,前十大重仓股票占比也逐年下降。行业方面,消费、医疗、金融、科技、化工、机械等多个行业均有持仓,不在某个行业、主题上做极端仓位。即便爱如茅台,他也考虑了整个行业的配置占比,尽可能让重仓股分布在不同板块里。目前,富国天惠的持股风格主要集中在大盘成长

研究回归到公司本身价值的周蔚文

上面说朱少醒是公募活化石里为数不多还坚守一线的,而基金经理年限17.15年的周蔚文也是紧随其后,而今年以来的业绩还优于前者。当满世界都是喊着“自下而上”的时候,他主张“自上而下”,多个角度审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判断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和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找出受益行业的大方向。选择行业的时候着重关注:刚进入成长期的新兴行业;向上变量可期的稳定行业;底部逆转期的周期行业。最后精选个股的时候以行业景气为主要投资依据,兼顾趋势与价值,注重挖掘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价值提升。

这种自上而下的投资风格,决定了周蔚文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行业内选股和行业轮动。他非常善于自上而下发掘高景气行业,抓结构性机会,对于认准的行业和个股,会采取左侧布局的方式买入。左侧买入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还对产业前瞻性、个股研究深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没有足够的“内功”积累很难成功(牧原股份算是他很经典的案例)。周蔚文的仓位总体维持在70%左右,相较其他基金经理不算高,换手率2倍左右且持股较为分散,前十大重仓股的占比通常在40%左右。

顺风顺水顺周期的周海栋

华商基金我想甚至不少小伙伴都没听过,而周海栋就在这样的一家“小”公司里做出了可谓出圈的长期业绩。周海栋的华商新趋势优选,从2019年到2023年回报率分别为69.60%、77.42%、22.85%、13.60%、0.85%,即他过去五年连续取得正收益,就算是“地狱模式”的2022和2023年,也都踩中了风口,所以喊他一声“顺风顺水哥”不过分吧?

看似占了运气的成功,背后往往是综合实力的静水流深,而周期轮动和左侧布局是周海栋连续五年保持正收益的制胜法宝。2019年的芯片、软件,2020年的医药、新能源,2021年的能源,2022年的煤炭,2023年AI大行其道他虽没买,但重仓的有色和计算机也让当年保持着正收益。周海栋相信万物皆周期,无论是周期股还是成长股,它们都遵循周期运行规律,“均值回归”是事物的常态,机会也总是周期性出现,只是时间维度不同。周海栋对经典案例紫金矿业的执着,我相信在2024年他依旧可以保持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

坚守长线基本面的王培

说到紫金矿业,上表前20名的基金经理内中欧基金的王培也是对其情有独钟。王培是位典型的成长股选手,总体上属于“白马成长”风格,坚持“长线基本面投资理念”,持股周期相对较长,对股价阶段性表现的容忍度也相对较高。从整体表现来看,王培的产品在牛市超额收益明显;在熊市“爬坑”能力强,回撤能修复且修复时间较短。

在经历了多轮牛熊迭代后,看得出王培的投资经验日益丰富,投资理念也愈发成熟。在他看来,投资不能激进地单押某一赛道,而要做到持股分散,兼顾价值与成长;既寻找价格低估的洼地,又追求高速成长的机会。王培在定期报告里也表示,将继续沿着发现价值的思路寻找本轮市场主线,并坚持逆向投资策略。在行业层面,会重点关注制造业、资源行业、低价消费品以及科技创新行业等领域(这个在最新的重仓持股上也得到了印证)。

2024年已近过半,社会经济整体复苏预期向好,基民朋友们的“获得感”显然好于去年,市场也逐步回归到关注企业基本面的正常轨道上来了。以上面提到的几位为代表,过往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均衡型老将,今年以来的业绩也较为喜人。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F161005)$ $中欧新蓝筹混合A(F166002)$ $中欧成长优选混合A(F16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