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股份:6月19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农银汇理等多家机构参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19日钒钛股份(00062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6月19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黄文倩 刘强 张俊、农银汇理王皓非、杭银理财刘艾珠、中信保诚姚思洲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答:公司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等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以钛白粉、钛渣等为代表的钛系列产品,具备年经营钛精矿 175 万吨和年产钒制品(以 V2O5 计)4.42 万吨、钛白粉 30 万吨、钛渣 24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电子工业、有色金属及涂料油墨等领域。其中,氧化钒主要用于钢铁、化工、能源等领域;钒铁、钒氮合金主要用于炼钢合金的添加剂;钒铝合金主要用于钛合金冶炼;钛白粉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造纸、塑料等领域;钛渣主要用于钛白粉和海绵钛生产。

问:请阐述一下去年来钒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及公司为应对钒价下跌所采取的措施。

答:钒产品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2023 年以来,我国钒行业供应快速增加而主要应用领域钢铁行业对钒的需求出现萎缩。同时,非钢领域钒铝合金及钒精细化工产品需求量增长相对较慢,总体出现了供大于求局面,导致了钒价下降。为此,公司坚持市场倒逼原则,以产线均衡稳定高效运行为核心,通过规模释放、品种结构调整、指标优化、采购降本、强化市场营销等措施,实现了钒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和销量的提高,部分抵消了钒产品价格下降对利润的影响。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业务情况,特别是与大连融科的合作情况。

答:公司积极拓展钒在储能领域的推广应用,已与国电投、大连融科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公司向大连融科提供制备钒电解液的高品质原料累计已超过 1.6万吨(折 V2O5),并共建有一条 2000 立方米/年的钒电解液生产线,该产线于 2023 年 5 月完成设备安装和热负荷试车调试,并开展试生产,现已实现达产达效。后续公司与大连融科将继续按照《合资协议》推动共建 60,000 立方米/年钒电解液产线,共同推动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发展。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对钒电解液市场的预计。

答:近年来钒电池储能项目招投标情况来看,钒电池市场总体上呈现扩张状态,预计钒电解液的需求将有所增加。近期出台的国家能源政策我们认为也有利于化学储能产业的发展。公司会密切跟踪市场上钒电池项目落地情况,继续推动扩大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公司钛白粉业务的相关情况。

答: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钛白粉供应企业,具备硫酸法钛白粉 22 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 1.5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公司硫酸法钛白粉形成了通用产品与专用产品相结合的产品体系;氯化法钛白粉已掌握了基于攀西钛资源制备高品质钛白的全流程工艺及装备技术,随着 2024 年 6 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建成投产,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达到 7.5 万吨/年,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 2024 年的业务发展计划和经营目标。

答:针对钒产业,公司将持续优化钒生产工序,在巩固钒在钢铁领域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钒在非钢领域应用;针对钛产业,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量计划为钒产品(折 V2O5)5.00 万吨,钛渣 21.60 万吨,硫酸法钛白粉 22.55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 4.35 万吨,电 38 亿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43 亿元。上述经营计划、经营目标及财务预算并不代表公司对 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提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钒钛股份(000629)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力业务,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为钒产品、钛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钒钛股份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5.86亿元,同比下降9.2%;归母净利润6814.67万元,同比下降79.31%;扣非净利润6567.58万元,同比下降79.7%;负债率17.37%,投资收益1519.97万元,财务费用-1696.91万元,毛利率8.0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84。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659.32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658.9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