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质效提优,一体协同,打造“苏式”金融标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立足苏州,深耕江苏,全面融入长三角苏州银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聚焦地方产业特色,输送优质金融力量,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担当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截至2023年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8.66亿元,同比增长0.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增长17.41%。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2.2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12.29%。

整体来看,苏州银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成效颇为显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苏州银行还能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实属不易。

不良率降至上市以来新低,资产质量持续优异

依托稳健的经营模式,苏州银行资产规模稳中有进。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6018.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4%。同时延续存贷两旺良好势头,各项存款3638.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1%;各项贷款2934.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6%。

资产质量方面,苏州银行在优异水平上继续向好,通过不断厚培集团一体化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提升数字化风控水平,贷款整体质量不断优化,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4%,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22.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1%,资本充足率为14.03%。

进入2024年,苏州银行依然保持稳中向优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6482.01亿元,较年初增长7.70%;各项存款4110.84亿元,较年初增长12.99%;各项贷款3218.79亿元,较年初增长9.71%。同时继续保持经营质效稳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491.66%,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9%,一级资本充足率10.77%,资本充足率13.92%,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处于稳健合理水平。

总体来看,苏州银行各项贷款指标向好、贷款质量持续优化、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都高端贴合苏州银行一直以来坚持风控强基,合规固本,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战略布局。

深耕区域,打造“苏式”金融标签

苏州银行能有如此亮眼的业绩,得益于其不断提升业务发展前瞻性,锚定特色业务发展,加快构建客户经营新体系,推进一体化经营格局,打造“苏式”金融标签。

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有着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众多小微企业则是产业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州银行坚守“以民唯美,向实而行”的企业使命,立足产业优势开展对公,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等。

截至2023年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93.19亿元,较上年增长65.85亿元。充分展示了其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决心和实力。在服务方面,发挥该行综合化经营优势,深化集团各平台的业务联动,满足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

苏州银行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发行第二期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专项用于绿色项目信贷投放。落地辖内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光伏电站发电量(碳减排量)挂钩。截至2023年末,苏州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01.80亿元,较年初增长68.66%。

此外,苏州银行不断在民生金融领域进行深耕。不断强化智慧人社、苏医慧、苏食慧、苏工惠等民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社保卡发卡及置换工作,截至2023年末,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448万张。全行87家网点成为省人社“就近办”业务首批挂牌服务机构,涵盖41个高频办事项目,当年累计服务人次超30万。首批接入“先诊疗后付费”苏州市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开发“信用就医”专项产品,助力全新信用就医体系建设,当年信用就医产品签约8.5万户。“苏医慧”项目服务范围扩大至苏州市53家医疗机构,累计服务近6548.86万人次,累计结算金额75.85亿元。

在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与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呼唤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借助金融科技持续赋能银行业务拓展与经营管理,是行业的大势所趋。苏州银行深知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常态化工作,上线数字化转型PMO管理系统。加大数字人民币场景创新,成为全国第二家、省内首家数币直连央行系统城商行,在苏州地区2.5层银行中保持领先。健全完善对公、零售两大智慧经营体系,落地金融市场一体化交易体系,成功发布苏州银行数字员工,以数字化手段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苏州银行通过锚定特色业务、深耕本土资源、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践行“双碳”理念、不断深耕民生金融领域等多方面努力,逐步形成了特色业务引领一体化发展的经营能力,从而不断在区域市场持续积累优势,筑牢发展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