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联精密:东北证券、华夏基金等多家机构于5月24日调研我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28日统联精密(688210)发布公告称东北证券李明、华夏基金张景松于2024年5月24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2023年净利润出现波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公司2023年净利润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研发费用对比上年度增加2,209.11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增加1,756.22万元;2、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度减少1,003.50万元,主要系减少结构性理财,同时外汇掉期及期权业务损失所致;3、公司因股权激励的实施确认的股份支付的费用较上年度增加897.70万元;4、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公司财务费用较上年度增加501.46万元。综上所述,基于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公司2023年净利润出现波动。

问:公司近两年的资本开支情况如何?导致资本开支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3年,公司固定资产为5.3亿元左右,较2022年同期增长132.06%。

近两年,公司为推动业务发展,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推进产能扩充计划,主要是推进湖南长沙的MIM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广东惠州非MIM精密零部件产能扩大。

问:目前,公司长沙MIM生产基地的折旧情况?

答:目前,公司长沙MIM生产基地建筑部分已经处于可使用状态,并已于今年开始摊销折旧。至于设备部分,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批投入,并且会结合具体项目的量产排期及相关设备采购周期的长短进行规划。

问:公司切入客户新产品线的方式有几种?

答:目前有两种方式进入产品线,第一种为新项目的NPI阶段,研发周期即为6个月-12个月左右;第二种为项目的PRQ 阶段,研发周期为3-6个月。

问:公司2024年还会产生股权激励的费用吗?

答: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年度是2022年至2024年,因此2024年仍会有部分股份支付费用待确认。

去年下半年,公司推出了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但目前尚未非交易过户。后续一旦完成非交易过户,也会产生相应的股份支付费用。

问:公司怎么看待MIM行业未来的发展?

答: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特征愈加明显,对于零部件精度、密度、强度或其他性能要求日益提升。MIM产品具备良好的金属性能,适用于复杂结构设计,可大批量生产。在上述三个条件均成立的条件下,对比部分传统零部件加工工艺,MIM技术存在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近年来需求量持续增长。

从趋势来看,随着MIM产品在折叠屏手机、智能穿戴中R、VR、智能眼镜的应用普及,将对MIM行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问:公司非MIM业务的毛利率怎么样?

答:2023年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在40%左右,其中,MIM业务的毛利率为40.03%,非MIM业务的毛利率为40.54%,较上年同比增长0.5%。

问:公司涉及的MIM产品领域有哪些?

答:公司目前主要涉足的领域为消费电子中的折叠屏手机、电脑及智能穿戴等,随着公司发展及长沙生产基地的投产,公司的MIM产能将得到扩充,产品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丰富。

问: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计划,能够具体展开说说吗?

答:公司仍会继续坚持“服务大客户”和“做深做透大客户”的业务拓展原则。对于现有客户,我们会通过持续输出价值创造的能力,争取更多的业务机会,重点是在“老客户新产品”,通过做更多的料号,实现渗透率的提升。同时,我们也还是会继续朝着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综合技术方案解决商的发展目标努力,持续拓展产品下游应用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客户体系。

统联精密(688210)主营业务:公司深耕精密制造领域,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精密金属零部件、其他精密金属零部件、精密注塑零部件等。

统联精密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亿元,同比上升88.03%;归母净利润1467.23万元,同比上升603.53%;扣非净利润1389.89万元,同比上升283.9%;负债率39.46%,投资收益-8.82万元,财务费用-27.47万元,毛利率40.3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63.7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