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周报:4月社零同比+2.3%,品类表现有所分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证券之星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4年5月20日-5月2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2.08%,申万食品饮料指数下跌2.97%。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ST交昂西部牧业、康比特、*ST莫高益客食品

机构观点

甬兴证券本周观点(含个股):

事件概述

据国家统计局,2024 年 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699 亿元,同比+2.3%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32196 亿元,同比+3.2%。2024 年 1-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6026 亿元,同比+4.1%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141396 亿元,同比+4.3%。

从地区看,2024 年 4 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1026 亿元,同比+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4673 亿元,同比+3.5%。2024 年 1-4 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5307 亿元,同比+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19 亿元,同比+4.8%。

从消费类型看,2024 年 4 月,商品零售 31784 亿元,同比+2.0%;餐饮收入 3915 亿元,同比+4.4%。2024 年 1-4 月,商品零售 138666 亿元,同比+3.5%;餐饮收入17360 亿元,同比+9.3%。

核心观点

4 月社零环比放缓,饮料类环比延续增长

2024 年 4 月社零总额同比+2.3%,环比 3 月增速回落 0.8pct,2024 年1-4 月社会零售总额+4.1%;去年同期+8.5%;品类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 4 月分别同比+8.5%/+6.4%/+8.4%,3 月分别同比+11.0%/+5.8%/+9.4%,环比3 月分别同比下滑2.5pct/增长0.6pct/下滑1.0pct。环比看,4 月社零环比增长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因假期错月影响所致。饮料类社零环比延续增长,可选品类中表现相对亮眼。 餐饮收入缓慢复苏,线上吃类商品延续较高增长

2024 年4 月餐饮收入3915 亿元,同比+4.4%,增速环比下滑2.5pct,去年同期增长 43.8%;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 1100 亿元,同比持平,增速环比下滑 3.2pct;2024 年 1-4 月网上商品零售额:吃类同比增长 19.2%,去年同期 9.0%。餐饮消费 4 月增速环比有所下降,餐饮消费或仍延续缓慢复苏,2024 年1-4 月吃类商品零售额增长相对强劲。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餐饮仍延续缓慢复苏,全年来看餐饮行业修复空间仍大,需求恢复或可带动上游供应链回补,建议关注餐饮供应链配置机会;饮料类消费韧性较强,建议关注渠道布局能力强、具备品牌优势的软饮企业。标的方面,推荐安井食品,建议关注东鹏饮料千味央厨

民生证券本周建议(含个股):

零食:景气度延续,成本改善+规模效应下释放利润弹性。收入端:春节错期季度环比略有波动,制造型企业持续受益新渠渗透及新品扩容,积极转型的渠道型企业亦表现亮眼。盐津铺子产品渠道共振下营收快速增长,劲仔食品渠道升级与供应链优化持续推进,三只松鼠在抖音放量+线下渠道深度调整持续放量。利润端:棕榈油、鳀鱼、鹌鹑蛋价格同比回落,销售放量带来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连锁:短期品牌连锁同店承压,降本提效改善盈利水平。收入端:消费需求分级导致卤味、包子店等品牌连锁需求偏弱、同店缺口仍在,拓店节奏放缓,绝味食品持续调整门店结构、关闭低店效门店;巴比食品受供给端竞争等影响同店仍有小幅缺口。利润端:牛肉、鸭副采购价格同比下行,卤味连锁毛利率改善较为明显,绝味食品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巴比食品受益猪肉等原料成本回落,24Q1 毛利率同比提升。

速冻:餐饮供应链供给逐步出清,C 端需求平稳。收入端:23 年 BC 分化,大 B 景气度更高;24 年以来大 B 客户降本增效需求提升,小 B 端边际改善,C端需求平稳。23 年大 B 占比更高的千味央厨表现更优、24Q1 受大 B 影响有所放缓,安井食品春节返乡客流带动下主业增长稳健;C 端高基数+需求疲软下延续承压,三全食品商超渠道持续调整,味知香开店放缓、单店下滑。利润端:肉类、油脂等采购价延续低位,受益成本下行、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化,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净利率有所提升;三全食品受水饺下滑、费投增加影响盈利承压。

烘焙:需求弱复苏,渠道表现分化。收入端:餐饮茶饮、会员商超、零食量贩等渠道需求较为旺盛,流通饼房、传统商超渠道(中保包装烘焙)持续分流。立高食品 23 年流通渠道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烘焙产品渗透率提升下商超及餐饮渠道增速较快;C 端复苏较缓,桃李短期经营承压。利润端:棕榈油、面粉价格同比回落,白糖持续上行,立高经营压力释放下 24Q1 盈利改善,海融科技南侨食品成本改善释放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把握三条主线,1)零食板块在性价比趋势下品类及渠道扩张逻辑持续验证,关注渠道及供应链能力边际强化的公司:推荐三只松鼠(“高端性价比”改革成效持续显现,24 年目标重回百亿)、盐津铺子洽洽食品甘源食品良品铺子,关注劲仔食品、卫龙、好想你;2)餐饮弱复苏、低预期下关注后续需求改善:推荐千味央厨(大 B 供应品类突破,小 B 扩展场景)、立高食品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关注海融科技味知香五芳斋;3)连锁类更重单店质量,关注同店修复进程:推荐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巴比食品煌上煌,关注周黑鸭

宏观事件

李强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2日至23日在河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推动农业创新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根基。

5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河南调研。这是5月23日,李强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调研。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李强先后来到郑州市、新乡市,走进农田、育种基地、食品企业、科研机构等,调研相关工作。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里,金色的麦浪起伏荡漾,小麦即将进入集中收获期。李强走到田间,察看麦穗长势,听取“三夏”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与农业专家交流。李强指出,夏粮丰收,全年主动。要精心抓好夏收工作,加强跨区机收组织调度,保障及时烘干晾晒,统筹好夏粮田管、防灾减灾和夏播准备。要做好夏粮收储,发挥最低收购价托底作用,确保农民种粮有钱赚。要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他强调,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李强走进实验室、育种温室,了解技术攻关、科研力量配备等情况。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李强察看原材料检测、产品开发和自动化生产等。他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推进种业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重点品种前沿性研究,加快产业化步伐,培育更多良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靠科技、靠人才,要加大对农业科研人员激励支持,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学习农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李强指出,食品工业是最古老的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工业制造优势,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全产业链上下联动、融合发展,提升品质、打响品牌,做优做强特色食品产业。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李强来到中原科技城河南省科学院,参观先进导体材料、激光先进制造、细胞与基因科学等研究中心,与科研人员座谈。他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在创新体制机制、贯通产学研用上勇于探索,搭建灵活高效的科研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李强充分肯定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工作,为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吴政隆陪同调研。

土特产需在“链”上拓展

今年以来,甘肃天水凭借一碗地道的麻辣烫在网上迅速出圈,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跃成为网红城市。

天水味道的灵魂来源于当地特有的麦积花椒和甘谷辣椒。正是这两种调味料完美结合带来的味觉体验,使天水麻辣烫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当地政府迅速作出反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接住了这场“泼天流量”,也展示了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增长动力的巨大潜力,以及用土特产推动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

除了“地道食材”成就“地道美味”外,天水“蹿红”还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和拓展销售渠道,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天水麻辣烫的独特“麻味”,不仅仅是味觉体验,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作为西部地区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天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地政府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不断寻找新的叙事方式来塑造地方品牌,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精神特质。此外,借助社交媒体时代“素人”用户短视频和直播裂变效应,天水麻辣烫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到现象级“网红”美食的转变。

天水的爆红让人艳羡,对各地来说,想凭借流量再造“爆款”,打好“特色牌”是关键。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土特产”是一个地方优势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而要将特色资源变为特色产业,既需要在“链”上拓展,也需要在“融”上发力。

一方面,立足本地,开发乡土资源,并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的土特产,多维度深层次实现增值。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农业多种功能,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乡村产业与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从单一“卖产品”转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在综合利用中催生多元效应,充分挖掘和释放乡土资源的潜力和效用。比如,天水以“麻辣烫”为媒,借助厚重的文化底蕴,“以食促旅、以旅促农”,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更为农业产业发展打开了空间。

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升“产”效益,天水的“破圈”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二字。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土特产,发展前景可期。以特色立身、以特色取胜,充分释放农业产业发展潜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进一步强化对特色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市场推广,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促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同时,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将“吃在地方,游在地方”作为新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潍坊出台净菜产业发展意见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净菜产业推动净菜入城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地级市中率先出台推进净菜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意见》提出,潍坊市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100处优质净菜原料基地,培育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净菜生产企业20家以上,培育“潍坊净菜”品牌10个,逐步做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净菜“六进”,拓宽销售渠道 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行组织净菜进入社区、机关、企业、商超、市场等领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提高净菜市场认可度。

锻长板补短板,培强净菜产业链 通过强化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冷链物流、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品牌培育等举措,培强做优从基地到餐桌的净菜产业链。

强化要素保障,服务产业发展 通过健全净菜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净菜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服务保障净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潍坊市将以《意见》出台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农产品资源优势,抢抓净菜产业发展机遇,重点在标准引领、企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加力,努力将农业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进一步加快净菜标准化建设 结合本市实际,加快净菜从原料采购到加工、贮运、保鲜等全过程标准制定和应用,实现净菜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确保净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提升消费者对净菜的认可度。

大力培育净菜加工企业 鼓励净菜加工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加大投入,采取挂靠、联合、共建等方式,与科研院所、专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提高产品研发和品控能力。培育壮大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净菜加工骨干企业、领军企业。

进一步拓展净菜消费市场 先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食堂使用净菜,示范带动全社会认可、购买、食用净菜的浓厚氛围;鼓励净菜加工企业面向京津冀、粤港澳等高端消费区域,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净菜出口企业,组织出口企业参加各类展示推介活动,推动净菜“走出去”。

行业新闻

2024年前4月宜宾酒类产业增加值增长6.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消费者对调味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同时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调味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属性,这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调味食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口味与安全是消费者选购调味食品的关键因素,其中鲜、辣、香、咸是最受欢迎的口味。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提升、产品创新升级和企业营销渠道扩展,行业将持续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签约6亿酱香白酒项目

5月21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与广东华旭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酱香白酒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据悉,该项目位于桐梓县高桥镇高桥社区,预计总投资6亿元,规划用地约18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拟投资4亿元,建设年产3000千升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建设内容含制曲车间、制酒车间、酒库、包装车间、锅炉房、水泵房、污水过滤池、办公楼、员工宿舍、文化展示馆等;二期拟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2000千升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度工业总产值不低于1.5亿元,新增稳定就业岗位300个以上。

凤香型白酒标准审定会在西凤召开

5月22日,《白酒质量要求第6部分: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草案审定会在西凤股份公司召开。会上,与会专家对凤香型白酒标准定义以及工艺要点进行了充分讨论,完成对《白酒质量要求第6部分:凤香型白酒》草案审定工作。

西凤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周虎在会上指出,白酒标准对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助力行业发展、促进交流合作、引领产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西凤公司从酿酒原料、风味健康、品质安全、工艺革新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以最严苛的标准,不断提升凤香型白酒品质,发布了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科研成果,为推动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通过本次修订,将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动态

华润系旗下投资公司减持山西汾酒

5月20日,华润系旗下投资公司宣布减持山西汾酒股份。在行业调整期阶段,华润集团旗下的其他白酒业务也面临增长压力。

5月20日,华润系股东减持山西汾酒的公告一出,山西汾酒股价连续两天应声下跌。

据天眼查,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鑫睿”)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汾酒”)第二大股东,持有后者11.16%股份。

减持公告显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创业”)持有华创鑫睿80.62%股份,华润创业联和基金一期(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联和基金”)持有华创鑫睿19.38%股份。根据联和基金相关合作协议,其面临基金到期退出安排,因此华创鑫睿本次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00万股,自本次减持计划公开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含3个月期满当日)实施。

尽管公告表示,此次减持主要是由于基金到期退出安排,华润创业不会改变对山西汾酒的信心和认可并将通过华创鑫睿继续持有公司股份,没有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但从二级市场反馈来看,华润系在山西汾酒业绩向好时减持的行为,似乎减弱了投资者的乐观心态。

茅台2023年股东大会没购酒安排 报名人数超1000人

5月23日,记者从贵州茅台获悉,即将于5月29日召开的该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没购酒的政策。记者还了解到,报名参会人数超了1000人,当中个人投资者占据多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共有16.10万名股东。据媒体报道,在股东大会定档后,茅台国际大酒店“一房难求”。2019年5月召开的2018年度股东大会参会人数曾创下了2000多人的纪录,其中机构研究员人数也达到历年峰值。

顺鑫农业总经理辞职转赴集团,牛栏山单飞遥遥无期

5月22日,牛栏山酒厂母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鑫农业)披露,李秋生辞去总经理职务,仍担任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

5月23日,蓝鲸财经记者致电顺鑫农业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李秋生将赴其控股股东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任职,职务或为经理。上市公司总经理职责暂由公司董事长李颖林代行,也将尽快增补新的总经理人选及完成总经理聘任。

这两年,顺鑫农业的业绩有所下滑。从2020年的155亿元一路走低至2023年的105亿左右。同期,支柱业务白酒的营收也从百亿下降到60多亿元,打了近四折。

不仅如此,2022年,顺鑫农业更是创下上市20多年以来首亏,2023年也是延续了亏损的局面,跌破了一众投资者的眼球。

一位光瓶酒企业的高管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牛栏山(顺鑫农业的白酒业务)的起伏与房地产强相关,牛栏山的用户画像是蓝领如建筑工人、装修工人等,在房地产行业降温之际,牛栏山的主要客户群体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间接影响了牛栏山的业绩。

不过在去年,顺鑫农业终于将多年以来的包袱——房产业务甩了出去。2023年12月底,顺鑫农业成功剥离了地产业务,并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约2.8亿元。今年Q1,顺鑫农业实现营业收入 40.57 亿元,同比变化为-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51 元,同比变化为 37.42%。

顺鑫农业在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分板块看,今年Q1白酒板块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有增长;猪肉板块相比 2023 年同期是减亏的;同时,2024 年由于已经没有地产业务的影响,综合起来,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加。同时,顺鑫农业也称,公司聚焦白酒和猪肉两大主业,尚无剥离猪肉产业的计划。这也意味着,不少投资者期待的牛栏山酒厂单飞,依旧遥遥无期。

二级市场

行业表现

基金仓位

行业估值

行业涨跌幅

行业重点公司最新盈利预测综合值

行业财务指标同比变动

行业数据

高端白酒价格

上游原奶价格

主要乳制品零售价格

调味品原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