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银行营收规模停滞不前,资本充足率三连降,上市5年净息差一路下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自2019年1月登陆上交所以来,紫金银行(601860.SH)上市已经来到了第五个年头,不过五年来该行并未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反而陷入了原地踏步的怪圈:营收增长长期停滞,2023年营收规模甚至不及2019年,且净利润增速在上市首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超过6%。

证券之星注意到,净息差成为制约紫金银行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自2019年后,该行净息差从2.12%持续下降到1.59%,到了2024年一季度仍然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紫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均较2022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今年一季度,上述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呈现进一步下行,资本补充的问题亟待解决。

营收规模原地踏步,净利润增速“掉队”

财报显示,2023年紫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20亿元,同比下降1.93%,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16%,达到16.19亿元。

作为对比,紫金银行2019年-2023年实现营收分别为46.75亿元、44.77亿元、45.02亿元、45.07亿元和4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54%、-4.25%、0.57%、0.1%和-1.93%。

也就是说,紫金银行上市五年来,除了2019年当年营收增速超过10%以外,此后几年均微增或者同比下降,2023年这一年,紫金银行全年营收甚至不及2019年。

此外在净利润指标方面,紫金银行2019-2023年从14.17亿元逐步上升到了16.19亿元,但是历年来增速均为个位数,且增速自2019年后再未超过6%。

证券之星注意到,事实上2023年A股上市农商行营收、净利润平均增速较2022年有所放缓。但均值依然为正数(1.92%),仅有3家负增长银行,其中就包括了紫金银行

同时2023年10家A股上市农商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平均增速11.04%,紫金银行依然处于“掉队”的状态。

上市五年净息差连降

公开资料显示,紫金银行成立于2011年3月,由南京市辖区内原4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南京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南京市江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南京市浦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南京市六合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市场化原则于2011年3月28日组建而成。

2019年1月3日,紫金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A股主板市场,成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省会城市农商行,全国第6家A股上市农商行,江苏省第8家A股上市银行。

通常银行在上市成功以后,会借助募集资金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营效率,从而推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

紫金银行不仅业绩表现平庸,核心指标净息差也出现了逐渐下降的情况。

数据显示,2019-2023年,紫金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12%、1.91%、1.83%、1.80%和1.59%。与此同时,该银行的净利差也在同步收窄,2019年—2023年依次为2.00%、1.77%、1.65%、1.60%、1.41%。

净息差是商业银行的核心指标,因为它能直接反映了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获取的利差收益,从而衡量其盈利能力,紫金银行净息差的接连下降,是公司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紫金银行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明显下滑,分别同比下降了1.9%和1.7%。

同样对比同行可以看到,2023年A股上市农商行净息差算数平均值为1.88%,较2022年下降0.23个百分点,10家A股上市农商行净息差均有所下降。而紫金银行这一指标同样是不及行业均值。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紫金银行披露的2023年暨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记录中,面对投资者对于该行息差下滑的提问,紫金银行表示要在资产端加大民营非大额、普惠小微贷款、个人贷款投放,强化贷款利率管控和考核。

而在负债端,则要合理控制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高息存款的规模,通过考核赋能,引导长期存款向短期转化,提升活期存款占比,以对冲息差下行压力。

资本充足率接连下滑

除了净息差以外,商业银行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资本充足率,因为它衡量银行的资本金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直接反映了银行应对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资本缓冲来吸收潜在损失,维护其稳健性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但在这一项指标上面,紫金银行表现同样欠佳。截至2023年年末,紫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8%、10.28%、14.03%,分别较2022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1年以来,紫金银行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均呈现逐年下滑。2020年末—2023年末,该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依次为11.19%、10.65%、10.42%、10.28%,一级资本充足率依次为11.19%、10.65%、10.42%、10.28%,资本充足率依次为16.81%、15.20%、14.35%、14.03%。

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这一下滑趋势依然在蔓延。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紫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12%、10.12%、13.82%,分别较去年末再下降0.16个百分点、0.16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

虽然紫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红线还有一定距离,但这种下滑趋势仍然值得警惕。持续下降的资本充足率往往会削弱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使其在面对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时更加脆弱。其次,即使尚未触及监管红线,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也会影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和信贷评级下降。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2023年年报中,紫金银行在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

的第4条表示,“目前,本行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长期资本补充需求较大,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资本充足率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促进本行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以2023年末公司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66亿元。

同时在第5条中补充道:“剩余未分配利润将作为内源性资本补充,增强本行抵御风险能力,支持本行发展战略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增长和关键指标表现一般,但紫金银行高管团队近年来的待遇却不俗,财报显示,2023年,在紫金银行获取报酬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24人,包括8名董事、10名监事(1名离任)和6名高管,合计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19.07万元。

其中,行长史文雄176.64万元,较上年的107.3万增加70余万;董事长赵远宽和副董事长朱鸣的税前薪酬分别为147.47万元和143.11万元,同比2022年的67.14万元和70.02万元接近翻倍。

作为对比,苏州银行董事长2023年薪酬为113.83万元、江苏银行董事长薪酬为104.05万元。在2023年A股41位上市银行中,紫金银行董事长领取薪酬排进了前10位。(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全部讨论

有没有可能上市就是造假的,不不不,就是造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