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联精密:5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资管、鹏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17日统联精密(68821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资管朱剑胜、鹏华基金刘玉江、上海证券马永正 李莉、华安证券吴运阳、兴业证券姚康、投资者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各位领导好,前述开场致辞部分到“2023年MIM原有产品线下滑”,主要是指下游什么产品的下滑啊?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受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MIM原有产品线部分业务,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需求也受到了波及。感谢您对公司关注。

问:折叠屏铰链产品今年展望如何?客户数量会增加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IDC数据的显示,2023年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590万部,同比增长25%,这一增长势头有望在2024-2025年持续。公司目前持续在拓展新客户和新产品,但相关业务机会能否落地,还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有了进展且达到披露标准,我们也会在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按照规则的要求进行披露。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在年报及“间接3D打印技术”,请该技术的工艺的壁垒在哪个环节?能否理解为公司的开创?MIM类企业会具有独特优势?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3D打印技术可以分为直接3D打印技术和间接3D打印技术。其中,间接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3D打印生产成高精度的生坯件,打印完的生坯经过脱脂、烧结等MIM后工序,形成致密化的零件。该技术是一项将3D打印和MIM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技术,每个环节都有自身的know how。公司目前对两类3D打印技术都在跟随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做技术储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杨总,消费电子行业还要哪些增长空间,尤其在内需消费潜力迟迟不能兑现的环境下?公司业绩增长面临哪些挑战?在国内产品出厂价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公司产品定价面临哪些压力,如何解决?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对更高性能的应用需求不断涌现。各大消费电子品牌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与消费产品融合带来的新机会,行业的革新有可能带动新的发展契机。公司希望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因此在自己能力边界范围内,不断拓展多样化的精密制造能力,从而满足客户更多层次的精密零部件的需求。同时,公司也持续通过工艺创新,升级和优化工艺制程,不断提升效率和良率,来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以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长沙MIM生产基地计划何时投产?设备购买情况如何?

答:公司位于湖南长沙的MIM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筑工程于2023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后续进入根据客户需求逐步投产阶段。

设备方面,公司基于谨慎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及客户订单需求,采取分批采购设备方式。目前,公司已采购部分设备并完成调试,处于试运行阶段。

问:公司2024年是否还拓展了其他折叠屏铰链的客户?

答:在铰链MIM精密零部件上,公司经过过去一年与现有客户的磨合以及技术上的打磨,公司与现有客户的信任度提升、合作粘性增强,也积攒了相关量产经验。随着公司长沙MIM生产基地的竣工验收完成,MIM精密零部件产能扩充短期内受场地限制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相对2023年,公司今年除了会更加积极地去争取与现有客户的相关业务的合作机会以外,也会保持与市场上与其他客户的业务沟通和接触。

公司希望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并做好他们的每一个产品,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业务机会。

问:公司非MIM业务的增长情况?

答:2023年度,在非MIM精密零部件方面,公司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客户认可,与现有客户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递进。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772.46万元,占整体销售收入的40.54%,同比增长38.67%。近几年,非MIM零部件业务已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问:公司非MIM业务中,哪些加工工艺发展更快?

答:目前,公司的非MIM业务包括激光加工、CNC、线切割、精密注塑等。其中,与金属精密零部件的非MIM业务的发展速度相对会更快一些。

问:在3D打印方面公司是否有布局?

答:公司一直紧密关注行业内前沿技术的发展,采购了3D打印设备以用于3D打印制造工艺的研究。目前在金属3D打印技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主要涉及新功能性材料的工艺制造方面。

问:公司目前募集资金还剩下多少没有投入使用 ?

答: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7.72亿元左右,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使用金额为人民币3.77亿元左右,剩余金额为3.95亿元左右。

问:除了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是否还在其他领域做了布局?

答:公司在汽车及医疗器械领域处于业务布局阶段,取得了相关生产资质认证。例如,在汽车领域,公司通过应用在吉利汽车上的一款换挡旋钮取得了TS16949的生产资质认证;在医疗器械领域,公司也已经取得了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相关的生产资质认证。同时,公司也同步做了相关的技术储备,涉及新材料的应用、特殊加工工艺以及通用型设备等。

统联精密(688210)主营业务:公司深耕精密制造领域,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精密金属零部件、其他精密金属零部件、精密注塑零部件等。

统联精密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亿元,同比上升88.03%;归母净利润1467.23万元,同比上升603.53%;扣非净利润1389.89万元,同比上升283.9%;负债率39.46%,投资收益-8.82万元,财务费用-27.47万元,毛利率40.3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67.1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