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给予海特高新买入评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梁晨,张超,王绮文近期对海特高新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航空运输业复苏带动公司业绩提升,布局低空产业新赛道》,本报告对海特高新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9.98元。

  海特高新(002023)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4月24日公告,202401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6.88%),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02.28%),毛利率(37.05%,同比-4.45pcts),净利率(8.58%,同比+4.14pcts)。2023年实现营收(10.53亿元,+15.8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63.21%),毛利率(36.47%、-3.76pcts),净利率(3.51%,+3.27pcts)  以航空维修为基础,向航空装备研发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领域拓展。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航空维修企业,业务范围从维修扩展到了检测设备制造、航空分系统解决方案、航空零部件等的研发与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以高端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公司业务覆盖航空、卫星通讯、光伏、电子信息等领域,在我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背景下,公司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业绩受益于航空运输业复苏。2023年公司营收(10.53亿元,+15.8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63.21%)实现大幅增长,在航空运输业复苏的大环境下,公司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产业发展方向及路径,推进成熟项目扩大产能,积极拓展国内外业务等举措共同发力带动公司业绩提升,毛利率(36.47%,-3.76pcts)下降而净利率(3.51%,+3.27pcts)提升,主要系期间费用率(28.03%,-6.34pcts)下降所致。  2023年按业务领域来看:  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收入(7.56亿元,+12.91%)的提升主要系公司紧抓民航运输业复苏机遇,拓展新机型维修保障能力,增强与OEM深度合作、加强PMA研发制造能力,维修深度、维修附加值及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叠加降本增效所致。此板块涵盖运输飞机维修、公务机维修、航空部附件维修、飞机客机改货机、飞行培训等业务,业务占比(71.80%,-1.84pcts)小幅波动,毛利率(38.93%,+0.05pcts)保持稳定。另外,公司新增3条客改货产线正在建设中,预期2025年交付使用:  2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收入(2.39亿元,+25.65%)大幅提升,在研发与制造方面,公司持续开展系列化、型谱化工作,其中电动救援绞车积极开拓民航和通航客户、长时间客舱氧气系统交付客户并完成适航取证试验验证工作。另外,公司子公司安胜公司完成向波音、空客交付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且获得CAAC运行批准,同时与沃飞长空等eVTOL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布局低空产业;保障方面发动机保障交付量达到历史新高,与赛风达成发动机相关合作,持续拓展保障机型、送代保障能力,业务占比(22.72%,+1.78pcts)小幅提高,毛利率(27.68%,-11.92pcts)有所下降;  ③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由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公司持股32.27%)承担,其建有国内首条6时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的空白,实现了高端芯片的自主可控。公司坚持“做大民品、做强科装”战略,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光电感知、5G移动通等领域,重点科装项目按时完成验收,带动华芯科技2023年收入(3.40亿元,+60.18%)大幅增长。  从部分重要子公司来看:“海特飞安”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第三方飞行培训服务商:“亚美动力”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领域产品可靠、服务优质企业;“天津飞机工程”以飞机客机改货机处于国内领先低位;“安胜”为国为外客户持续提供D级全动飞行模拟器、eVTOL模拟机等高端模拟仿真技术服务:“上海沪特”机轮利车维修在华东地区较为突出,报告期内上海沪特进一步提高了在华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新增维修产线,扩大了生产规模,业务取得新突破;“宜捷海特”是大中华区维修能力最强、工时量最大的公务机技术服务商。  期间费用下降,研发投入资本化增加。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总额2.95亿元,-5.54%,其期间费用率28.03%,-6.34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本年股权激励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107万元而致管理费用率(总额1.57亿元,-6.19%,管理费用率14.90%,-3.50pcts)下降。  公司研发费用率(总额0.40亿元,-28.20%,研发费用率3.84%,2.35pcts)小幅下降,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0.24亿元+877.97%,占研发投入比例37.36%)增加所致。总体来看,公司研发投入(0.65亿元,+9.81%)保持增长态势。  备货及执行订单致存货增加,购买飞机致现金流增长。从资产负债表来看,2023年公司合同负债(1.23亿元,+56.80%)增长较快,存货(5.00亿元,+41.70%)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在执行订单增加导致在产品(0.95亿元,+222.499)及合同履约成本(0.46亿元,+104.78%)增长,以及原材料(3.40亿元,+20.74%)备货增加所致,我们认为公司需求增加,随着订单交付将增厚业绩。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8亿元,-29.27%)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本年收到的税收返还较上年同期减少,而支付上年缓缴税款导致公司本年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为订单备货投入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0亿元,+1820.22%)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支付4.7亿元新购飞机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2亿元,+176.79%)增长主要系增加银行贷款用于购买飞机所致。  2024Q1收入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01,公司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6.88%),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02.28%)大幅提升,毛利率(37.05%,同比-4.45pcts)下降,净利率(8.58%,同比+4.14pcts)提升主要系期间费用率(26.21%,-4.33pcts)下降所致。  低空经济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业务由航空维修拓展至航空制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领域,涵盖了航空发动机主要零部件、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国产民机客舱氧气系统、航空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等航空产品制造,飞机大修、航空部附件维修、客改货、飞机拆解、飞行培训等航空技术服务。  公司与波音、空客、商飞保持密切合作,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复苏,飞机维修、客改货、飞行培训均拥有较大市场空间广阔,为公司业绩规模带来增量。同时,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背景下,公司作为国家部委指定的国家中小型发动机维修保障基地和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国产化保障的副总师单位将受益,而公司在国产大飞机相关制造方向的业务布局也将得以发展。另外公司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国内首台eVTOL模拟机及eVTOL仿真解决方案推动无人机航电系统和eVTOL仿真培训模拟机的研制工作,与eVTOL主要主机厂家保持密切的战略合作,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  1、随着航空运输业的恢复,公司航空维修、客改货业务将快速发展;  2、公司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在国产化替代背景下,公司作为我国中小型发动机维修保障基地和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国产化保障的副总师单位将充分受益,同时国产大飞机相关产品的研制将为未来业绩增长莫定基础;  3、公司紧抓低空经济新机遇,积极推动无人机和eVTOL方向项目研发工作,布局新产业,打造业绩新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55亿元、15.07亿元和18.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98亿元和1.30亿元,EPS分别为0.10元、0.13元和0.1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4年5月8日收盘价10.71元,对应2024-2026年预测EPS的107倍、82倍及60倍PE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客户需求变动风险、研发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民生证券孔厚融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28.7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7800万,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1.45。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全部讨论

05-14 19:34

看好

还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