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药业:2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农银汇理等多家机构参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2月24日同和药业(30063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2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韩世通 王凯旋、农银汇理李蕾、永赢基金张晓榕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近期有哪些品种会放量?

答:替格瑞洛、利伐沙班、维格列汀、阿齐沙坦、米拉贝隆这几个新品种都会对2023年的业绩有较大贡献。

问:请公司选择品种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公司在前期选择产品以客户导向为主,我们直接从原料药做起,定位高端市场(欧、美、日韩),根据市场的反馈、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选型,例如公司的产品瑞巴派特、醋氯芬酸、加巴喷丁等产品都是这种情况。

随着公司产品增多,公司也开始进行产品系列化的布局。我们综合考虑了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客户需求和公司的能力、特长等诸多因素对新产品的研发进行了战略的布局。除了在原有的五大类品种即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癫痫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治疗精神障碍药(抗抑郁药)、循环系统用药(抗高血压药)外,抗凝血、抗痛风、抗糖尿病等都在向系列化发展。目前,公司第三梯队在研的原料药有三十多个品种,随着公司研发队伍的不断扩大,未来每年都会有新的研发品种立项。

问:公司如何看待原料药行业的竞争情况,公司前10年储备的优势是什么?

答:我们认为,原料药赛道是充分竞争的赛道,基本所有品种都有不少竞争对手,公司提前10年储备的优势就是有充分的时间在技术上精雕细琢,易于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也有更多成为一供的机会。

先发优势基本可以保持到产品商业化销售两至三年后,三年后如果产品销售比较好,市场份额很大,制剂厂商为了保障供货安全,会去认证二供、三供,这个时期的竞争就是价格、成本竞争。但是动手早的优势还是可以保持----经过几年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其他原料药企业很难把成本做到比我们还低。

问:目前印度药企的竞争势头还是比较猛的,公司怎么看待与印度的这种竞争?

答:中国原料药企业生产装备的先进性和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远远领先于印度,印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更低,但是实际上现在印度的人工成本增长也是比较快的,破坏环境的生产模式不可持续。

从同和的新产品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受到印度低成本威胁的情况比较少,甚至我们有的产品是直接卖给印度本土企业用,基本能保证新品种的成本竞争力。市场上比较担心印度的原料药企业发展起来后会不会把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抢占去,我们目前还没有感受到这种趋势,跟印度有竞争的产品客户也更不会倾向于与印度的企业合作。我们海外的仿制药客户主要在日本和欧洲等规范市场,在这些市场印度企业的认可度要超过中国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

问:公司新产品的客户重合度高吗?

答:存在同一个客户选择同和作为它多个产品原料药一供的情况。

问:公司有多个品种专利在2025年到期,这些品种大概会在什么时间放量?

答:2025年专利到期的品种2024年下游制剂客户就要开始备货了,我认为这些品种的原料药2023年第四季度可能就会开始放量,2024年会完全放量。

同和药业(300636)主营业务: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同和药业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28亿元,同比上升23.43%;归母净利润7448.62万元,同比上升11.93%;扣非净利润7239.32万元,同比上升12.08%;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92亿元,同比上升27.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84.79万元,同比上升32.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139.48万元,同比上升33.48%;负债率40.81%,投资收益-72.47万元,财务费用227.63万元,毛利率29.3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同和药业(30063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该股好公司指标1.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