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2喜欢:0
回复@lu2201: 看看江南嘉捷停牌前的K线走势,有助于你理解………如果你的股票在停牌前狂跌30%,这是有人打折与你做对价交换股票,是不是心里更平衡些?然后投赞成票……由于占比数量少,只是稍微便宜了些江南嘉捷的原股东,对360的私有化股东没有本质的影响……$三六零(SH601360)$//@lu2201:回复@韭菜涨高了: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既然私有化的成本这么高,回国后的上市定价为啥定了一个7元多?还是这些7元多的小非,除了相关人员外就是私有化的股东?否则难以理解啊,我私有化完了之后成本这么高,你后续投入的资金成本却比我低一截,这完全不知道从何说起啊
引用:
2021-09-28 17:45
找到一份2015年360私有化时合伙基金的拉入伙资金的销售文案。
虽然最终私有化股东名单未找到此基金,但可窥视小非们当年入伙成本与期望。
一起体会一下如今小非们一边卖股份一边心里万马奔腾的感受吧~
1架构
有限合伙基本都是采用多层架构,普通合伙人(GP)一般出很少钱,负责经...

全部讨论

2021-09-29 08:36

借壳成本原来就是在考虑之内的……所以要找的壳越小越好,同样支付的让利,可以摊得更薄……

我只想问一下 11.9的成本 安全性如何 2个月内10%收益 会有吗?是否跟你一样撸起羊毛来 不停止

2021-09-29 08:20

那还是不对啊,如果出现对价只对原股东,要借他的壳给点好处很正常,那私有化股东眼睁睁的看自己的成本比后发行的股票高很多?这还是不能理解。总的来说,就是借壳增发的这部分股票的成本通过对价之类的手段,应该是高于私有化股东的,否则私有化股东不能干,那么也就是说私有化股东的成本肯定是低于2016年增发价7.5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