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随笔} 2019投资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时点,回顾一下这一年的点滴,为的是来年放下包袱轻装前行。人这一生很多时候越走越慢,往往就是背负的越来越多,学会轻装上阵或许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学会放下,懂得舍弃,通晓离开,可能才是聪明与智慧的分界。

2019年基本是印证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偏偏琐事也不断,导致阅读的兴致和记录分享的心情都寥若晨星。在书籍选择这块我现在都自嘲越来越庸俗,分界线大致是大二的那年,在大二接触到股票之前,我是老舍韩寒高尔基的半文学青年,而现如今变成了芒格费雪巴菲特的真财迷,除了历史类有所延续,小说和文学看的是越来越少。今年的阅读量是下降不少,但读的几本书还是有值得推荐的:

小说类:《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著,今年唯一阅读的小说,恰好不错,连带着把剧也追了,值得一看。

历史类: 《人五人六》张发财著、《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著,《皇帝身边人:锦衣卫》草色风烟著,今年因为还重读了一遍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所以看的明史书比较多。

财经投资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杨天南译本,《价值投资策略与实战》李俊之著,《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老唐著,《我与茅台五十年》季克良等著,《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二版)》杨天南著,这本大部分相当于是重读了,这次重读还做了大量的数据总结,有机会可以分享交流下心得。

以上便是我今年看过的值得推荐的书了,也差不多是今年自身阅读量的80%,所以说今年的阅读量确实少的可怜,但可能也是阅读的兴致不高,看之前就挑了一遍,导致了八成的推荐率。

经过了七年的投资历程,2019年算是真正形成自己底层投资逻辑闭环的一年,没有所谓的七年之痒,反而是这一年中唯一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个过程也如同股市一般并非一帆风顺,大致分为如下三个历程:

1、2012年2月-2014年2月(第一阶段)

虽然在进入A股市场之前我就知道巴菲特的存在,也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文章和书籍,但依然和初入市的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认为技术更加适合散户学习上手,更契合中国股市所谓牛短熊长的特点(当然现在我很清楚这也是没有数据和逻辑支撑的主观感受,只是被媒体趋向性契合宣传强化了的谬论)。现在回头思索,这当中我认为大部分介绍巴菲特的书翻译的奇差,让初学者难以理解是一部分原因,而技术则不一样,图形和指标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很容易上手,最主要的是技术的理论被包装宣传的太好,很恰当的抓住了人们心中一夜暴富的心态。我也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扎了进去,抱着各类看似逻辑自洽,实则只是将历史各种数据统计出来,然后拍脑袋认为在某个节点买入就可以大概率赚钱的技术书籍,乐此不疲地学习、实践,再总结的轮回中折腾。那段时间一点不夸张,我也像活跃在电视上的股评家一样,拿着一只股票10分钟就可以给你说出个1234出来,然后在结尾还能告诉你个操作建议。

2、2014年2月-2016年6月(第二阶段)

促使我转变的现在想来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A、总结前面两年的收益,发现累死累活,书看了一堆,总结做了不少,却只赚了投入资金的不到1%,现在想想除了自己天性谨慎(我在那个阶段还是去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对风险和基础证券知识有着一定的认识),风险意识强,最大可能是运气尚可。

B、看了雪球小小辛巴出版的《百箭穿杨》一书,这本书是以其实盘的交易记录和所持企业分析为基础的集合,打开了我另一扇窗户,发现原来企业分析是这么一回事。而且他还是技术和基本面结合,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更容易接受,因为虽然我对技术分析有效性有了怀疑,但惯性使然,让一个研究了技术分析两年,还没亏钱的人一下子完全舍弃,显然不太可能。但好的是我学到了初级的仓位管理,以及二手的左侧交易模式。

C、开始接触到了雪球大v唐朝,虽然我2013年就上雪球了,算是雪球比较早的一批用户,但过去一直是比较关注技术类的人。直到看了小小辛巴,顺藤摸瓜找到了唐朝,通过他的发言和帖子慢慢的能理解一些价值投资的理论,并且很重要的是通过其独特的中翻中解读,那些翻译晦涩的国外价投大师理论开始变得可以理解,并且从其分享中找到了很多翻译较好的介绍国外投资理论的书籍。

这两年半的时间,我开始由一个纯技术的投机者慢慢转变为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的趋势交易者,翻看这个阶段我交易的股票也可以发现,我开始买入的是基本面有一定业绩支撑的股票,诸如国投电力华谊兄弟以及五粮液等。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基本上只要是经济金融和投资理论的书籍就来者不拒,像大空头这种类纪实金融、吴晓波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商业观察类书籍、还有资本论、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类似的基础理论都一网打尽。当然投资理论的就更不用说了,从雪球优质大V的书为源头摸索,开始可以自己研读诸如《巴菲特的信》、查理芒格的《投资的格栅理论》、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以及《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书籍。

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自己的进步是很快的,感觉就是打开了另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不但接触到了很多的行业和公司,对他们有了一些大致的认识,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开始对如何去分析一家公司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和逻辑方式。有了对基本面的初步认识和对价值的摸索,收益率上也是呈现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4年和2015年个人账户的收益率分别为33.39%和74.04%。当然会有人疑惑这其中是不是会有牛市的作用,请不用疑惑,这个当然有牛市的作用和运气的成分,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认识作为基础同样是获取不到这个收益率的,要知道在2015年5178点之后有多少人都没有能熬到年底就早早的爆仓,无数基金清盘收摊。所以运气和实力永远是资本市场成功的两大双生因素,而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是为了将运气的成分降到最低。

3、2016年6月-至今(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大账户开启的时段了,这段时间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上的转变在之前每年的总结和平时的讨论中就能看出每一年的不同。2016年的总结中还处在基本面和技术结合的转换阶段,所以那年的总结还在大篇幅的谈整体市场以及点位发展趋势。而到了2017年完成了对行业的聚焦,集中在互联网生态构建、新能源、环保处理、新消费(文化传媒及体育)和医疗医药,这次战略上的聚焦应该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到了2018年则开始紧盯所持的个股及组合的情况,以及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探讨。这种侧重点上的变化其内核是我对价值投资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入,到今年的年中,我认为我个人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今后漫长的投资生涯中,这个底层的逻辑闭环将大概率不会再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会是资产配置的结构和操作方式上的修补。

投资理念的基本阐述及讨论

价值投资原教旨三要素是1、买股票就是买企业2、护城河3、安全边际,而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用一句话来阐述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并持有具备长期持续现金流的公司”。这句话其实也是包含了这三要素的,合适的价格反应的就是安全边际的理念,具备长期持续现金流的公司本质上就是其具有较强的护城河,而持有则体现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股东心态。

价值投资这样一套经过实证且有逻辑支撑的体系,为什么却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一直以来在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我都反复的问自己这一问题,至今我能想到也就这样四个原因:a、它不符合人们快速致富的原始欲望,同样是以100万起步,至今12年零8个月升值至1175万的杨天南专栏组合(年复合收益率21.74%),这样一个现在看起来不错的结果,它在组合成立的第五年2012年的4月也才刚刚达到211.92万元,这样的成绩显然很难让大部分想着进场就能抓涨停,三两月就能翻倍的人满意;b、价值投资大部分的时候是在等待中度过,因为这套理念遵循的是股东心态和基本的商业规律,一家企业是很难在一两年当中有巨大变化的,所以其内在价值也是一个缓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加上其它的市场因素和每天一个全新的报价,对于很多24小时都想着交易的人不得不说是一种煎熬;c、因为安全边际的原则,大部分的价值投资买入者从行为上都是偏向于左侧交易,而这就必然会导致账户的浮亏,这对于很多人而言也是很大的困扰;d、对企业的估值是一种认知变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和谈恋爱是一个道理,初始的时候看哪都好,但随着不断的相处,慢慢的缺点就出来了,有时候本来开始是优点的地方,随着认知上的改变也变成了缺点,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可逆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体现在股票上则是组合的持股总会需要时间来调整变化,在爱情上就变为了分分合合的戏码不断上演。

因为我上面说的四个原因,价值投资确实成为了一种正确但又小众的方式,但即使如我这般稍微知晓了内涵,总结出了一定经验的小众参与者,按说人少更容易获胜,但在这群被筛选过的小众人群中最后取得不错成绩的人,依然还是少数中的小数。原因用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大的难点:等待(即持有的过程,业内戏称为屁股神功)和估值(即安全边际,买入的价格)

相对而言估值是一个容易突破的难点,或者说它是一个能让人看到解决希望的困难,因为它反应的是投资是认知变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行业和企业的认识总是会因为各种方式和渠道不断的加深,也就是说以合适的价格(即安全边际)买入公司的机会大概率的会随着认知的提升不断的增多。但持有则不同,这个过程中不但受你估值水平的影响,还会有市场其它因素的干扰,比如在你持有的过程中长时间的不涨或是浮亏,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你的持股心态,最重要的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期限匹配的因素,多少公开的基金倒在黎明之前往往就是因为这个隐藏在底层的黑洞没有得到解决。故而在价值投资的这条路上,最终我认为拼的其实是性格和信念,说起来很玄乎,但事实就是如此,仔细去琢磨研究巴菲特和芒格这对黄金搭档过往的经历,包括他们没在一起之前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激进却思维活跃涉猎广泛的芒格扮演的是提供分析、信息、人脉和鞭策老巴成长的角色,而天性谨慎,固守能力圈缓慢扩张的巴菲特则是最后的击球手和资产配置人。没有芒格,巴菲特说自己可能只是个有点钱的富人,而没有巴菲特,芒格也可能总是在巅峰和低谷之间不断徘徊。

当然不可避免的我们还是要谈谈收益,小账户7年经历了技术投机、趋势交易到现在慢慢变成股权投资,期间资金大进大出,还是获得了年化收益率10%的成绩。在实验和学习阶段一轮牛熊下来有这个收益,我还是满足的,因为我知道以现在的能力和过去爬坑后的经验,未来这个账户只会越来越好。至于刚刚三年的大账户,情况同样稳步向前,2019年26%的收益只跑赢了上证指数,落后沪深300近10个点,我想这也是从趋势转向股权投资的必要代价吧,同样也说明了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且刚入门的投资者。站在现今将自己的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市值千亿,PE在20倍,ROE有21.25%的公司,对于这样的一家公司我感觉赚钱的时间是越来越近,我只需静待花开即可。

2020年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增加分享,进一步深研组合以及关注行业的信息和个股,在有好的击球机会时微调持仓,坚持从今年11月份开始的定投实验,来年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长远则期冀未来的某一时点,待大账户真正实现了杨天南先生所言投资成功的三个标准:跑赢大市、绝对盈利和解决问题时,能将其历程完整公布,为通俗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增添一份鲜活的案例。

#2019投资总结#

$沪深300(SH000300)$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综(SZ399102)$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1-12 20:31

可以推荐一下初学者可以先怎么进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