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那么多,却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20 12/08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大约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大的岛屿有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还有一些小的岛屿,如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印度尼西亚也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火山、地震、海啸频繁发生。据统计,印尼每年监测到的地震就有6000次以上,而2018年度高达上万次。

印度尼西亚境内火山也不少,境内一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数量就多达129座,有历史记载以来,仅喀拉喀托火山就已经喷发了44次,被称为全世界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火山、地震还会造成大的海啸发生,历史上一次大的海啸造成几十万人死亡,损失非常严重,有人称印度尼西亚是“被上帝诅咒的国家”。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国家呢?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印度尼西亚恰好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受到三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作用,就会经常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如果从地震带分布来看,印度尼西亚正处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汇处,这里的地震就更容易发生了。

强烈的地壳活动会形成有色金属矿,但也会破坏沉积型大型矿床形成,比如铁矿,还有能源矿产煤炭。近几年尽管人们对煤炭、石油的形成争论很大,也有不同观点,但业界还是认为煤炭、石油是由有机物质沉积形成的,煤炭是由植物死亡后埋藏于沼泽湖边或盆地内,在隔绝氧气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泥炭,然后不断沉积加厚埋藏地层深处,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煤炭,它属于陆相沉积。

从煤炭开采过程中来看,煤炭里发现了植物的枝、杆、叶等碳化标本,地质历史时期经过了一层一层植物遗体的堆积,前一批植物死亡后,后一批植物在死亡的遗体上继续生长,之后再倒下,新一批植物在此生长,循环往复形成厚厚的沉积煤层。

成煤的地质环境须有一个稳定的地台,很少有大规模地壳活动,如火山、地震等,才有利于煤田的形成,对于我国而言,北方的地壳活动相对于南方来说比较稳定,出现了非常坚固的地台,如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准噶尔地台和柴达木地台,这些地台的地壳构成基础比较好,是成煤非常好的地质环境,从而形成了较大的煤田,如山西大同,内蒙古的神府煤田等。

印度尼西亚呢?火山、地震非常多,地壳活动这么剧烈,那么在上亿年前,这里的火山、地震比现在还要猛烈,场面会更为壮观:翻江倒海,山脉隆隆升起,大陆被撕裂,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地质环境,那些小的岛屿上煤田就很难形成了,而在一些大岛屿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可能还有较好的沉积环境,就容易形成大的煤田。

印尼有一半人口都聚集在爪哇岛上,可这座岛屿陆地形状狭长,到处是火山喷发,形成大的煤田难上加难,只有一 些零星煤矿分布。下图:

苏拉威西岛,被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成了K字型,到处是岛屿,分散在太平洋中,地表支离破碎,地质历史时期即使形成了大煤田,如今也看不到踪影了。下图

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两个大岛,其中加里曼丹岛面积达到7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广东省的面积,在这样一个剧烈的地壳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 陆块非常稳定,就会有较好的成煤环境,事实也是如此,印度尼西亚的大煤田主要分布在这两个大岛上。

印度尼西亚煤田分布图

印度尼西亚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至第四系,古生界和中生界以海相碎屑岩为主,没有好的成煤环境,这与我们国家成煤环境不同,我国山西大同煤矿却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陆相沉积,很多煤田主要在石炭、二叠、侏罗三个纪形成。

到了新生界,印尼以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及火山碎屑沉积为主,沉积层分布广泛,岩性、岩相复杂多样,出现陆相沉积,所以新生界是印尼的重要成煤期,加里曼丹岛与苏门答腊岛上煤田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由于形成的年代比较晚,煤炭埋藏非常浅,通常埋藏深度在几米至几十米,因此开采成本较低。

印度尼西亚地壳活动非常剧烈,为什么还会形成这么多煤炭呢?这要从冈瓦纳古陆解体说起,大约在2.5亿年前,古生代末期,地壳活动开始加剧,海底扩张加强,原来的南美洲与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构成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印度板块开始加速向北漂移,原来的古特提斯海开始慢慢封闭,此时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加速扩张,印尼大部分地区陆地还是很少,主要是海相沉积。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下俯冲到亚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隆起,横断山脉开始扭曲变形并逐渐形成,印度尼西亚像被亚欧大陆甩出来的尾巴一样,脱离了亚欧大陆慢慢开始隆升为陆地,开始有了陆相沉积。在此期间,印度尼西亚所在的纬度一直在赤道附近,处于低纬度位置,第三纪末期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处于现在这个位置,赤道地区气候炎热,降水量丰沛,大量植物繁生,在长达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地壳变得稳定下来,才有了煤炭形成的机会,所以印度西亚成煤比较晚,堆积的沉积物较薄,便于开采。

印度尼西亚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印尼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80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还有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将达900亿吨以上,煤炭储量极为丰富。2019年印尼煤炭产量高达6.1亿吨,创历史新高。所以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世界上第二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印尼探明煤炭储量名列全球第10位,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2%,其中无烟煤和烟煤150.68亿吨、次烟煤和褐煤75.30亿吨。印尼煤炭几乎都是露天开采,91%产自东加里曼丹和南加里曼丹,9%则来自苏门答腊岛南部,而苏门答腊岛基本上处于未开发阶段。

印度尼西亚煤质较好,主要生产动力煤, 如果按照其热量划分标准,可将煤炭的类型分为极高质量、高质量、中等质量和低质量4个等级,印尼的煤炭以中等级别和低等级别为主,具有低灰、低硫等特征,发热量中等。

印度尼西亚位置较好,交通运输方便,同时印尼的煤炭污染小,特别适合我们国家环保标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对煤炭需求旺盛,距离我们国家较近,这几年我国开始从印尼等国大量进口动力煤,近期我们国家与印度尼西亚签署15亿美元煤炭供应协议,可以看出印尼的煤炭资源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有较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