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规模难增又迎净利润巨降快速“发新”于事无补难改规模缩水窘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 欧阳宏宇《全媒融合网》

编审 | 王怀南

编辑 | 源心

来源 | 全媒融合网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资管规模直接决定了其管理费的收入,进而影响其净利润水平。资管规模的增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公司运营的兴衰。公募基金行业近几年规模稳健增长,从2018年底130346.50亿元,增至2022年底的260311.89亿元,四年增近一倍。

《全媒融合网》注意到,公募基金业内明显分化,有的乘胜追击,有的却屡战屡败,基金公司冷暖自知。其中,中银基金近几年规模不增反减,业内排名也由曾经的前十跌落至第22名。尤为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基金公司接连发行新基金,似乎孤注一掷让新基金的募集规模来填补名次上的缺憾。

然而,基金行业已经迈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业绩低迷且一味扩充规模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规模难增又迎净利润巨降

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的披露,曝光了其参控股基金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其中,头部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业绩更惹人瞩目。

中国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其资产管理业务情况,其中,中银基金2022年实现净利润6.94亿元,同比下降32.36%。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银基金总资产为60亿元,净资产为50.05亿元。2022年末,中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486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964亿元,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2704亿元。2022年,中银基金加强产品发行,全年共新成立基金15只。

同样是头部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招商基金,去年净值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明显增长。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招商基金2022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1149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41%,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7705亿元(剔除联接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5609亿元,分别较2021年末增长3.98%、2.29%。与此同时,招商基金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7.57亿元,净利润为18.13亿元,同比增长10.03%和13.13%。

除了去年的整体业绩难与同类基金公司相较,纵向观察自身规模变化也不尽人如意。

对比近几年的规模数据,中银基金在2019年、2020年出现规模快速下滑,净值规模同比分别下降192.97%、246.52%;2021年有所回升,但在2022年再度出现止步不前,规模维持在3980亿元。而在2018年年底,中银基金总资产净值规模达到4011亿元,也就是说,其后的4年时间不升反降,与全市场基金规模的增长走势相反。

从净值规模排名上看,更能看出中银基金的窘境:中银基金的资产规模从2018年三季度的4518亿元,下滑至2022年底的3984亿元,净值规模排名从行业的第8位跌至第22位;而其非货币资产规模从2018年三季度的2651.06亿元,微增至2022年底的2707.95亿元,排名从第2位落至第19位。

在基金管理行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银基金去年的管理规模总额原地踏步,意味着基金管理费用难以增加,主要营收的来源受到限制,直接导致其净利润出现下滑。

快速“发新”于事无补

《全媒融合网》注意到,中银基金近几年在发行产品方面却不含糊。然而这一切似乎于事无补。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9年,中银基金发行了15只,发行规模为329.75亿元,与2018年的12只新基金募集254.87亿元相比,有着明显增长;2020年,中银基金发行了25只,发行规模为413.86亿元,同比再度大幅增长。不过,这两年该基金公司的总资产净值却出现滑铁卢。新基金快速扩充规模但公司总规模却大幅缩水,足以说明,“发新”于事无补。2021年、2022年,中银基金分别发行新基金18只、15只,首募规模分别为274.06亿元、269.93亿元。

尤为注意的是,2022年与2019年,中银基金均发行了15只基金,但新基金募集的规模却天壤之别,相差近60亿元。换句话说,中银基金的“发新”贡献已经明显收窄。

实际上,在基金行业,真正能引起市场“双向奔赴”的是投资收益。管理业绩是基金公司实力最为直观的体现,而主动投资能力历来被视为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银基金的净值规模缩水与其投资业绩的低迷有很大关系。

来自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中银基金旗下23只股票型基金近六月、近一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0.49%、1.37%,远远跑输同类基金同期1.71%、4.50%的平均业绩。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规模较大,更能说明其权益投资水平。120只混合型基金近3年、近5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22.76%、51.92%,依旧跑输同类基金同期24.97%、54.08%的平均业绩。

较差的业绩表现自然也引发了投资者“用脚投票”。中银基金旗下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赎回。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中银基金旗下基金一季报中有申赎数据的216只基金,其中净赎回基金有146只,占比接近七成。中银乐享债券、中银欣享利率债、中银荣享债券中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中银中债1-5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在一季度净赎回份额均超过10亿份,尤其是中银乐享债券单季度净赎回份额32.06亿份。权益基金中,中银优选混合C、中银慧泽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C、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A、中银慧泽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A、中银腾利灵活配置混合A首季净赎回均超过2亿份,尤其是中银优选混合C单季度净赎回超4亿份。

出身“名门”且曾经跻身前十的基金巨头,能否赶上行业发展的“快车”?能否提高权益投资能力找回投资者的信赖?《全媒融合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