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可行性、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4回复:83喜欢:19

昨天兴业银行公司章程修订获银保监会核准的一纸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寂静了十个月的关于兴业银行股份回购的讨论多了起来,观点无非是有没有必要和有没有可能上的分歧,之前我已经分析过银行股份回购,今天有时间再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股份回购有没有必要?我的答案是很有必要,兴业银行的PB估值已经是历史新低,市场对兴业极度失望,大股东增持、福建省投增持、北向增持都无法阻挡兴业的股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主动性基金总体上高买低卖,不顾成本出货所致,融资盘也只是在大幅下跌时进场抄底,但又成为反弹上涨的阻力,必须要有决定性的力量让股价出现反转。兴业500亿可转换债券已经发行近9个月了,6月30日开始已经可以转股了,但目前股价离转股价还有40%的距离,更不要说强赎价的80%距离,强赎转股短期已经不可能了,如果5年后转股,保守估计需要多增加总股本4%的股份,而且到时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也无必要了,而近几年核心资本充足率不高时反而得不到补充,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所以为了提高公司估值,促进可转换债券强赎,股份回购很有必要。有人说,公司估值高不高无关紧要,原来我也是这样想的,但经过仔细思考及目前A股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公司维持合理估值很有必要,不但有助于改善市场形象,而且对降低融资成本、负债成本都有很大的关联效应,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

其次,股份回购的可行不可行?公司章程修订获核准已经消除了回购的制度障碍,只要董事会通过就能启动股份回购,资金来源更不是问题,近9万亿的资产,从自有存款中拿个几百亿就可以回购了,无非是记账问题,回购股份用途可以是作为可转换债券转股股份,也可以作为维护公司权益用途,上限是10%公司股份,目前正好能覆盖可转换债券转股股份数。若转股不成功,可以在三年内将股份注销或转让,我的建议是无偿分给股东,相当于送股,由于总股本没有增加,实际上等同于注销,但规避了减少注册资本需要公告的问题,会计处理上相当于从未分配利润中转出去销账买入股份用的资金。兴业管理层可能启动股份回购吗?很有可能,因为已经用尽了各种手段段来提升兴业股价,从而促进转股,但市场不买账,只有用资金来说话了,有巨额资金作后盾,兴业银行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估值,比如,15%ROE给个1PB也是相当低估,但这已经足够强赎转股了。

最后说说实现途径和时间,短期内可能不会实施,需要大股东增持完成,省投也增持得差不多,否则是摆明了和大股东过不去,照理目前的股价大股东应该增持差不多了,最多也就8个亿,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既稳定了股价,又有好的价格,不知什么原因现在都没有看到增持结束公告。如果启动增持,理想情况下,增持均价在20元以下,那样需要400亿资金,如果每个交易日增持4亿,大概要100个交易日,去掉静默期,估计要半年以上,所以回购资金可能要缩水一半,这样才有可能在年报前回购完。我假设了几种情况,可以看看最终结果。

一、回购400亿,足额买入10%股份,最后强赎成功,那么公司增加100亿核心资本,股份不变,因此完全没有摊薄,增厚了每股净资产,没有影响每股收益,股东可以完全分享利润增长的收益,是最佳情形。

二、回购200亿,买入5%股份,最终强赎后增加300亿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增加明显,但股份摊薄了5%,影响了每股收益,也好于不回购时的摊薄。

三、全额回购10%股份,三年内没有强赎,那样就要把库存股份注销或转让,注销有障碍,需要减资公告和通知,那只有转让,我的建议是无偿分给股东,相当于送股,由于总股本没有增加,实际上等同于注销,但规避了减少注册资本需要公告的问题。对于股东来说,无偿获得了股份,但每股收益不会变,每股净资产减少,除权日相当于现金分红除权,但每股价值实际上没变,填权是迟早的事。

三种情况都好于不回购,对公司、大小股东、管理层都有利,也有利于兴业对实体经济有更多的支持,是多赢的结局,唯一的输家是低位抛出者,实际上低位抛出者也有可能是赢家,因为有了回购可以有更好的价格抛出。时间上,我倾向于三季报出来后,当然越早越好,毕竟现在价格低,成交量小,要足额回购太不容易了。$兴业银行(SH601166)$ $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2-09-10 07:16

全额回购10%股份,三年内没有强赎,那样就要把库存股份注销或转让,注销有障碍,需要减资公告和通知
不能注销的回购,库存股影响核心资本充足率吗?

2022-09-09 23:08

如果行情启动,上涨也就两三个月就到强赎价,何必浪费现金流去回购。。目前的情况是引信已经点燃,谁也不敢拍胸脯明确说有没有雷,但是有没有雷都一样,银行肯定不会伤筋动骨。关键是你得响那一声啊,不响谁敢过去?

2022-09-09 23:05

回购上百亿那干嘛又发债,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用费心思分析了,回购不可能。

2022-09-10 21:02

感觉核心是市场怎么看兴业,同类的招行,更小的宁波,估值都很稳。兴业明显滑向国有行估值,为何?其实就一点,兴业现在有什么特色或者护城河?没有了,商行加投行,所有的银行都是如此!五大品牌?到底能带来多少增量收益?科技人才到一万,增了几千人,很多在上海,用人成本也要三四十亿,从哪里抠出来?

看了一下回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可能,一种是不以为然认为回购没用。认为不可能的,主要是认为没有先例,要是有先例才有可能,那么这个先例从哪里来的?不是陷入自我循环之中,没有进步了吗?那新中国就应该没有股市,各种商业银行也就不存在了。还有就是回购需要消耗核心资本金,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增加核心资本,相互矛盾,那要是不回购,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能转股吗?化个200亿300亿能促成转股,说什么也增加了核心资本,总比不转股好,而且对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兴业银行来说,若干年后,核心资本充足率不是主要问题,股份回购是当时发行可转换债券不慎决策的反正,对长期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大股东,是将坏事(摊薄)变成好事的可行之计,即使3年内没有转股,只要不注销,核心资本充足率完全没有影响,但可以提供更多的现金分红,增加投资者回报。另外一种是不以为然,举中国平安、格力电器的例子,认为回购无用,不能提振股价,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回购,股份下跌,主要还是与其业绩、估值有关,这两个股票业绩处于下行阶段,估值相对较高,回购虽然没有提振股价,但也延缓了下跌速度,而且平安回购主要用于股权激励,对股东无益,格力回购虽然后来部分注销了,但前面是对管理层进行半价股权激励,也不利于股东,即使是注销,由于回购价远远高于净资产,也损害了股东权益,而兴业银行回购就不一样了,目前PB只有0.58,利润两位数增长,期初ROE达到15%,无论是横向、纵向对比,经营情况趋好,无论是行业外、行业内,经营业绩均属优秀,估值又是最低,估值不合理完全是受资金影响,在外部资金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内部资金来引导,改变预期,一旦预期反转,实际上不需要动用多少资金就能达到可转换债券尽快转股的战略目的,因此兴业银行股份回购,不会无用,而是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兴业银行,甚至对整个银行业都有开创性的意义,做好了是解决破净银行融资困难问题的样板。$兴业银行(SH601166)$ $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2022-09-10 12:06

兴业能回购当然是好事。
哪家银行敢第一个吃螃蟹?尤其象吕董事长这样的吃政治饭的人敢为天下先吗?

2022-09-09 23:44

能否回购?已无需讨论
何时回购?也无需讨论
坐享其成 何乐不为

2022-09-09 22:47

听说现在某制内都是做多错多!不做就没错!

2022-09-09 22:41

白日做梦,敢开梯云纵拉股价全体管理层等着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