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荡酿造是怎么炼成的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作者:豆豆

2024-04-15

嘉兴是浙江最靠近上海的地角旮旯,海盐是嘉兴靠近杭州湾的小县城,沈荡更是距离海盐县城比较远的小镇,没有太大名气,如果说现在稍许有了些名气,那也绝对是沈荡人自己的努力。沈荡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就是不服输,他们想方设法地改变现状。不是投机取巧地改变,而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干,就像沈荡酿造不刻意追求创新,一直坚守手工制作,硬是将沈荡老酒和沈荡酱油做出了市场。

在海盐居住了20多年,初来乍到就遇到了一个只喝黄酒的同事。他是本地人,喝本地产的黄酒,当时听说过的黄酒只有一种,那就是绍兴黄酒。和同事聊天才知道还有“沈荡黄酒”,这是沈荡黄酒的名称第一次映入我的记忆中。直到现在,这个同事依然只喝沈荡黄酒,而我已经“知道”沈荡黄酒20多年,但从未深究。直至在飘着毛毛雨丝的4月份的一个下午与沈荡不期而遇,才又一次接触到了沈荡黄酒。

沈荡是一个古老的小镇,据说镇子的历史很悠久,就目测而言,古镇上不少建筑始于明清,再古老一些的、展示沈荡历史的物件没有发现,不过,明清建筑对于现在而言,已经够古老了。镇子中间有一条河,把沈荡古镇一分为二,繁华之处在河的南岸。沈荡黄酒厂坐落在河的北岸,前店后坊,门朝南,正对河岸,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个选址的确不错,坐拥江南航运便利的黄金地段,单从这一点而言,酒厂的创始人就高瞻远瞩。

“沈荡黄酒厂”是当地人惯用的叫法,它的官方名称叫做“沈荡酿造”,公司的业务从字面上就一目了然。说起沈荡酿造,它可是有历史了,是响当当的百年老店,据记载创始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历1887年),是一个海宁人和一个海盐人共同创建,最初名为“泰兴酱园”。它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经历了开创发展、公私合营、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革命性的历程,最终在2013年恢复了“沈荡酿造”的公司名称。

沈荡酿造顺应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冬季酿黄酒,夏季晒酱油(深入走访,才终于知道沈荡酱油和沈荡黄酒是由同一个公司生产,同一批师傅制作的)。在江南,冬季饮冬酿是传统已久的习惯,黄酒有“液体蛋糕”之美誉,是当地人冬天的主要饮品之一,每遇喜事,必饮黄酒。而这在我的参观中得到了印证。

在3000平米的地窖中存放着大大小小的坛子,里面装满了黄酒,问及给我们讲解的庞师傅,才知道这是当地人的封坛酒,就像绍兴的“女儿红”,是预先为了某种大概率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好的准备。

在说封坛酒之前,有必要提一下庞师傅,他今年46岁,操一口“海普”普通话,从19岁开始进入沈荡黄酒厂做学徒,在每个车间工作过,熟悉每一道流程,如今他是县级非遗代表传承人。他解释说,从2020年开始,除了正常的黄酒和酱油销售外,公司开始尝试做个人封坛酒业务,今年是第五年,每年择1000坛优质黄酒用于个人封存,每坛6800元,封存十年,目测每坛黄酒50斤上下,坛的封口处标注着封坛人的信息和封坛日期。

听庞师傅这么说,我开始留意坛口处的封条,绝大多数封条上只写了姓名和封坛日期,有一个封条上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上面写到“只要您在,我就是孩子”,这应该是为长辈准备的,祈求他/她高寿,并能在生日的时候畅饮此黄酒吧,浓浓的人情味扑面而来。在这里,我同样看到了出身海盐的著名作家余华的封坛酒,这真是一个惊喜。余华的很多作品就写海盐其人其事,他说: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无一技之长,每逢遭遇生活困难,他就去卖血,卖完血后,他去胜利饭店点一盘炒猪肝,要二两黄酒,这里的黄酒就出自沈荡酿造。当然,许三观的悲惨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式,但胜利饭店成了网红打卡地,沈荡黄酒也因此而备受关注。

沈荡酿造的规模并不大,我很好奇这么一个小小的酒厂,何以能存在这么多年,而且还可以活得这么滋润。庞师傅说,沈荡酿造有十六字,这就是“古法酿造,足酿足陈,不求做大,只求做长”,所以他们肯花功夫在质量上做优,利用现代的网络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难怪呢,一瓶180毫升的白酱油可以卖到38元的高价!

要说浙江人的商业头脑,在做品牌建设方面的确高人一筹,随着打卡地人数的增多,沈荡酿造又公开了酒坛修补技术,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修补酒坛,黄师傅说,储酒多年的酒坛,里边有各种有益的微生物,他怕我们听不懂,又用茶壶打了个比方,好茶壶养久了,即使不放茶叶,也有一股子茶香,老酒坛也一样。黄师傅是一个专业的酒坛修补人,他专职修补酒坛40年,在黄师傅这里打过卡了,谁会不舍得多买一瓶这样的黄酒带回去,品那古老的酒香呢。

其实,即使听了这么久,回来又查询了半天的资料,对于黄酒,我仍然一知半解,不过不要紧,余华老师的一句话解开了我的心结,就用这句话结尾吧,他说:沈荡黄酒,怎么发酵不知道,怎么酿造不知道,就知道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