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为什么热衷造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月5日,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广汽集团与珠江投资、广东元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暨智能汽车等项目签约活动,双方将聚焦广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信息智能化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标志着又一家房企开始进军汽车行业。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红利下降,房企积极追求多元化发展路径,汽车这一带有科技标签的产业渐入房企视野。先有华夏幸福、宝能试水造车,再到恒大新能源汽车掀起行业波澜,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房企战略布局的新方向。加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财政、税收等多方支持,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较好的增速。多方政策助力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可观,房企跨界新能源领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分析人士认为,不同于快消品,汽车行业作为未来比较大的消费品,本身产业升级和更新的力度大,最重要的是企业投资和国家发展战略吻合,也是企业寻找新业绩成长点的重要体现。

      盘点近几年布局汽车产业的房企,不乏有碧万恒等头部房企。

恒大:

2018年初,恒大宣布进军高科技产业,开始在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销售、充电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积极布局,到2019年8月,恒大新能源汽车“恒驰”品牌亮相亚冠赛场。

富力:

2019年7月,富力集团与华泰汽车集团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富力集团通过参股华泰汽车方式,加入造车大军行列;

雅居乐:

2019年5月,雅居乐集团拟斥资2.04亿港元认购力世纪约5.89%股权,其认购价为0.51港元,较昨日收盘价0.485港元溢价约5.15%,雅居乐地产还与力世纪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即双方将就在中国生产、研究及开发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合作。

华夏幸福

1、4108万元投资了前途汽车全资控股股东长城华冠;2、2017年10月,地产巨头华夏幸福入主合众新能源;3、2018年11月,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控股的拉萨知行,所持合众新能源的股份由之前的53.4%变成3%;

宝能集团:

2017年3月,宝能集团注资10亿元人民币,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先后在杭州、昆明、上海、广州、西安、苏州、贵阳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扩大产业规模;

碧桂园

2017年9月,与国内唯一涵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深圳新能源产业协会签署战略协议,拉开了碧桂园造车的序幕;2018年1月,启动了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2018年11月,碧桂园和上海车创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协议;

绿地:

2015年绿地集团花费15.5亿元收购中国知名汽车经销商集团润东集团30%股权;

万科

推出了自家的首款无人车,目前已经在上海、东莞等园区试用;

      与地产业务并不相关的造车业务,缘何获得房企青睐,背后的原因值得挖掘探讨。

      随着我国土地政策趋严,每年政府释放的优质地块有限,加上房企“三道红线”融资限制,房企为了扩充土储,不得不采取新的手段来获取土地。与此同时,政府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造车的土地审批提供了很多宽松便利,借着政策东风,房企通过造车拿地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为自己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既能解决拿地难、拿地价格高的问题,又能实现多元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对汽车企业来说建立生产基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正好和开发商的开发主业相符合,开发商可以为汽车企业提供建设厂房、产业园等专业化的便利,房企可以借助汽车企业的技术实现科技化、智能化,最终二者实现互惠共赢。

        由于汽车产业是高新科技产业,对资金和技术实力要求高,能承接其正常发展,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不容小觑。然而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踏足新事物,往往风险与机遇并存,房企跨界造车也不例外,为降低风险,房企在评估完实际情况和自身实力之后,凭借擅长领域和兴趣各有侧重去布局,以求风险最小化。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房企跨界新能源汽车的方式看出。从克而瑞地产咨询获悉,目前房企入局新能源汽车的方式有:

       一、整车生产与研发为核心的企业,这类模式代表有恒大、宝能、华夏幸福,主要特点是业务广泛、涵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包括零部件制造、销售租赁、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共享出行等业务;

       二、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链,这类模式的代表有:万达、雅居乐;

       三、侧重于汽车产业园区,这类模式的代表是碧桂园的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

       人类在解决了衣食住的基本诉求之后,往往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追求更好的出行方式,如何让出行更便捷,除了自身品质提升之外,还需要汽车企业从用户出发,抓住核心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出行将会是很多人的选择,未来汽车产业将会是蓝海市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房企投入到汽车产业阵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