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上市公司美股13家,港股23家全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0喜欢:14

内容提

尽管政策不断密集出台,对行业形成一定压力,但教育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和资本化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变的。截止到2018年8月,境外上市的教育类企业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我们对美股上市的教育企业和港股上市的教育企业做一个阶段性总结。目前美股上市教育类机构13家,港股加上申报的和香港本地机构已达到23家。

我们始终认为,教育产业一方面会受到政策自上而下的引导,另一方面会受到市场自下而上的驱动。二者会在彼此的博弈过程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对于政策不关心是错误的,对于政策过分解读也是没有必要的。

教育行业永远会在政策的“钟摆效应下”,在需求的猛烈需求的推动下,持续螺旋上行。(关于政策解读,欢迎收听今晚直播: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专家解读----在线直播)

美股市场

美股市场的中概股上市通常都会被炒得沸沸扬扬,从2000年左右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热潮开始,美国证券市场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而美股市场对于该类企业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资本市场具有多层次的版块,可以满足企业的各类融资要求;美国拥有世界规模第一的资本市场,企业可因此被全世界更多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关注,相应获得全球性知名度的提升。

2006年新东方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教育企业,开启了教育机构赴美上市的热潮,在此之后2007年有诺亚舟和弘成教育先后抵达美国,双威教育也借壳登陆纳斯达克;

紧接着2008年又有ATA和正保远程在美成功上市;

2009年“中国教育集团”借壳上市;

2010年更形成了教育培训机构上市的小高峰,登陆美股的分别有安博教育、环球天下、好未来(原名学而思)以及学大教育;

2014年4月,达内科技也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营IT职业教育,是该细分领域的首家上市企业;

2015年年初,海亮教育也成功登陆,是美股的第一支学历教育机构;

2016年,51talk成为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个K12领域的互联网教育企业;

紧随其后,在2017年又开始了一波上市高潮,先后有博实乐、红黄蓝、瑞思英语、四季教育四家机构分别上市;

2018年初又有尚德和精锐教育先后上市。

如今这些企业的表现可谓是“两级分化”,到2011年,中国教育集团已被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纽交所)要求摘牌退市;双威教育同样被要求退市;弘成教育、诺亚舟也已经退市私有化;安博教育则被托管一年多之后,黯然落幕;环球天下在私有化之后被培生集团收购; ATA股价也曾遭遇缩水,直至2014年与新东方合作介入互联网教育行业,又重新迎来了股价上涨的局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未来和新东方的股价一路上涨,如今已经双双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关,超越200亿美元也只是时间问题。目前依然保留在市场上的教育中概股一共有13只,总市值超过415亿美元,平均市盈率为58,其中好未来的市盈率突破100倍大关。当然在最近浑水做空和政策利空的双重影响下,好未来股价出现回调也是正常的,未来的走势应该还是乐观的。

(点击查看大图)

港股市场

2014年枫叶教育在港股上市,代表着教育机构正式和港股市场形成连接。在此之后又有陆续多家学历教育集团在港股登陆。

对于上市的教育机构来说,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的上市时间成本要大大降低,在时间上至少是可以预期的。在一切手续齐备的情况下,最快6-8个月就可以登陆资本市场。而与美股相比,港股又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不仅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也受到内地资本的关注。所以在近些年成为学历教育集团的首选之地。

民办教育公司在港股集群凸显,截止到2018年8月已经有10家全日制民办教育学校在港股主板上市,分别是枫叶教育、成实外教育、睿见教育、宇华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中教控股、新华教育、21世纪教育、天立教育。此外,在2018年向港递交申请书的机构还包括春来教育(即将上市路演)、华立大学、希望教育等多家机构,这些机构也将陆续登陆港股。2017年和2018年是内地民办学校港股上市的大年,未来依然呈现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仅高等教育的资本化率就将进一步提高至6.5%,是2017年的一倍以上。

教育企业在港股的吸金能力还是很强的。截止2018年已经在港上市的10家内地教育公司,一共筹资超过200亿港元,其中中教控股成功融资33亿港元,为目前所有海外教育类上市公司中上市融资金额最大的。2014年港股上市企业仅有枫叶教育一家,枫叶上市之初市值仅为30亿港元,峰值时市值已经超过124亿。

以2018年4月为节点,香港教育类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31,其中拥有K12全日制学校的睿见教育市盈率最高为48,仅拥有民办高等院校的民生教育市盈率最低约为18。最近受政策影响市盈率回调到平均20倍左右。

未来非学历的教育机构也会在港股陆续增多,比如新东方在线、华图教育、沪江网校等。随着机构的增多(未来可能会增至40-50家),整个板块效应会增强,但对于机构来说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会增大,市盈率会稳定在20-30之间。所以传导至一级市场的收购,价格也会更加趋于理性。

总而言之,市场会持续发展向上,但理性的回归也是必然。

(点击查看大图)

参考阅读

欢迎加入拼图资本!

连接“超级个人”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教育产业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与布局

星空琴行的倒闭带给培训机构的4点启示

你是否在教育产业的“盛夏季”感到一丝寒意?

在线教育独角兽企业总结

“教育+金融” 对传统行业的连接与赋能

《浪淘沙:教育+金融》自序

《浪淘沙:教育+金融》推荐语

教育投融资就看《浪淘沙:教育+金融》

2018教育产业8大关键词

关于教育产业投融资的20张思维导图

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的5点疑问

港股教育板块暴跌,看看4家上市公司怎么说

查看更多关于教育产业投资相关内容,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最新出版的著作《浪淘沙:教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