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有点难 退市新规有点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2024年第31篇,总第1024篇

风险提示

没有正文,纯属扯淡。

既然是扯淡,会涉及各种着调、不着调,靠谱、不靠谱的诗歌、杂文、规则解读、市场感悟、拍脑门预测等等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错不敢保证,也可能很幼稚,只为图个乐儿。

愿上帝佛祖阿拉观世音菩萨保佑善良勤劳坚韧的天朝人民!

晃荡晃荡要到夏天了,好像过几天气温就要干到30多度了。

从去年827新政开始到今年430系列新规+国九条,监管是越来越严,大环境已经被改变,上市公司、券商、会计师和其他中介都难受的要死。悲催的是,这只是开始。

最近也开始翻上市公司年报,随便叨叨几句公司,也叨叨几句退市新规。

没有正文。

万科有点难

万科这公司很有特点,N年前地产公司嗷嗷扩张时他在高喊活下去,提前变招儿;管理层人品不谈,公司以前的资产质量和经营能力还是不错的;在目前大A的环境下,算是个国资股东+民企管理融合比较好的模式典型;作为地产龙头,窥一斑见全豹,万科是优秀地产公司缩影,地产又对经济又很大影响。《万科怎么了》《万科 还是有点虚》《万科有点“鸡贼”》。我翻了翻万科2024年一季报,觉得万科确实很难。前一阵闹悬要暴雷,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具体财务分析不写了,只看看现金流量表就能感觉到: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是-94.21亿元。本期公司卖房子、收租金等主营业务收入产生的现金远少于为了维持日常经营支付的现金。白话就是“入不敷出”。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22.20亿元。本期公司处置资产、取得投资收益等投资活动收回来的现金远多于构建资产、对外投资的现金。白话就是“拆房卖地”。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89.45亿元。本期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远小于取得借款筹集的资金。白话就是“被迫还债”。

你可以想象个画面:一个曾经牛逼的老板最近有点落魄,自己的买卖不咋进钱,只能掏钱苦苦支撑;被迫卖了一些家当堵窟窿;好死不死,不但借钱费劲还有债主子时不时堵门讨债。

对于地产公司,这种现金流量状况是教科书般的“死局”,唯二活命的可能只有房价暴涨+ZF救援。前者嘛,我觉得至少今年没戏。后者嘛,最近不少地方取消了限购政策,坊间传言ZF可能亲自下场买房子。

万科都这吊样了,地产公司可以暂时删自选了,困境还没见底,反转尚待时日

退市新规有点狠

看国九条的意思,公司退市应该变容易了;前几天囫囵吞枣的学习了《一表看懂各板块退市规则》,发现退市确实变容易了。比如重大违法退市里的这条“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连续三年存在虚假记载”。

为啥说新规狠?你想想啊。

1.只说虚假记载,没说金额。理论上,连续3年,每年有10块钱的虚假记载,就够退市了。

2.会计核算这个东西,里面太多的主观判断。较真的说,判断没有对错,只有合理不合理。是否合理的判断还不是公司自己判断,需要会计师认可,监管认可。

3.会计差错更正和虚假陈述之间的界限无比模糊。

这第3点吧,过于学术,结论就是没个准谱。

对于会计差错,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里有这么句话,“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

虽然年代久远,但好赖给了个10%的标准。对于重大/重要会计差错,公司应该追溯调整。

对于追溯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里又说,“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给按照会计准则逻辑,重大会计差错,应该追溯调整,调整完就视同差错从未发生,多好的事儿。有道理哈,毕竟会计核算追求的永远是“客观反应、公允表达”。

这是会计准则的逻辑,但虚假陈述的逻辑就又不一样了。

对于虚假陈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里说,虚假记载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中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重大不实记载,或者对其他重要信息作出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描述。

这里面的重大和会计准则里的重大是一个意思么?是也不是。

好像没有严格的比例界定。比如差错更正的金额虽然很小,但如果导致公司利润盈亏变化、净资产正负变化、上市地位能否保持,都可能影响股票价格,从而被认定为重大。

那会计差错=虚假陈述么?我也不知道。

你说,靠会计差错更正去免责,有戏么?有的行,有的不行。

差错更正=从轻或减轻

差错更正≠从轻或减轻

差错更正=董监高的一般性履职行为

碎碎念

上市公司买了条狗,财务部门的大佬们犯了愁。

A说,狗这么贵,3000多块,比我的电脑都贵,晚上能看门,和摄像头一个作用,应该类比固定资产。

B说,屁,这个狗偶尔被同事撸,提供情绪价值,大家都开心,应该进管理费用。

C说,你们可得想明白了,买狗粮咋办?是搞成福利费,还是业务招待?去打疫苗难不成是“固定资产修理维护”?要我说,直接低值易耗拉倒。

这时,XX来了,查明老板成天遛狗、和狗玩耍,认为公司财务部门说的都不对,买狗的钱是关联方财务资助,应该列为其他应收款,老板得限期偿还公司本金+利息。

嘿,要是晚来三年,这狗能让公司退市。

说在最后

祝各位撸狗开心

Good Luck!

No.351

作者:寇峰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