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杯青岛啤酒,敬你不将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现代生活,“将就”这个词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晚上没空做饭,外卖“将就”一口吧……

今年业绩不好,收入“将就”一下吧……

他家条件不错,性格“将就”一下吧……

在不少人看来,“将就”似乎成了一个万能的词汇,它能够包容一切错误,并且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青岛啤酒携手B站发布的态度大片,共同喊出了“讲究不将就”的青年态度。而青岛啤酒《讲究不将就》的品质大片更是在当晚的央视播出。我们这才发现,在这个似乎万事都可“将就”的年代,原来还有那么多不愿将就的“讲究青年”。

人生必须讲究

一边被逼着内卷,一边又被指责躺平;一边被贩卖孤独,一边又被推销爱情;一边被认为将就,一边又被嘲讽穷讲究……总有人问,这代年轻人究竟怎么了?

年轻人确实不容易。首先要看到,这代年轻人面临的困境,与前几代年轻人完全不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足20%,而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70%。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压力、财富标准、成功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巨变。比如,有的人还在为买第一套房、养第一个娃努力,而身边的人却买了第二套房、生了第二个娃;比如,有的人还在为公司即将倒闭,日后何去何从而忧虑,而同学却在知名企业蒸蒸日上……

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信息量前所未有的膨胀。“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等文章在朋友圈中病毒式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焦虑。

物质上的不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自我认知的不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曾表示,过去的年轻人,其实思想有很大的同步性,跟整体精神同步共振,自我和国家、社会完全融为一体。但是,今天年轻人对于自己的个人生命价值有一种天然的维护,对于个体的价值和自由的感受和关注高得多。结果是,把很多焦虑也收到自己的意识里面来了。

可是纵使面对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种种困难,年轻人真的要放弃自我追求,变得不再奋斗,甚至将生活过得那么不充实吗?在梁永安看来,一个人如果只想求安稳,进入的生活无风无浪,未来必然是暗淡无光的。这个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想着就那么过去了,这只会越过越狼狈。

而“讲究不将就”,是我们能够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动力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讲究”是目标,是不满足于现状,是对裹挟的反叛。而“不将就”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将就”,会让我们不断进步,变得更加优秀和自信。

其实回顾历史,无论哪个阶段,无论哪种选择,青年人都在逐梦的路上步履不停。人类要向前发展,就要有这种不将就,这种对生活强烈的、更加符合人本主义的期待,这时就产生了新的社会变革的需求和动力。

不将就才能成就人生

当然,想成为讲究青年不容易。

通过青岛啤酒B站合拍的态度大片,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动辄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博主或者网络大V,也曾面对过“要不要讲究”的自我怀疑。

自媒体博主拉宏桑时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媒体博主能当多久,未来又会走向哪个方向;清华大学化工类博士、知名科普up主毕导也时常被网友质疑为什么毕不了业……

但他们依旧选择做讲究青年。拉宏桑讲究的是在体验不同的生活中感受乐趣;毕导的讲究是享受探究科学的过程。

青岛啤酒,这样的“讲究人”也不少。

青岛啤酒的王师傅,工龄是四十加一年,他说这多的一年是在他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作为一名酿酒师,当他还是小王时就写下一句话:“好人酿好酒”。如今 40 年过去,他敢说他对得起。对品质的讲究,是他对工作的不将就。

原料是酿造的基础,也是啤酒的灵魂所在。青岛啤酒采购部的李工,一年的飞行距离高达8.8万公里。一罐子麦穗,就代表一次远行。对于他来说,每一处麦田都曾留下他的脚印,每一缕麦穗的气味他都铭记于心。对行程的讲究,是他对原料的不将就。

酵母是啤酒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它能够将麦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青岛啤酒微生物实验室的孙工,每天用显微镜观察检测超过30000个酵母菌和其他菌种。从小就喜欢仰望星空的她,如今直径不足1%毫米的生命体,都是她显微镜下无声对话的星辰大海。对微生物的讲究,是她对味道的不将就。

酿造环境对啤酒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今年58岁的柳师傅就职于青岛啤酒的酿造部门,4年前被评为大工匠。在他看来,机器一直在更新换代,但温度与时间的把控,却需要言行的相传。对传承的讲究,是他对技艺的不将就。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会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然而花时间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远胜于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正所谓每一份讲究的事业,见证每一个“不将就”的人生。

敬每一位讲究青年

正是一代代青岛啤酒人的“讲究”,铸就了青岛啤酒今天的“不将就”。

对卓越品质的讲究,源于对生产细节的不将就。千挑万选的大麦、上亿株酵母中的优中选优、“分毫不差”的酒花添加;7级50多道的水处理,1856道质量检测项目,质量管控延伸到啤酒接触的56类材料的全过程品评,精准到0.1度的物流温控。每一种原料都要经过严格甄选,每一道工序都要经历“千锤百炼”。

对极致口感的讲究,源于对新鲜度的不将就。在数字技术和智慧物流的助力下,一杯啤酒的“新鲜度”得到不断刷新。运送原浆的专车昼夜兼程,保温集装箱每天温度变化在1℃以内,“冻龄”啤酒的原始口感;智慧物流高效连接工厂到餐桌,将过去只有酿酒师才能喝到的原浆,领“鲜”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对用户个性的讲究,源于对消费体验的不将就。作为全球啤酒饮料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青岛啤酒将生产制造逐渐转为柔性生产。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下单,就可以打造一款专属的私人产品,由此也造就了端到端的“零距离”互动体验,代表了青岛啤酒对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实践。

“不将就”的特质,也让青岛啤酒成为讲究青年的心头好。

《新洞察:“00后”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主张》报告指出:Z世代追求性价比与情绪价值的平衡,既要从虚拟世界获得满足感,也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仪式感。相比产品本身,Z世代更注重产品背后的个性化、品牌认同及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

青岛啤酒倡导的“讲究青年不将就”,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需求。

通往“理想国”的历程少有平坦的大道,做一个讲究青年也难以事事不将就,有时需要不计辛苦地翻山越岭,在光明抵达前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黑暗。

这个时候,年轻人就需要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需要一个陪伴,一起搀扶到终点;需要一个声音,唤醒内心的激情。而青岛啤酒就是希望起到那盏明灯、那个陪伴、那个声音的作用——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啤人用他们的不将就,只为酿好这一杯酒。

这一刻,手中的这杯青岛啤酒,背后是无数讲究青年坚守了无数次的不将就,蕴含了持续120年的奋斗精神,是极好的精神慰籍和情感鼓励。

人,总是要有一些不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