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资产配置的战术安排之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久前写了一篇:针对无成长性属于夕阳行业的etf类资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

在个人浅显的认知中:

etf类投资工具最适合用于配置两大类资产。

a、配置无成长性、处于夕阳行业的etf资产,博弈均值回归和周期轮动。

b、配置属于新兴产业,但在当下可能由于外部环境配套产业不足,或者资金支持不够相关设施不足导致应用场景偏少存在产能过剩,处于下跌通道的成长性行业etf,博弈的是景气周期下成长性和估值恢复的戴维斯双击。

那么就以我个人浅薄的认知来设想,针对成长性行业的etf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呢?

其实跟前面的夕阳行业etf博弈策略大同小异,因为都是针对特定类型资产,采用特定战术,具体的操作方法其实大同小异。

两种资产本质差别在于成长性的不同,也导致了对其看法的不同和一些操作上的区别。

其实所谓的投资在本质上来说,就是自己一生中所经历形成的不同认知,在投资的世界中形成的一种折射。

我们按照自己对世界的不同理解选择了自己认为最优质的资产,而这些资产的涨涨跌跌浮浮沉沉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但从投资层面上来说,是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在我不短不长的人生经历中,经历过数个经济周期的潮起潮落。

对投资的本质总结就是:

一定要坚持性价比原则。这个世界没有神话,所有的神话本质上就是骗局!

高成长性可以对应高估值,低成长性质对应低估值!

因为一些行业etf有成长性,那么对其的容忍度、容错率和操作的宽度上肯定有所放松。

因此针对成长类etf的投资,仍然坚持底仓加网格轮动的战术。

前面对低估值类etf的底仓构成中:采取的是技术分析手段,画线分成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支撑位。在价格运行到对应的技术分析支撑位的时候手动加仓,形成所谓的底仓。同时也注意市场情绪的变化,在市场情绪走到极度悲观的时候,可以采用人弃我取的战略,对一部分品种进行加仓,也来构成其底仓。

在进行成长类的etf配置的时候,也要坚持这个策略。同时又跟其有一定的不同!

因为其具有成长性,所以对其更加的宽容。可以利用定投这个工具,来进行时间维度的分散布局。

定投原则如下:

定投的开始:

首先选择品种应该是处于新兴产业,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现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但是由于行业周期性投资过剩或者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导致业绩下滑,对应的行业etf整体呈空头排列,且下跌50%以上才开始定投。

开始定投就意味着对这投资标的也开始网格交易,因此不需要过度用力。定投的数量每月只需要100份就行了,作为闲棋冷子的布局。

定投的力度增加:

投资在本质上,其实是自身认知的一种兑现。而认知的兑现靠的是事物的演进。

而事物的发生、发展、极盛、衰退,反转等一系列都需要时间。

定投力度的增加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时间频率的缩短,一个是定投数量的增加。但个人认为在时间维度保持每月定投是合适的,不需要改变。

那么定投力度增加就是每个月定投的etf份数增加。

个人认为:当etf整体亏损幅度达到10%以上时,可以增加每个月定投的数量。

etf资产下跌的幅度越大,每个月定投的数量越多!

同时一旦持有这类资产的人被市场广泛嘲笑为大傻瓜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定投的数量。

定投的停止:

一旦持有标的的亏损幅度回到5%以内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定投或者每月只投100份,恢复闲棋冷子布局。

定投策略的使用本质上是针对成长型etf自身特点所做的一个战术上的小调整。

而除了成长性这一个特点以外,成长型etf和价值类的etf在其他方面个人认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一样是一系列投资标的所构成的组合。组合内部互相作用力的抵消很难形成共振,因此涨跌的幅度会相应的缩减。

一样是一系列投资标的所构成的组合,所以是行业不死鸟。单个投资标的可能会爆雷,但指数组合的投资品种则不会。

等等………

所以针对价值类etf,本人按照价格划分为不同的区段,在不同的区段采用不同的网格间距、数量来回做差价的战术。同样这些战术完全可以无缝衔接应用于成长类etf。

在市场待的越久,就越会发现市场分两个阶段或者是两种风格。一种风格的价值风格,一种风格叫成长风格。或者一种叫做防守型策略,一种叫做进攻性策略。

最终,对价值型etf的配置和对成长型etf的配置本质上是为了玩转现金-价值etf-成长etf这个财富三角轮盘游戏!

对两种不同风格类型的etf采用大部相同但略有差别的战术安排,本质上是为了适应资产的特性,让这个游戏能够转起来。

大体的博弈策略已经定下来了,先按照这个策略运行、运转、跑一段时间。后期如果有新的情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聂会计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