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研究的三种方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917回复:303喜欢:2726


之前答应了网友,会分享一些之前内部培训的资料。这次来兑现了。本文记录的是之前给研究员做培训交流时说的一些内容,简单贴一贴。我们从体系到框架都和市场大部分参与者不一样,对基本面研究的看法和理解也是如此。

做基本面研究,是因为我们是以价值判断为投资核心的投资者。价值判断是我们的目的,基本面研究是桥梁。超额收益来自于差异化优势,简单说就是某些地方比别人更好。在基本面研究中,也是如此。在想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禀赋之后,需要思考的是你要做什么样的基本面研究。

(一)

我把基本面研究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深度研究,也就是大部分人理解和在做的。简单来说就是追求洞悉行业本质的商业逻辑。追求的是穿透力,洞察力。穿透和洞察对天赋的要求非常高。这方面的能力构建基本上基于天赋,刻苦的训练能达到的天花板不会很高。巴菲特强调的人们能懂的企业极其少,就是说的这方面。大部分行业在某个时点,它都有着正反面逻辑。并且两个逻辑都是能自洽。那么你要穿破迷雾,需要的就是洞察力。

比如白酒行业,商业模式确实很好。存货不会贬值还有可能增值。口味和品牌也构成很强的护城河。但在几年以前,大部分深度研究做的不错的投资者就会意识到一个逻辑——中期甚至长期看来,白酒的消费量有可能萎缩。这个逻辑有着数据和事实支撑。那么这时,你要穿透迷雾,有穿透力的研究者会发现即使量是跌的,高端白酒因为消费群稳固以及消费升级,至少在中期还有不短的好日子。更有穿透力的个别研究者,甚至能预判到10年以后行业的情况。投资本质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出价,这个时候,拥有穿透力的投资者就利于不败之地了,为什么不说稳赢呢,因为还有我们可能想不到的情况。

你要在那个时候就看到这些逻辑,而不是现在等待事情发生后才知道量跌也不影响高端白酒生意。这才叫做穿透力。又比如在八项规定出来后,高端白酒行业逻辑确实受到伤害。参公和商务宴请用量的的减少,后面消费要靠什么支撑?这个时候你如果有穿透力,可能能想到随着经济发展,中产阶级的崛起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会消化掉负面逻辑,并且有不少正面逻辑。

仅仅看到长期的正面逻辑是不够的,容易在遇到复杂冲击时依靠信仰,那些依靠信仰的投资者和古代不下雨就去求河伯的人没啥区别。靠运气赚钱在投资中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赚的是什么钱,你在这个行业里是混沌懵懂的原始状态,充分体现了人的动物性。动物性是理性的反面,坏处有多少就不必我说了。

对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来说,最好的一批投资者在深度研究上是很难拉开差距的。最多因为大家都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就是你80分,我75分的区别。因为大家的人力素质差不多。极有穿透力的人凤毛麟角,机构里也没几个。但毕竟80分也比75好,所以每个做投研的个体就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研究行业,这个和能力圈的概念有些类似。不过想要成为极优秀的一批,如果天赋一般,在这方面多努力都没用。

(二)

第二种基本面研究是角度研究。它充分地体现了你在超额收益思考中想到的竞争性,比他人做的更好——天赋不够努力凑,说的就是这一点。我们都知道物品是立体的。事物和人其实也是一样。

角度研究切入也有很多种方式。不少人懵懂地使用了它。比如有的人一定投1000亿市值以上的,有的人没有上市五年不投。但要科学地使用它,一定是建立在深度研究达到了一定基础之上。毕竟寻找角度要求你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比如我们说一个复杂的行业。

汽车行业,你要判断哪个企业能胜出是难度极大的。甚至是不太可能。判断谁最终会胜出是深度研究。需要对企业的文化、管理、历史、结构等等方面做很深入的研究和推理。在研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这个行业有着周期性。那么退一步,在渗透率逻辑(成长性逻辑)可能还在的前提下,在周期底部介入一批优质企业,赚这个钱就比较容易。这个就是对事物一定理解上,你做角度研究。对事物的理解是信息的深加工,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不同的角度。

在同样的一件事情上,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同样是汽车行业,如果我们前瞻穿透力不够,我就不去判断整车企业,而去看给大部分整车企业供应零部件的龙头。这个就完全降低了难度,绕开了问题。

角度研究很多时候是在你没有穿透力,也就是判断未来对你太难的情况下。你想办法绕开这个问题,而从其他的道路去到达目的地这样的一种办法。如果用武侠来比喻,深度研究好像就是大家在比拼内力强弱,比拼出招速度,比拼肉体力量。角度研究则好像见招,拆招,讲究的是一个字,有些人会理解成“奇”,有些人会理解成“诡”,这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有一条筋,智慧太低。看不懂的理解成博弈就更可笑了。       

为什么说是巧呢,是因为不仅仅是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上。在认知上,角度研究也可能帮助你的深度研究到达一个更深的程度。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2018年,大家因为一些事情非常担忧国内经济。这个时候你用深度研究是根本无法穿透的。宏观研究本身极度复杂,很难看的清楚。当然,你可以用“常识”去看,但很多时候有些常识也可能是自以为,没那么容易。这个时候角度研究就大放光彩了。

你换个角度。如果大家担忧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什么行业才可能有机会,能穿越时间?大家担忧的最坏情况,无非是大陆变成日本、台湾那样的停滞发展状态。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研究20年来日本、台湾的股市情况。最终会发现医药和消费行业以及经济体代表的优势行业,即使在那样的不增长的经济情况下,里面的好企业也能提供很好的回报。所以你通过研究,绕开了最难的问题,选择了这几个行业内最好的企业,即使发生担忧的情况,也立于不败之地。    

(三)

我把第三种基本面研究方式叫做维度研究。什么叫做维度研究呢,它不是深度追求穿透,也不是角度追求解答,它是追求用认知去看大逻辑或者说主要矛盾,和一般人看的是不同的维度,凭借的是认知,也就是思考力。由于样本太少,我倾向于绝大多数人做不了。维度研究更多的是依靠认知。它和深度研究不一样,深度研究某种意义上还可以依靠科学的训练,从75-80。维度研究几乎无法进步。所以有时候作为外人,你可能没办法判断能用维度研究的人是科学还是“玄学”。因为你是站在二维的人,没办法判断三维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投资猪股的投资者。在2018年猪瘟发生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大机会来了。为什么呢,逻辑很简单。作为相比美国集中度极低的中国,经过猪瘟之后,龙头集中度一定会迅速上升,业绩一定会爆增。而那个时候正反面逻辑都有数据支撑。而在2020年,周期开始下行的时候,这位投资者也还是坚定看好,直接看几年后的情况,坚定持有。这个时候,大家也还在争论价和量的逻辑,但是他看的是集中度。我们没有那个认知就很难去判断这个事情。

这个和深度研究不一样的点在于,不需要太多的信息,维度研究主要靠自我认知,也就是思考。并且也很难被他人复制。

最后,无论是何种基本面研究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提高赚钱的概率。从这点上看,结合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并且无论是深度还是角度,达到比较高阶都不那么容易。需要我们多思考。

 $卓凯知存价值共享A(P000717)$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3-14 22:5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0,也推荐给你。感谢猫总分享,学习了!。根据猫总这三点总结,具备第一种能力的就像你说的这是天赋型,有穿透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甚至能透过现在的不足发现未来的亮点,往往收益可能是最大,也是最难复制。第二种选角度的可以通过勤奋努力,知识和信息的搜集,对历史数据的参考,对国内外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只要足够的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这是适合大部分投资者的,但也是因为这样,容错率就比较低,平均的收益相对就会低一些。第三个就是正如你们所说的不维度的思考,偏离甚至跳出市场主流关注的维度,这个其实和第一点有点相似,也是属于看透看穿了最核心的东西,只是第一种在主流看来或者是一种逆向的想法,而这个可能更多是主流忽视或者更应该说目光聚焦层次不同。一个投资者的能力最终都是反应了投资者学习成长过程,社会经历,人生积累,格局层次等等,每个人都不同,希望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2021-03-14 22:49

行业选择上多从角度切入,个股选择上多从深度上挖一挖,从估值及行业格局变化上多从维度思考!

2021-03-14 21:58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么专业的内容,驴肉火烧看到了会怎么阴阳怪气。

2021-03-14 22:05

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能力。谢谢许总布道

2021-03-14 21:57

群大的这三个思考非常独特和有洞见,学习了!

2021-03-15 08:28

第三点维度研究的例子猪股,遇到猪瘟后,龙头集中度提升的主要逻辑。类似的有医药行业近年来遇到了集采等严厉的调控政策,当大家在疯狂地计算和讨论集采如何带来的行业毁灭性影响的同时,有一个近似的主要逻辑,就是某些领域的小企业逐步退出,龙头集中度会逐步提升,当然猪行业周期性比较突出,已经兑现了逻辑,而医药行业近来的市场更多兑现的是因为集采而创新的预期,一些行业的龙头集中度提升的逻辑还没完全兑现,当然,也不能说逻辑类似就一定会兑现,毕竟不同的行业,也可能负面的因素更多延迟甚阻碍的兑现。

2021-03-23 11:02

看了这个观点,深度,角度,维度,其实还和性格有关,和体量有关。和看过以前谁写过的类似吧,巴菲特是深度,高毅是角度,维度可能短中期的逻辑践行者。投资者有做个企业,可能更适合深度和维度,没有做个企业,可能角度更多一点。所谓的深度就是更细致思考整个产业链,角度和维度,更多的是常识,逻辑。最后还是在资产配置上的博弈,人性上的博弈,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2021-03-15 09:09

仅仅转发是不够的,要复制下来多看几遍!

2021-03-15 09:22

这里说的角度研究,概率来说,就是用宏观的商业规律 去替代微观的企业分析,看森林,而不是树木

2021-03-15 09:07

难得的好文,每个字都值得认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