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短线模型的研究与实战工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些短线投资者认为,短线投资讲究快速、机动地对市场做出反应,不可能提前做出什么计划,因而不需要 稳定的策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这会把自己的资金,完全寄托于自己的临时发挥上。实践证 明,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企 图依靠个人发挥来获得持续盈利,是 根本行不通的。只有在稳定的策略指 导下,在成熟的投资计划准备与执行 过程中,个人的发挥,才能够最大限度 地得到发扬光大。

短线投资策略的制定,一般要遵 循如下程序与要点。 第一步,通过数据与自我反省,检 查投资者自身在投资过程中的优点与 缺点,检查投资者所具备的客观条件, 为策略制定提供最真实有效的依据。 经常做短线的投资者,一般都多 少有一些值得自信的经验。然而,事实 上,不少投资者的投资绩效并不好,经 常不能获得超过市场的收益。对于这 些现象,普通的投资者往往把原因归 咎于一些意外因素、归咎于市场的不 可预测性因素。如责怪当时心情不好、 有朋友说不同意见、当时有其他事情 忙、听信了某位专家的错误意见等。这 些寻找托词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投资 中的问题。

要有效提升投资效率,必须 从自身的操作程序各个环节上进行深 入的检查。 首先要检查较长时间内的操作绩 效。把每次操作的盈亏记录进行统计, 计算出平均的收益水平,计算出平均 持股时间,并且与同期指数表现做一 个对比。如果平均水平远高于指数,说 明成绩良好,操作水平总体上不仅值 得肯定,而且可以总结出很有效的操 作经验;如果总体水平与指数接近,说 明操作水平居中,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如果远远低于指数,则要做认真的检 讨,说明操作水平存在严重缺陷,应该寻找到缺陷,逐一找到解决的方案。

其次,仔细分析操作中导致风险 发生的原因。风险发生,在股市操作中 存在必然性,投资者不必为具体一次 发生风险而自责。但必须检查,追究其 原因来自何处。通常,投资者缺乏风险控制手段是主要原因。例如,投资者买股票过分集中,而且喜欢追高,一旦回调幅度过大,投资者不得不经常采取止损措施。这种行为是过度重视盈利能力、放弃防范风险的表现。

在检查风险时,重点在于检查是否有风险防范 手段、是否严格执行了风险防范手段、 防范手段执行的效果是降低了风险还 是增大了风险。确定风险来源之后,从 策略上制定办法,对风险进行系统性 控制。

其三,仔细分析盈利方法,确定自 己成功率较高的方法,淘汰自己不熟 悉、使用起来容易犯错误的方法,达到提升成功率的目的。短线投资者的操 作方法,容易变动,但多数投资者有自 己相对更容易掌握的方式。例如,有些 投资者追涨更容易赚钱,有些投资者 则更喜欢逢低吸纳;有些投资者喜欢 固定炒卖一些蓝筹股,有些投资者则 喜欢不断追逐市场热点,等等。这些差 异本身没有孰高孰低之分,但一定有 投资者是否适合的问题。

投资者在分析时候,重点从选股、选时两个方面, 检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让后确定以 这种方法作为最主要的盈利手段。 其四,仔细分析自己所具备的条 件。在确定自己应该采取的盈利手段、 防范风险手段之后,就是要检查自己 是否具备这些手段所要求的客观条 件。记住,所有的操作方法,不过是一 个理论上的方法,要实现盈利,都必须 最终与市场的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发 挥作用。因此,每一种方法,都会因为 条件越充分,投资效果就越好,相反, 条件越不充分,投资效果就越差。 第二步,制定策略,书写成文。 首先,要明确制定策略的重要性。 之所以书写成文,目的就是以文字的 形式,迫使自己严格遵循策略要求,提 高操作水平、降低风险水平。

其次,在策略中,必须包含几个重大条款。一是盈利的主要模式与次要 模式。主要模式,要有广泛的市场适应 性,既能够在牛市中采用,也能够在熊市中运用。只有在市场处于特殊情况 下,才不得已采用次要模式。二是防范风险的手段。防范风险的手段主要包括仓位控制手段、分散持股手段、逢低吸纳手段、确认强势股手段、止损手段 等。投资者必须处理好防范风险手段与盈利手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解决好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矛盾。

三是选股条件。有些策略,把选股作为盈利条件或者风险控制条件,就应该明确选股的基本标准。四是选时条件, 包括买入、卖出两方面的条件。交易必须包含买入与卖出,短线交易就更加明确。买入、卖出条件之内,即包含着 在盈利状态下的结账技巧问题,也包含着在亏损状态下的止损技巧问题。

买入、卖出条件,要在模拟实战数据 上,必须总体上保持较理想的盈利水 平。如果达不到,就必须重新设计,采 取更为严格的手段提升成功率。 其三,要注意策略的可操作性。有 些投资者也做策略,但是,策略做得很 简单,往往是一种计划书或者目标书, 流于形式。在实战中,很多策略要求的 事情做不到,说明这种策略不具备可 操作性。可操作性的意义,是指策略中 所有要求做到的事情,都能够并且必 须依托较明确的可见信息做出明确的 判断,包括数据、公文、政策等各种确 定性信息。如果某种信息提示的模棱 两可的结论,那么,就应该从策略中将 该信息排除在外、弃之不用。可操作性 还在于,策略中所列各种手段,都是投 资者自身能够熟练掌握的,绝对不包 括那种只有一半把握的手段。

第三步,模拟操作。 当正式的策略文本形成后,投资者 不应该马上就使用大规模资金按照这 种方式去操作,而是应该首先进行模拟 操作,或者投入小额资金进行模拟性质 的操作。模拟操作的优点,在于投资者 在适应新的策略时,可以付出最小的学 习成本。 在模拟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应该 用流水方式记录下来自己的操作过 程、收益状态。一般情况下,至少应该模拟一个月以上,才可以看出短线策略制定的是否合理。当一个月模拟操 作完成后,投资者就可以进行模拟总结了。

第四步,模拟操作的总结。 模拟操作的总结,首先要做的, 自然是收益水平是否达标。如同任何工程的验收一样,模拟操作就是一次 严格的验收过程,验收的标的,就是 策略是否达标,是否能够在未来的投 资过程中真正发挥效用。收益水平, 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由于策略不同,收益水平的要求也会 不一样。关键是,投资者在制定策略 时,所要求的标准是否达到。如果该 标准能够达到,则说明该策略在收益 能力方面已经达标。

其次,要检验的是风险控制是否 达标。一个月的模拟操作期间,如果行情很顺利,可能会掩盖策略的风险控 制能力,因为市场实际上没有发生有 效的风险,反而不利于检验策略的风 控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对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实际上发生了 风险、但因为当时没有采取措施、结果 价格回升了”这种状况,如果存在,就 应该把该状况下所形成的盈利进行修 改,改为风控损失,看修改后的风险状 况以及收益状况是否达标。

其三,要检验投资者的执行能 力。模拟操作,给投资者带来的心理 压力较小,相对来说,更容易做出较 好的投资。投资者要对每一笔操作, 是否符合策略要求做出明确的“是与 否”的回答,如果否定答案偏多,则 说明执行方面存在问题,要么是投资 者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不适宜按照该 策略操作,要么就是策略存在难度过 高的问题,必须进行难度降低修正。 一般来说,造成难度过高的原因,是策略的盈利目标偏高。如果降低目标,可能会更容易执行。

其四,要检验投资过程中,信息等客观条件状况是否良好。这方面,实际 上,投资者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就已经 能够发现问题了。如果发现,本来应该 提前获得的消息,老是没有提前获得, 反而在事后才得到,导致耽误时机,那 么,就说明客观条件存在问题。还有一 些客观条件,可能是交易软件、工作环 境等方面的问题,投资者都必须注意。

第五步,验收合格后,进入实际投 资操作阶段。 如果模拟操作验收合格,投资者 就可以进入实际操作了。原则上说,模 拟操作没有对投资者承受风险压力进 行测试,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因此, 投资者进入实际操作后,资金应该先 投入一部分,在操作上感受到压力情 况下,能够像模拟操作一样有效处理 问题,然后再增加到预定的投入资金 规模。 投资者不要忽视策略制定这个重 要环节。所谓万事开头难,对于投资来 说,最难的环节,就在投资策略的制 定。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就如同 黑夜里开车没有探照灯一样,风险随 时会发生。在策略制定过程中,一定要 有耐心。准备策略验收成功,就如同准 备新房落成、准备新公司开业典礼一 样,是投资者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策略 既成,任何市场情况下都有赚钱的机 会。股市是一个机会无穷的地方,但机会只留给有策略准备的人,风险则留给没有策略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