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仅新能源是增量市场而疫苗只有存量市场】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4喜欢:2

⊙国产13价和国产2价都是研发了十几年后上市,才两年就变成存量市场啦[为什么]

⊙目前国内这两款产品渗透率相对于美欧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全球范围内,13价只有三家,2价也只有两家(其中葛兰素史克贵多了),4价一家更贵,9价则垄断贵得离谱,关健是在全球供不应求。

⊙国产2价政府惠民工程项目这才算开了个头,未来若干年是大势所趋(外企产品无源这块蛋糕)。

⊙13价在河北廊坊政府买单第一针,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13价这才刚开始出口第一个国家,目前已经开始多措并举。

⊙这两款产品的竞争对手四五年后再看(如果他们能一切顺利成功的话,后来者需要头对头对比,他们已经不能算填补国内空白,很难得到什么优惠政策)。之后他们如果成功上市,完成全国省市布局同样需要这么长时间甚至更久,因为头两家都已经有了广泛布局,有了首针或两针甚至口碑和市场惯性。

⊙疫苗大单品与国外签约,一签就是N年,或者进入签约国政府免疫接种计划,把未来多年的格局都敲定(外国政府更需要稳定,所有国家政府最担心的就是质量不稳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国与国签约生物疫苗产品程序十分复杂,形成贸易关系同样复杂,没有哪个政府会没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添堵)。

⊙疫苗大单品达到三四家后,再后面的可能连三期临床试验都不敢做,甚至有的可能主动终止三期临床,因为耗时漫长、耗资巨大、冒险且毫无竞争力了(先发制人者用两三四年时间快速扩产能,占领国内国外市场~疫苗是首针,二针,三针,首针定乾坤;价格上有了量的优势,市场上有了认知度的优势以及惯性)

⊙至于mRNA新冠疫苗,截至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的失败。周六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有两条值得注意:1、政府明确支持国产疫苗;2、明确表示,在当前奥株BA.4/5流行的形势下,所有国产新冠一代疫苗都仍然有效(这一点很给力)。

⊙一旦沃森mRNA新冠疫苗成功,意谓着沃森合作的二代广谱2价(也许是多价)疫苗也有了未来进一步盼头,而沃森布局研发的多款MR na疫苗和siRNA药物就会打开想象空间,毕竟mr na是生物疫苗和生物医药的未来方向。

⊙沃森MR na新冠疫苗的成功,在国际上或多或少会与13价、2价出口形成联动效应,在国际上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也算意义深远,毕竟长远的未来后面还会有包括MR na序列在内的其它若干产品


⊙至于新冠病毒,目前主流科学界都认为它将与人类共存。

⊙当然说这一大堆,丝毫不代表明天或下周的股价走势。沃森这货虽然很尿性,我个人还是先放眼未来三五年

然后呢,再说

⊙补充一句:当然,13价也有存量市场,例如,辉瑞打不了的(1岁+6周)以上,六周岁以下的幼儿和儿童

2价也有存量市场,比如,即将过二十五六岁,还没有打上九价第一针每晚焦虑得睡不着觉的“大龄”女青年,以及其他年龄阶段对抽签九价失去在耐心和信心的急性子,或者家里不差钱先打了二价再说,今后有机会再补九价的现实主义者[捂脸]

全部讨论

2022-07-25 07:11

说疫苗是存量市场的,完全是脱离实际情况的主观判断。疫苗行业成长空间巨大且行业增速一直很高,且国产替代需求迫切,脱离了这一行业基本面看股价分析都不能算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2022-07-24 22:08

⊙大A所有板块门类中,疫苗板块的竞争格局算是具有较长时间的明晣性。

⊙很多板块存在三年河东五年河西的现象。

⊙疫苗有科技属性、消费属性,但科技领域存在一夜颠覆性的现象,或者至少是概念上的颠覆,颠覆之前可能是【盲态】。

⊙生物疫苗科技特别是研发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的复杂性先放一边,仅仅疫苗研发过程的【程序性壁垒】绝对是绕不开的【烧时间】的坎!(疫苗是给健康人打的,这是它十分特殊的行业属性铸就的)。

⊙后来的竞争对手,他前行的步伐在先行者眼里就是透明的,是可以掰着指头计时的。

2022-07-25 11:52

如果从更长远的未来世界格局看: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国疫苗行业弱小的象婴幼儿,世界级大单品产品为零,直到两年前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13价、2价),浮出水面。

新冠疫情是人类的灾难,也是中国疫苗行业的一次契机:多家企业布局重组蛋白技术路线、腺病毒载体系路线,以及第三代未来技术路线核酸疫苗(mRNA、DNA)。。。

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在生物疫苗领域与美欧发达国家如此接近,接近同步跟上来了。

相信五到十年后,中国生物疫苗、生物医药行业会有巨大的发展进步,会有一批重大产品以原研的方式贡献给世界。

中国疫苗行业从幼儿儿童成长为青壮年,这就是一个可以预期的巨大长期成长空间。

资本市场上股价的长期长幅就是基于企业的长期成长性。

2022-07-25 01:25

说得好 看着就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