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观察 | 从艺术家作品的拍卖历程,看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与信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剖析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历史回顾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艺术市场最为活跃的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七位近现代艺术大家,毋论交易数量,还是成交额,都在市场中独占鳌头。

吴冠中,《长城》,1986水墨设色,179 x 95 cm

市场影响力略有下降,

成交额难回历史峰值水平

2012年与2023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成交额接近:2012年总成交额616亿元,2023年614亿元。但是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7位艺术家的成交总额,下降了34%。7位艺术家的成交总额,占中国艺术交易市场的占比下降:2012年占比14%;2023年,该占比降至9%。相比十几年前,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等7位艺术家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力,略有下降,成交额或很难回升至历史峰值水平。

当下,传统书画的收藏门槛较高、现代人审美逐渐偏向油画:据《2024胡润中国艺术榜》,连续第四年,油画艺术家上榜人数多于国画艺术家。对比十年前,油画家在榜单中的占比明显上升,2014年油画家和国画家上榜人数分别为32人和69人。油画艺术家占比从2012年的32%涨至2023年的60%。同时,新兴艺术家不断涌现:今年上榜艺术家(在世)平均年龄62岁,已连续五年下降。今年不超过50岁的艺术家(在世)占榜单近3成,50岁以下(含50岁)的少壮派艺术家增加6人,至29人,已连续五年增长。

艺术拍卖中,似乎油画拍卖记录屡破天价,上亿的画作更是多以油画为主导。比如,艺术大师赵无极作于1964年的岭峰之作《29.09.64.》,以2.4亿港元落槌,再次印证了油画在艺术品市场的“霸主”地位。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赵无极《29.09.64.》

230 x 345 cm (90 1/2 x 135 7/8 in.)

油彩画布、1964年作

油画是当代艺术中接受度最高的创作媒介。当代艺术家创作类型多样,油画、雕塑、版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均有涉猎,然而主要成交额贡献仍来自油画。中国当代艺术家TOP10油画占总成交额的比重均在80%以上,甚至除去陈逸飞与方力钧二人,其余艺术家竟达90%以上。成交量上油画也具有显著优势。除刘野与方力钧,其余艺术家均以油画成交最多。可见,在当代艺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大前提下,油画将有望代替书画成为中国艺术市场新的风向标。

在全球领域的艺术品拍卖会上,70%以上的拍品都是油画,拍卖价格也非常高 | 图源:苏富比

近年来,新兴艺术家、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主题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备受瞩目。自本世纪初以来,进入全球拍卖市场的年轻艺术家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一个越来越有趣的细分市场的代表。艺术市场对新兴艺术家的胃口自2019年以来只增不减。放眼全球拍场,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邦瀚斯等几大拍卖行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

冉冉升起的新兴艺术家正在吸引全球买家、尤其亚洲年轻一代的追捧,他们对艺术市场的潮流和趋势触觉敏锐、反应迅速,且更容易对拥有相同成长背景的艺术家作品产生兴趣与共鸣。

受时代因素影响艺术品交易略有波动,

拍卖市场走向成熟

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二级市场,拍卖的公开、透明、竞价等属性,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一位艺术家作品的商业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市场的起伏中,无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以来的全球性疫情所导致的经济波动,都对艺术品交易产生了一定影响。疫情使得市场流动性减少、经济不确定性增强、高净值人群的收入和财富缩水。据《2023胡润财富报告》,去年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由211万户降至208万户。而7位艺术家的成交总额在2018年和2019年达到顶峰,随后逐年下降,直到去年才有所回升。

图源:胡润研究院

除2020年上半年整个艺术品交易被迫停止外,近两年的拍卖数据均呈现出稳定态势。就中国内陆拍品市场而言,千禧年之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峰值。可以说,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爆炸性发展的一年,各大艺术家的成交量和成交额都在这一年井喷,最高成交价纪录也频频爆出。

而2011年以后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除了数量与成交额的变化,其他改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市场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机会投资主义者的成功概率大幅下降,市场自身规律发挥作用,开始引导市场走向相对正规与成熟。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品买家学习能力强大,越来越多的买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研究市场行情、所购藏的作品以及市场的合理价格等,而不是盲目一味地追求艺术家名头或尺幅大小。买家对艺术家作品日益深入的研究,成为影响艺术市场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藏家的影响力在全球越来越受到认可,而且这批实力雄厚的藏家学习得非常快,尽管他们收藏的历史不长,但对艺术品的鉴别、欣赏水平以及在挑选藏品方面的能力已经与全球顶级的藏家不相上下。”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艺术品拍卖而言,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去年录得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达到63.3亿美元,同比微跌2.6%。近年来中国藏家对艺术品的投资渐入佳境,他们对顶级的艺术品“热情不减”,但数年前对某件艺术品的狂热却有所消退。由于艺术品价格信息对称性不断增强,中国藏家对某件拍品的判断和市场价格越来越成熟,今年在“大货”(指单笔金额较高)上面的非理性出价较少。

7位艺术家中,张大千作品的受欢迎度最高,

吴冠中的作品的稳定性更强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艺术收藏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投资保值的方式,更能彰显收藏者的文化品位。

据《2024胡润中国艺术榜》,张大千以20.1亿元成交额第十次位列《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首,比上一年上升78%。齐白石成交额上升182%至15.3亿元,张大千、齐白石二人作品的数量、金额在拍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在刚刚结束的今年苏富比拍卖会和中国嘉德香港及保利香港拍卖会上,张大千作品尽管没有再现亿元价格,但仍大放异彩,成为弱势市场中最耀眼的明星和中流砥柱。

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上,28件张大千作品成交金额达5375万港元,约占中国书画专场三分之一。其中,张大千1966年作《荷花屏风仕女》镜框,尺幅仅2.4平尺(60×44.8cm)。成交价高达1860万港元;张大千1951年作《水仙》镜框尺幅约半平尺(26×24cm)获价254万港元。如果加上“清气娱怀——刘汉堃家族珍藏书画”和“乐山堂存珍”专场中的3件张大千画作,这次张大千作品共成交1.62亿港元。

张大千 朱衣大士 立轴

188×91.4cm

成交价 HKD | 7,757.50万(RMB 7,029.85万)

2024.04.09 蘇富比

名家的艺术地位十分稳定,加上投资收藏作品的风险小,增值潜力大。从总的趋势看,艺术市场总是升值的。而大千的作品好比股市中的“龙头股”、“指标股”、“领涨股”,12年总成交额占7位艺术家的29%,始终处于中国书画价格的领先地位。

只要字画市场启动,大千的作品价格可望率先攀升,即便在当下疲软的艺市,也不妨碍各大拍卖行争相寻觅大千的力作,因为拍卖会有大千作品特别是精品,不仅可以博得众多藏家的眼球,提升拍卖会的档次,而且可以保证或是增加拍卖行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5月31日举槌的佳士得香港2024春拍“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就汇集了来自张大千、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名家逾二百件书画佳构,荟萃多个全球显赫私人珍藏,吸引藏家的踊跃竞投。在现场、电话及网络买家的加持之下,共录得逾1.92亿港元成交总额,2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9件拍品超五百万港元成交。张大千与齐白石成为本场最为瞩目的焦点。

齐白石《松柏高立·篆书四言》266×100cm

成交价:RMB 425,500,000

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2011.05.22

篆书对联:人生长寿,天下太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走势日趋强劲和艺术品市场的回暖,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等近现代艺术大家的作品价格稳中有升,12年来的成交额但也呈现不同的走势。其中,吴冠中作品呈现“大升小降”态势,其作品的稳定性更强。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的作品成交额“小升大降”: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作品成交额“一路向下”。作为艺术收藏品的价值,当然要有较高的艺术性。但不可替代性是收藏品的收藏价值的一个必备属性,珍稀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在经历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全球交融互联的大背景下,艺术家将以多元和包容的视角,在创作方式和发生场所发生着质的转变,为艺术世界带来新启示。而在二级市场的全面登场,则将彰显出艺术市场在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资料来源:Samuel Art、收藏家杂志社、艺术市场趋势等

❖ END ❖

往期推荐

60岁北京油画家刘野首次成为中国最成功在世艺术家 |《2024胡润中国艺术榜》重磅发布

风云变幻!中国跃升为第一大拍卖市场,2024年艺术趋势与春季拍卖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