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饿了么交卷:带动本地生活同比增长19%,变革成效显著,“上岸”来到最好时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饿了么最终是否会走向IPO资本化,这只是一个经营结果,通过自身不断变革促使估值增长的过程,才是无法略过的。眼下的饿了么,显然需要开启下个三年的新征程。

左手增收、右手减亏,

创造“价值增量”

5月14日,阿里巴巴公布2024财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受季度内交易用户和购买频次显著提升所影响,饿了么订单增长强劲,同时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季度内收入同比增长19%,年收入实现增至598.02亿元;与此同时,受益于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到家业务亏损持续收窄,本地生活集团的亏损也从上一个财年的131.48亿元人民币,进一步缩减至98.02亿元人民币,相比上个财年减亏继续超25%。

可以说这个财年,不仅阿里稳住了核心电商的基本盘,饿了么所在的本地生活集团,也拿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年收入接近600亿量级,年亏损收窄至百亿以内。要知道,在2022财年,这个数据还是年收入435亿,年亏损220亿。

左手增收、右手减亏,这份财报既是这三年阿里本地生活经营提效的直观体现,也是饿了么过去三年组织革新历史的注脚。

回顾过去三年,阿里包括饿了么在内的本地生活板块进行了多轮调整,整体组织革新下,饿了么连续多个季度的净GMV、订单量、单笔订单价、毛利都在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例如上个季度,饿了么持续创新消费体验、增加平台优质供给,实现了交易用户和购买频次的显著提升,由此也带动了平台订单强劲增长。再把时间线拉长,订单量上,本地生活过去的几个季度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单笔订单的价格在过去三年连续多个季度都是正向发展的。这些数据改善的战略意义是,饿了么可以长期维持住用户黏性,成为用户“生活功能圈”的重要版图。

3年时间,饿了么在核心指标上持续向好,单位经营效益优化、平均订单价格提升,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加速减亏。能在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实现按期有力减亏,饿了么的“上岸”概率也伴随着时间复利加速变大。

在现代管理学的认知中,公司的组织发展往往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过去三年的这个周期,饿了么在俞永福手中的重任是减亏、交易快速增长、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吴泽明、韩鎏接棒的25、26、27三个财年的新业务周期中,饿了么的重担则要搭建好商家、消费者、供应链、配送履约等多方共存的生态,充分发挥和行业协同共建的优势,创造即时电商在消费体系中的“价值增量”。

搭建平台愿景,提升经营能力

财报数据之外,饿了么“促科技创新,与生态共进”的平台使命愿景,在过去一季度中有了最新实践落地。

3月,饿了么零售商家SAAS平台“翱象”推出“AI经营助手”。通过这一经营工具,平台可为商家提供包括周报推送、指标异动归因、行业商家对比、市场趋势选品等在内的全方位经营服务,商家可智能生成各类经营关键报表和关键数据,快速定位经营问题,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把握生意机会。

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持续改善,饿了么也在进一步迭代物流技术,提高骑手配送过程的顺畅性,综合缓解骑手配送压力,不断提升骑手安全防护。

季度内,饿了么“蜂鸟即配智慧大脑平台”项目持续升级,通过物流超算平台,饿了么针对时空智能、智能调度、路径规划等技术方向进行了建设及优化,可以帮助骑手减少配送路途不确定性、提升骑手订单的合单率与顺路率,实现为骑手降低配送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骑手小时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饿了么已申请超800件物流技术发明专利。饿了么的物流超算平台正为消费者、骑手和商家带来更高效精准的“准时达”体验。

另外,平台还通过“免单一分钟”、“挑一挑”、五折天等创新玩法屡屡破圈,登上热搜,受到消费者的种草。

今年“百人团”大会上,透出另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对于未来,阿里控股集团层面和饿了么新管理班子对一些战略共识已经达成了统一。这些共识包括:用户的消费习惯,在不同品类里,在越来越往即时到家趋势发展;饿了么商流很大程度上承接了这些用户发展趋势;蜂鸟即时物流会成为这个趋势里面的基础设施。

这也意味着,下个三年,饿了么和本地生活集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具有相对高的确定性。

借用新任CEO韩鎏在会上的表态来说,即饿了么的长期战略赛道就是“1+2”——其中“1”代表做好一个“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则代表饿了么新确定两个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一个是要做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第二个就是要做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众所周知,外卖是饿了么的基本盘,但到家业务的品类早已超过餐饮,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即时零售。

去年双十一,饿了么在上海举行即时电商品牌商家大会,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携手100个零售品牌,用两年时间实现100%增长。而蜂鸟的即时物流除了为饿了么提供基础能力,还可以做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在下个三年,即时零售和即时物流注定是饿了么重点发力的新赛道,要承担第二增长曲线的使命。

变与不变,

在新阶段开始新征程

在组织革新和经营水平趋于稳定之后,饿了么“上岸”之路的上半篇告结,而在下半篇开启之际,饿了么的新老管理团队也正式交接。

今年3月,俞永福卸任本地生活集团以及饿了么董事长,两位80后年轻管理者接任。为何会在此时交接棒,俞永福表示饿了么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会按三年一个周期来制定业务战略和做业务实施。这标志着阿里本地第一阶段的组织变革任务已彻底完成,饿了么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已经来到了新阶段的大门前,将开启步履更快的第二赛程。

在此期间,饿了么沿着永福此前框定的战略方向。在“四横四纵”的指引下,饿了么超级App作为核心业务资产之一,并强调指挥作战效率体系、测试效率体系、评价激励效率体系、学习沉淀效率体系的“四纵”业务能力。

在自主性得到显著增强之后,饿了么的改革更为彻底,运行和增长效率也随之提速,最终的结果是,对于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也能做到及时响应。

此外,在既往健康增长的轨道上,饿了么将要开始走向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新老班子交接中,饿了么新掌舵人明确了几点变与不变,从中也可窥得这家公司下个三年的发展走向。饿了么新任CEO韩鎏在百人团会议的开年讲话上明确表示:饿了么的未来,仍然会秉承“坚持和笃定”两个关键词。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双轮驱动、四横四纵”的战略方向不变;用户商户骑手的价值驱动不变;技术驱动的时空商流、物流超算能力建设不变;全国经营中心+地区经营中心+经营指挥体系的经营模式不变;阳光务实自驱坚持的文化导向不变。与此同时,面对风云变幻的大环境,饿了么上下也将勠力同心,内心保持“笃定”。

饿了么已经站到一个新的阶段,正式开启下半程的大门。俞永福用三年给饿了么的未来打实了地基,更加年轻的新领导班子,在此基础上有很大的良性发挥空间,但同时也有更多新挑战。

对年轻的新管理团队来说,这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因为不仅要“守正”,稳住此前的成果,又要“出奇”,在第一阶段稳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锐意创新。下个三年的新周期,饿了么很大概率将迎来盈亏平衡点,又或许将实现独立上市,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本地生活这个长坡厚雪的行业,无论是坚持既往正确战略,抑或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都是极为重要的。饿了么用过去三年的螺旋上升来证明,这个业务模型是存在进一步增长和盈利能力。现在唯一的变量就是效率与时间,而这两者同样也是相辅相成。

在目前人才队伍和技术驱动的不断夯实之下,饿了么或许会跑得越来越快,无论是对于自身业务扩展,抑或是对于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贡献,或许会随着时间获取越来越多的增量复利。

饿了么最终是否会走向IPO资本化,这只是一个经营结果,通过自身不断变革促使估值增长的过程,才是无法略过的。眼下的饿了么,显然需要开启下个三年的新征程。

资料来源:虎嗅APP、子弹财经、财经杂志、新摘商业评论、商业财报

❖ END ❖

往期推荐

好莱坞传奇巨头又将再次易主,或成今年全球最大一笔现金收购案

英伟达微软等大厂布局、投资不断,东南亚成为人工智能新热土

2035年印尼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或达306亿美元,在能源转型这块“大蛋糕”上,中印合作打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