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印尼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或达306亿美元,在能源转型这块“大蛋糕”上,中印合作打开新空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印尼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需求正呈现不可阻挡的上升趋势。摆在国际投资者面前的,是印尼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巨量的资金需求。印尼这片新能源投资热土亟待扬帆出海的投资者前去开发。

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印尼可再生能源的大蛋糕

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和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印尼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自颁布《能源法》以来,印尼政府便一直寻求机会以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水电以及源自海洋的动能和热能纳入国家能源计划,旨在到2025年年底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23%,到2050年年底提高至31%。

煤炭可谓是印尼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巨大的资源潜力形成反差的是,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极低,全国发电量的一半来自煤电。受限于资源禀赋,印尼能源和电力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截至2022年末,印尼的发电类型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只有13%左右,其中风能和太阳能装机量占比不足1%。

4月1日,中印可再生能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办,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总裁在论坛上表示,印尼正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建设前景广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加强和加快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展优先项目,包括立即兑现融资承诺。”

2023年底,由印尼政府和国际伙伴集团(International Partners Group, IPG)发起的印尼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JETP)发布了综合投资与政策计划(Comprehensive Investment and Policy Plan,CIPP)。其中预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将占到整个电力装机量的44%,这个份额将在2040年上升至75%,在2050年达到90%。其中,可变可再生能源(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装机量份额将从目前的不足1%上升到2030年的14%,2040年的25%,以及2050年的36%。

数据来源: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秘书处和工作组2023

有研究指出,这些政策的改变和出台,对于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还存在诸如股比政策、一定比例的本地成分等制约因素,但印尼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种问题所在,在全球去碳化的大背景下,印尼国内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素正在减少。

降低风险,能源转型加速

多年来,印尼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5%左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电力需求持续攀升,这使得印尼陷入能源保供和转型发展的两难困境。有分析指出,这是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的普遍困境。在面对复杂挑战时,印尼常常选择优先满足能源供给,并将能源替代作为增加能源供给的辅助手段。

尽管有大量化石能源项目仍在规划之中,但考虑到这些已规划的项目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余地似乎并不宽裕。因此,在2030年前,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将主要依靠水电和地热等稳定电源,同时在未来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电力系统,并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特别是在离岛地区进行风电和光伏的开发。

综合考量印尼当前的在建和规划中的能源项目,如果按照2025年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目标分别为25%和30%来计算,那么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分别为11.21吉瓦和25.23吉瓦。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成本预测,到2025年和2035年,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需求预计将分别达到261亿美元和306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秘书处和工作组2023

目前,风能和太阳能在印度尼西亚的能源结构中所占的份额非常有限,但地热能和水力发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此外,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开发这些项目,特别是地热能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地热开发商 Geo Dipa 94.5% 的股份由印度尼西亚政府持有,4.5% 的股份由国有电力公司 PLN 持有。除了Geo Dipa之外,PLN还有自己的地热子公司,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Pertamina也是地热发电的主要开发商。

印度尼西亚 Muara Laboh 地热发电厂,为约 42 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 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2023 年 11 月 9 日,印尼与阿联酋马斯达尔合作、位于西爪哇的Cirata水库浮动光伏电站,峰值发电量可达192 兆瓦。而据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同时启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投资计划,向美国、日本等进行200亿美元融资,以加速其电力行业脱碳。

印尼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雄心不止于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由于新加坡对进口低碳电力的需求,促成了两国签署可再生能源合作备忘录,印尼渴望凭借毗邻新加坡的地理优势,成为其首批低碳进口项目的提供方。截至目前,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附带条件地许可了五个项目,从印尼进口2吉瓦的太阳能,而印尼则是期望到2035年能向新加坡出口11吉瓦的低碳能源。

可再生能源专家认为,印尼政府似乎希望在近期优先发展地热能和水力发电。他们可能想这样做,因为这是他们以前做过的事情;他们知道如何去做,像Pertamina和PLN这样的大型国有能源公司已经积极参与该行业,并将从加速投资和发展中受益。

另一方面,JETP 的外国合作伙伴似乎希望让印度尼西亚迎来太阳能领域的巨大投资热潮。他们希望一系列有利于市场的改革,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印尼可再生能源合作

打开新空间

中国是印尼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第二大外资来源。4月1日,在国家会谈中,来华访问的印尼新当选总统普拉博沃表示,将延续佐科总统的对华友好政策,积极推进两国的战略对接。2023年10月18日,印尼与中国发布《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其中第十条提到,两国将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在能源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发展重点产业开展更多高质量合作,包括风电与光伏。

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助力印尼实现能源转型的目标,以清洁能源助力能源低碳转型。中资企业中标的10万千瓦漂浮式光伏项目,为目前印尼境内第二大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而其第一大集中式光伏项目——芝拉塔(Cirata)漂浮式光伏项目刚刚于2023年11月全容量并网发电。芝拉塔项目是印尼首个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它虽然由PLN和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合资开发,却是由中资企业一手承建。

Cirata水库浮动光伏电站,峰值发电量可达192 兆瓦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在印尼拥有三座燃煤电站,是印尼电力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家能源集团率先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中标100兆瓦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首个境外光伏电站投资项目。这一项目不仅拓宽了国家能源集团的海外投资业务,更是打开了中资企业在印尼中标集中式光伏项目的大门。从传统的煤炭投资拓展到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家能源集团为在印尼运营燃煤电站的中资企业提供了投资结构转型的借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称,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表面,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印尼总统佐科在出席芝拉塔项目并网发电仪式时表示,印尼拥有大型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梦想终于实现,将继续挖掘各种可再生能源潜力,以支持未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就可再生能源合作而言,中国和印尼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印尼各界的表态也印证了这一点。除了学界和政界,印尼PLN总裁达尔马万也在4月1日的投资论坛上也表示,加强国际合作对印尼发展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PLN愿与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国相关企业一道,深化新能源、智能电网领域的合作,加快落地一批绿电能源项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和印尼在可再生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深厚的渊源。随着中国和印尼全方位战略合作的深化,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合作方面将迎来广阔的前景。

资料来源:赶碳号科技、财经十一人、南方能源观察

❖ END ❖

往期推荐

微短剧掀起流量狂潮,强势收割竟成热门赛道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大降价,市场风云变幻热辣滚烫

手握1800亿美元,巴菲特2024年股东大会畅谈苹果、AI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