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必读】证监会打出组合拳,释放强监管鲜明信号;转融券“T+1”今日起实施;有色金属ETF领涨3月市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13

要闻汇总

1、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称,证监会近日集中发布四项政策文件,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从发行准入、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中介机构监管等各方面系统性提出政策措施,切实回应市场关切,增强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专家认为,系列政策文件中,既有着力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务实举措,也有中长期夯实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制度安排。未来,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将从多方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从而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人民网)

2、根据证监会安排,3月18日,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市场所理解的转融券“T+1”正式落地。此前,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工作已经开展,参与测试的券商纷纷表示顺利通过。业内人士称,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目的在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随着后续制度规范持续落地,更多改革措施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提振投资者信心。(中证网)

3、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赴新疆调研,指出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第一财经)

4、进入2024年以来,以股份注销为目的的回购方案在A股市场蔚然成风。与此同时,监管层对于注销回购的支持态度也逐渐鲜明。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831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其中,91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是为了通过注销股份达到市值管理目的。数据显示,回购计划的总量以及注销股份用于市值管理的回购方案数量,均远超2023年同期。(第一财经)

5、随着新冠检测需求急剧下滑,多家体外诊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行业由热转冷,部分拟上市的体外诊断公司也选择了终止IPO。除菲鹏生物,2023年以来,还有雅睿生物、中翰生物、致善生物、全式金、瑞博奥、凯实生物等新冠检测业务占比较大的体外诊断企业,陆续主动撤回相关上市申请,终止上市。

6、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发布。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认为,《行动方案》的出台,有望提振投资和消费意愿、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机械、电力设备、电子、汽车、家电、医药等行业存在机遇。(中国政府网)

7、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听花酒的母公司-A股公司青海春天,非常罕见地在周六下午发布公告称,当天收到证监会监督检查通知书,目前,检查组已进场开展工作。平时这个时间段,极少有上市公司在交易所网站披露公告。由此可见,监管部门行动之迅速。(第一财经)

8、宁德时代拟以年度现金分红和年度特别分红合计派发现金220.6亿元,分红总金额接近净利润总额的一半。宁德时代对此表示,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考虑到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和现金情况良好,为积极贯彻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更好地回报股东,公司确定了比往年更高的分红比例。 (每经网)

9、京东集团比亚迪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京东总部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乘用车全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商用车全场景合作和特殊场景定制、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企业经营物资集采及综合服务等领域全面展开合作。(央广网科技)

10、作为当前拿地和销售市场的主力军,央企也开始收缩战线。2024年,中国金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中交地产等央企,以及混合所有制房企万科等纷纷加入组织架构调整阵营,精简架构层级,合并或取消部分区域公司及城市公司。

基金聚焦

1、【金铜价格高位运行 有色金属ETF领涨3月市场】 上周A股弱势震荡,上证指数周涨幅为0.28%,连续第五周收涨,3月至今累计上涨1.31%。行业方面,有色金属板块涨幅领先,3月涨幅达10.77%,贵金属、工业金属和小金属指数累计涨幅均在12%以上。在供应紧张的压力之下,高盛预计铜价涨势将持续至明年,预计今年底将上涨至每吨1万美元。(证券时报)

2、【大手笔抢筹公募ETF 私募活跃资金有望持续涌入】继摩根资产管理、平安基金旗下中证A50ETF上市之后,华泰柏瑞、大成、嘉实、华宝、富国、工银瑞信、易方达、银华等基金公司旗下中证A50ETF也在3月18日上市。查阅上述ETF的背后“买手”发现,除传统的险资、券商外,频现私募身影。其实,此前也曾出现过私募机构大手笔抢筹公募ETF的情况,私募机构已成为公募ETF的重要“买手”之一。(中国证券报)

3、【自掏腰包主动出击 公募布局发起式基金】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遇冷,更多基金公司选择发行发起式基金。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发起式基金占比接近三成。业内人士表示,发起式基金因发行门槛较低等优势已成为基金公司逆势布局的重要工具,但其“宽进严出”的特点,也考验着基金公司对产品的长期投资和运营能力。(上海证券报)

4、【跨境ETF持续高溢价 基金公司警示声不断】3月15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警示跨境ETF高溢价风险。今年以来,受海外相关市场走势强劲影响,对应的ETF表现抢眼,引发投资者追捧。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纷纷抢筹,导致场内交易价格大于ETF估算的净值,溢价就产生了,不过高溢价往往意味着风险。梳理基金公司公告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已发布了160多次公告,提醒跨境ETF的溢价风险。(上海证券报)

5、【基金公司争相圈地 红利策略产品持续扩容】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红利策略产品。据统计,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已有10余只红利主题基金成立,另有多家机构正在或等待发行类似产品。不过,在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上涨后,中证红利指数近日出现明显调整。与此同时,机构对于红利资产后市走向也产生了较大分歧。有机构表示,当前红利资产赛道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拥挤,随着经济企稳复苏或新的产业趋势形成,高股息资产的表现可能慢慢落后。另有观点认为,即使短期面临回调,但从长期来看,红利资产仍是攻守兼备的较好选择。(上海证券报)

环球市场

1、英伟达一年一度的GTC大会将于2024年3月18日揭幕,大会将探讨AI、AR/VR、CV、NLP、边缘计算、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B100算力芯片有望发布。

2、在“价格战”持续升温的当下,特斯拉突然宣布涨价。特斯拉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Y车型4月1日起在美国市场涨价1000美元。特斯拉还在X平台的官方账号宣布,将于3月22日在多个欧洲国家提高其Model Y电动汽车的价格,涨幅约为2000欧元(约2177美元),或当地货币等值。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称,目前国内市场售价近期是否跟随调整,并没有进一步的明确消息。

3、欧盟与埃及发布关于强化合作伙伴关系的声明:双方将在能源和贸易等领域加强合作。

重要公告

1、ST鸿达公告,公司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2024年3月18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2、长盈通公告,截至2024年3月15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89.16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122,765,726股的比例为1.5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6.9元/股,最低价为23.13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742.25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3、川环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文琦超、文建树自愿承诺自承诺函出具之日起6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4、北方铜业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了可能或者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5、长电科技公告,公司拟以募集资金21亿元和自筹资金24亿元向公司全资子公司长电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增资45亿元,主要用于对长电科技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增资及收购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长电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55亿元,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6、蓝帆医疗公告,2024年3月15日,公司首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361,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9%,最高成交价为5.5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49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996,619.00元(不含交易费用)。

7、仁智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3.56%;净利润亏损3494.5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406.54万元。

8、陕国投A披露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增长46.05%;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增长29.18%;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

9、潍柴重机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暂未应用至无人舰船领域。

10、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期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在310万头左右。公司会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合理规划发展速度,保证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全部讨论

03-18 08:05

回购且注销是个好事情,但占比才百分之十多一点,,,其余的,都是渣渣

03-18 09:50

都是割韭菜的骗子

03-18 09:49

以后决不买基金

03-18 08:58

警示跨境.... 基金公司的产品这两年都不知道亏损多少了。。

参与测试的券商纷纷表示顺利通过。

03-18 08:46

1